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 沈阳体育学院
作者简介:邵英(1997—),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沈阳体育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
花样滑冰队列滑,简称队列滑,是花样滑冰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最早诞生于1956年,当时作为美国密歇根大学冰球比赛的表演暖场项目,随着滑冰运动的发展,队列滑成为单独的比赛项目。201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花样滑冰少年赛系列赛中首次加入了队列滑[1];2017年,全国花样滑冰少年赛系列赛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冠军冰场举办,这是队列滑首次成为国内花样滑冰比赛中的正式项目,目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在着手培养队列滑滑冰团队[2]。尽管队列滑为非奥运比赛项目,但因其自身简单易学和项目魅力[3],既可以作为青少年冰雪运动大力推广,又能够成为群众冰雪体育的重要参与内容,对于提高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展现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因此,研究基于SWOT理论,对队列滑项目进行分析梳理,同时针对花样滑冰队列滑项目面临的劣势和挑战提出发展路径,以积极推动队列滑项目的迅速发展,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1.练习“门槛”低
队列滑分为短节目和自由滑两个小项,短节目时长不超过2分50秒,在这之内参赛队需要完成6个规定动作要素,分别是交叉要素、动作要素、非相握要素、回转要素、转动要素和行进要素。自由滑时长为3分50秒至4分10秒之内,参赛队需要完成的要素包括创意托举、群组旋转托举、两个交叉要素、一个动作要素、一个转动要素、一个双人要素或者同步旋转要素、三个不同的艺术要素(块状、线状、环状、轮状)。按照以上比赛规定,运动员在比赛中随着音乐节奏调整步伐,转换队形,通过一些小托举增加难度动作,更好地展现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由此可知队列滑与短道速滑相比没有较大的难度动作,不需要极强的技术技巧,难度系数小。
2.集体项目扩大参与人群
队列滑并不是一个为专门单个花样滑冰运动员准备的项目,它建立的意义主要在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队列滑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项集体项目,能使更多的队员参加。每只队列滑队参赛人数通常有8-20人,成年组每队至少参赛16人以及另外的4名替补,因此与其他单人滑或者双人滑项目相比,队列滑极大地增加了参赛人数,同一队员允许用不同的节目代表不同队伍参赛,不同队伍人员更新至少50%。比赛以团队形式进行,通过各成员的配合共同完成队列队形的转换。每个团队参赛人员的年龄和性别不做特殊要求,青少年、中年、老年人均可参加比赛,队列滑项目足以让更多的人群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3.多种技术结合,具有表演性、观赏性
队列滑在技术上接近单人滑和双人滑,但最重要的是需要团队在比赛中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方阵和队形,在变换阵型时表现出行云流水的流畅感。队列滑项目融合了舞蹈技术(但不允许加入跳跃动作),通过肢体动作提高了自身表现力,是一项集集体性、观赏性与参与性于一身的项目。队列滑比赛规则规定的几种列队方式有:block块状队列,line线状队列,circle环状队列,wheel轮状队列,在阵型变换过程中,各种舞蹈动作的加入使运动员的姿态更优美,更富有表现力。另外,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整场表演冰清玉洁、美轮美奂、恍如仙境[4],编排的舞蹈动作与音乐相互衔接,更易渲染比赛氛围。队列队形的流畅转换结合与之搭配的服装使团队在表演中更具表演性和观赏性。
1.冰雪运动起步较晚,社会公众认知尚浅
2016年起,队列滑才开始在中国举行首场“亮相”赛,在我国发展时间较晚,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大部分成员在谈及花样滑冰运动时仅局限于单人滑和双人滑,社会大众对它的认识较少,甚至并不知晓其内涵,对队列滑项目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花样滑冰比赛现场的观众访谈中不难得知:大部分群众更倾向于观看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比赛项目。在目前冰雪运动热潮下,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倾向于练习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中的单人滑等有挑战性、令人惊艳的项目,相比而言,社会大众对难度系数较小的队列滑项目关注度不高,造成队列滑项目如今“尴尬”的处境。
2.运动员、教练员数量偏少
鉴于队列滑项目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相比于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来说,参与花样滑冰队列滑活动的运动员、教练员数量仍旧寥寥无几,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队列滑项目在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北方城市开展,在南方城市中开展队列滑项目的只有上海,而且是近两年队列滑项目刚刚起步。运动员和教练员数量偏少,运动项目发展所需要的科研人员、裁判人员和翻译人员数量更为稀少。队列滑技术的难度动作较少,比赛更倾向于表演性,裁判对参赛队员的技术难度和表现力进行打分,比赛规则和审美标准都偏向于西方的大众标准,对于我国队列滑项目发展更是不利。
3.地理条件限制开展
队列滑项目为冰上活动,难以摆脱冰雪活动地理条件的劣势,从目前队列滑开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队列滑项目开展的地区为北方地区,在长江以南目前只有上海有开展。队列滑项目虽然对于参与者的性别、年龄没有太多的要求,不过由于是冰上活动项目,对于场地条件仍旧提出了要求。我国地缘辽阔,南北差异较大,南方地区终年无冰,虽然目前已经有众多的室内滑冰馆,不过在南方地区开展滑冰运动的难度仍旧很大。不得不承认的是,队列滑项目适合在室内滑冰场开展,在室外滑冰场很难进行队列滑项目,对于场地条件的要求,成为限制队列滑项目开展的重要因素。
