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甘肃省和政县第五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回归生活是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特色,初中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彰显生活化教学特色既是时代赋予的教学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教育需要,又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和发展,及时总结,改进不足,以利于初中生的道德完善和法治素养的提升。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新鲜,有趣,生动,欢乐的生活充满憧憬。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在于,其关注的重点不是分数和考试,而是学生的道德品质等综合个人素养的提升。生活化教学有助于突破传统灌输和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抵触心理纠正过来,为学生打开全新的教学局面,从而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激发学生的自我改造潜力。一些初中生叛逆心强,较为倔强,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借助于生活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人性化的生活化教学引导可以降低他们的道德压力,从而为初中生的自我成长和进步打下基础。
2.1 关注学生的生活,为生活化教学奠定基础。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为起点。不了解学生的生活甚至漠视学生的生活,生活化教学就会停留在表面,起不到良好的教学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增加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放低教学姿态,深入仔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状态。
2.2 提升课堂交流氛围,促进生活化教学成效。生活化教学不能一句带过,蜻蜓点水,而是要把学生的生活阅历呈现出来,促使他们产生交流的动力和兴趣,才能产生实际的教学作用。如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这一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在生活中遇见的不公平的例子固然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在这之外,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讲一讲他们的所见所闻。有的学生讲的是在《今日说法》中看到的一个冤案昭雪的案例,有的学生讲的是自己的爸爸在工作中遇到的送礼的事情,还有的学生讲的是亲身遇见的警察追小偷的事情,等等。这种把每一位学生的讲述汇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既给生活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了学生对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的认识。
2.3 创新形式,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生活化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图片或视频,可以是让学生们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可以是教师亲自带领学生们去参与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之中去,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演练使学生受到教育,不一而足。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和引导。例如在《积极奉献社会》这一课上,教师要做的就很多,首先可以给学生观看一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画面,如汶川大地震等,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之后教师可以开展辩论会,让学生从个人生活出发,以小组为单位论述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此外如果可能,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义务植树,无偿献血等,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社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2.4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活化教学长远发展。初中生的品格和道德始终处于外界的影响之下,随时在变化着,发展着,运动着,因此生活化教学要和学生建立更加深入的关系,时时刻刻把学生的所思所想纳入到生活化教学之中,才能第一时间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和帮扶。而这一教学反思笔者认为只有依靠信息技术提供的沟通和交流平台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初中生对信息技术交流工具已经十分熟悉,微博,微信,空间,说说等,都是初中生表达生活感悟的重要平台,教师通过加学生为好友,建立道德与法治课堂微信交流群等,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位学生遇到的成长困惑,通过真诚细致的回复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谜团,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初中生活之中。
2.5 做道德榜样,树立生活引领典范。生活化教学的深入推进,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等便会显得十分关键。很难想象一位缺乏对生活的热爱,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乏生活的情感,缺乏生活的品味的教师,可以在生活化教学中有所作为。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除了要加强生活化教学能力之外,还要把提高自我综合素养作为一项自觉的任务来抓,努力做一名关爱学生,热爱生活,情感丰富,乐于助人,关心同事,关心社会和国家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教师,才能把个人魅力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从榜样力量中汲取正能量。
学生的问题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是特定的生活影响的。在生活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又在生活中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专门的引导,是一条正确的教学之路。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养成见微知著的教学本领和从生活出发进行针对性教学的习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才能有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