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议题式课堂实践
——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

2021-11-22 04:35:08陈励霞
名师在线 2021年24期
关键词:抗洪议题中国共产党

陈励霞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的教育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具体的教学情境,没有展开具体的活动,这些目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议题式课堂教学实施的三大要素是“议题”“情境”“活动”,其符合《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要求[1]。2019年12月,笔者参加公开课教学交流并执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课,现谈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在活动参与中坚定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就是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素养,必须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才能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是议题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活动线由商议(让学生通过协商讨论的方式去形成一个确定的结论)、争议(让学生争辩、争论,在“越辩越明”中开阔思维、追求真理)、建议(让学生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张)等环节组成。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围绕一个情境即2020年全国多地发生了连续多日的强降雨天气,有27 个省200多条河流发生了超过警戒线的洪水,3000 多万人受灾为切入点进行课堂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创设三个活动环节层层剖析,让学生亲身感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并思考假如自己是党员会如何做。

(一)活动“我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子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冲锋前线呢?”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2 分钟,得出这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不可分的结论。学生深刻认识到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衡量工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了解了什么是检验政党的试金石。

(二)活动“我来思”:时代楷模精神引领

子议题:“中国共产党在抗洪中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举案例,1998年的洪水中被救下的6 岁男孩罗杰,如今成了一名武警,参与了2020年的抗洪救灾。学生在先进事迹中寻找激荡人心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故事,深刻认识到共产党人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

(三)活动“我来展”:践行传承人民基因

子议题:“面对特大洪水,假如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你会怎么做?”“抗洪”自身可能面临危险;“不抗洪”会有更多人失去家园,甚至失去生命。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升华学生对党的认识,进而使学生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在问题情境中培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培育科学精神,能够让学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情境是议题式课堂教学的载体,情境线分为描述性情境(让学生把信息点与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实现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论证性情境(让学生探求原因而创设的两难问题情境)和决策性情境(让学生了解目前方案举措的困境并再次决策或提出预测)。

针对2020年特大洪水这一情境,笔者在本节课设计了总议题:“中国共产党抗洪成功的秘诀”;三个子议题:“中国共产党抗洪为什么能冲锋前线?”“中国共产党在抗洪中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对特大洪水,假如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你会怎么做?”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逐渐深化对共产党员的正确认识。

三、在情境体验中渗透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就是要求公民懂法、守法、用法,并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懂得法治才能让社会和谐,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实现坚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有机统一,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笔者通过思辨性小问题“身为一名军人党员,能不能不参加抗洪?党大还是法大?”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和交流活动,使学生懂得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依法执政,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维护法律权威。法律的制订过程受党的统一领导。这样,学生就会懂得在我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这样,学生在建构知识过程中能够提高思维辨析能力,使知识理解、思维提升和素养培养达到有机统一,在对思辨性问题的自主生成过程中,能够从内心认同三者的有机统一。

四、在情感升华中激发公共参与意识

公共参与,就是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发挥主人翁意识,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有益于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公共社会活动,增强社会公益服务意识,培养乐于为民的意识和解决现实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议”只是议题式课堂教学的手段,“行”才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把“议”中的知识情感认同贯彻到今后的生活中。

教师点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险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首先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今天,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的人民利益至上情怀的感染下,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重大灾难,哪里出现的第一个身影一定就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教师升华: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了解,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愿你们走过泥泞,都能见到更美丽的风景!

本课的整个议题式教学过程聚焦“中国共产党抗洪成功的秘诀”,培养了学生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让学生懂得了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执政理念、衡量工作标准,深化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科学认识。笔者通过设置小问题“党大还是法大”,让学生懂得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依法执政,维护法律的权威,从而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自觉向党组织靠近,培养公共参与素养,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 语

议题式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最美的教育永远在路上,教育工作者唯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奏响时代教育最强音。

猜你喜欢
抗洪议题中国共产党
抗洪精神
党史博览(2023年1期)2023-02-17 05:21:28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