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玲
(浙江省兰溪市第六中学 浙江 兰溪 321100)
教学是否有效始终是一切教育行为的衡量标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也在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思考提高美术课堂实效性的方法。
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及激励政策,要求职高学校进一步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者之一的中职学校相应的进行了一系列的质量提升改革。[1]美术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掌握美术技能以及精通各门类设计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在教育实践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普遍的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中职学生的特殊学习情况有关。
职业高中的学生初中阶段成绩不理想,中考失利,在升学选择上存在被动性,部分学生到了职高后心里有落差,容易陷入灰心丧气,自我否定的不良情绪。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缺乏主动性,美术课堂上气氛不活跃,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没有做到学而思之,疑而解之,往往出现学过的知识很快忘记,或者一知半解,在绘画实践中不会运用,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不高。
2.1 学习兴趣缺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对于艺术特色职高学校的学生来说,美术课是主课之一,课时较长,且有升学压力,所以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美术职业技能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着具体目标和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往往有一定的方向性,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考试要求掌握绘画技能,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2.2 学习主动性缺乏。职业高中相对于普通高中而言,生源总体成绩较差,学习能力相对偏弱。这种情况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愿学不会学,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多数时间只能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学习的方式较刻板,不擅于主动思考,反映在美术课学习上就是临摹课本的时候可以照葫芦画瓢的画出来,一旦开展写生练习和默画练习各种问题就显现,知识点没有内化吸收,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3 学习互动缺乏。职高的生源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学生的文化素质,美术的专业基础水平良莠不齐。美术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美术专业基础较好,有兴趣,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活跃,积极回应教师的教学,课后还会自主学习。另外一部分没有美术专业基础,兴趣不大,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相对沉默,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缺乏互动,同样的知识点学习效果相差很大。互动性的缺乏还会影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难以建立认同感和信任感,课堂上经常神游的学生就是没有跟教师的教学同频。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情绪和自信心,使得学生的美术成绩逐渐出现两极分化。
3.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掌握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与学生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情境模拟、专题研习、艺术实践和展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增强艺术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职业高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感性认知较强,理性认知处于发展阶段,美术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适当调整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在实践探究中掌握技能。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手段,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2 唤醒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实效。一堂课是否有效率,不应当只看课堂氛围,教师讲授内容的多少,而主要是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是否让学生顺利接收知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是否同步,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鼓励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的良好学习环境,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职高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获得肯定的机会,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计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掌握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提高课堂实效。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有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循循善诱就是善于有步骤地启发诱导,而不是生硬灌输和强加于人。阐释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孔子主张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启喻,启发诱导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环节、教学目标相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唯师是从”的典型师生观念,建立相互理解、合作、民主对话共同探索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教学中实际动手操作环节多,可以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独立练习的时间,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肯定学生的创想。新课改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是非常必要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双方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探讨问题,在思维碰撞中解决问题。绘画实践课更能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同学、老师一起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交流知识,情感共鸣。这样可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有了开阔的心境、活跃的思维,逐渐具备丰富的创造力。例如,在素描教学中,学习构图的时候,设立一个开放的题目,让大家讨论题目中的物体怎样安排在画面中比较合理美观,鼓励提出不同意见,然后以投票的方式决定每个物体摆放的位置,最后完成一幅集师生之大成的构图,一起分析作品的优缺点,从而加深本节课内容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4 关注教学反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教学反馈体现出来,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调节教学进程和内容,适应学生后续学习需要。教学反馈不仅包括课堂教学互动反馈,还包括课前准备情况反馈,课后复习情况反馈。教师要有效组织教学反馈的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教学准备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预习情况,对新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在探究新知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及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后复习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作出完善的计划,才能在动态的课堂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课后作业情况反馈,绘画实践课更注重在做中学,做中教,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直观反映,是教师教学安排的重要指标,鼓励学生在错误中自我纠正,自我提高,使学生都能享受到逐步走向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总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在深入推进新课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更好把握教材和学生,以“学生为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职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