1.冬奥之风千载难逢,全民健身助力冰雪热情
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给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冬奥会申办过程中,中国政府做出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以冬奥会带动更多社会民众参与冰雪运动,成为当前重要工作。同时,全民健身冰雪活动的开展如火如荼,《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可以看到,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要因时因地因需,引导运动项目的发展要分层分类,全民健身活动体系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着重发展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5],这同样也给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机遇,队列滑项目可以借助当前冬奥之风和全民健身热潮,把握当前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做好相关普及工作。
2.校园冰雪恰逢其时,集体项目感受运动乐趣
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冰雪运动进校园”,以学龄段青少年为主体,了解冰雪运动知识,培养冰雪运动锻炼习惯,让青少年更为直观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积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带动整个冰雪运动的发展。中国奥委会正通过“冰雪阳光运动”“百万青年上冰雪”等项目的实施[6],以促进校园冰雪活动普及力度,2019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队列滑作为广大青少年较容易参与的项目,成为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重要选择。
3.非奥运项目倍受重视,奥运与非奥力求均衡发展
非奥运项目是由现在未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而组成的一个庞杂的运动项目集合[7],“金牌战略”与“奥运争光战略”的施行,导致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非均衡发展[8]。不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伴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体育的价值在不断转型,从“为国争光”逐渐转变为“全民健身”,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程度较高的非奥运项目国家也给予相应的支持。队列滑目前作为非奥运项目中的一项,具有较好的健身、娱乐、观赏、表演价值,在当前非奥运项目和奥运项目协同发展的时期,队列滑项目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协同各方面力量以促进项目推广。
1.其它运动项目竞争挑战
队列滑作为一种新兴的花样滑冰项目不仅具有其自身的而发展优势,同时还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当前校园冰雪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局面下,队列滑项目的发展一定会面临同类冰雪活动的竞争挑战。一方面,校园冰雪活动当前种类繁多,冰球更是得到众多青少年的热捧,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活动也有较多的参与人群,这些活动和队列滑运动的推广形成竞争关系;另一方面,除冬季项目之外的校园体育活动早已经得到广泛开展,如校园足球、篮球等活动在校园体育中似乎早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传统的校园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队列滑项目的推广。
2.民众认知挑战
由于队列滑项目在国内的开展时间较晚,目前国内民众对于队列滑项目认知尚浅,这成为队列滑项目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在美国、加拿大、瑞士等队列滑项目水平较高的国家,队列滑项目普遍为社会民众所接受,成为青少年参与花样滑冰的重要选择。队列滑项目目前在国内的开展范围有限,并没有在社会民众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在各类体育活动中也没有成为“流行”的运动项目。队列滑项目最先起源于冰球赛场,由于国内尚无冰球运动传统,队列滑项目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没有得到广泛开展,成为冰上项目发展的“空白”,群众参与程度普遍偏低,缺少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3.规则评分标准挑战
队列滑项目属于花样滑冰的一项,鉴于花样滑冰是主观评分项目,队列滑项目也难以摆脱主观评分标准的挑战。队列滑运动起源于西方国家,项目的编排、表演、审美标准正是基于西方世界的审美标准。东西方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东方世界的审美多为婉约,西方世界则偏重于热情,这给我国的队列滑项目发展造成“先天困境”;同时,我国运动员长期在举国体制下训练、参赛,崇尚于集体精神,个性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西方运动员则更善于表达,相比之下,我国运动员在参加队列滑项目过程中,也会面临表现困境方面的挑战。
目前,队列滑项目在国内仍旧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全国范围内参与队列滑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人数很少,要想让队列滑项目得到更大范围的发展,需要作出更多努力。良好的宣传路径能够让社会民众认识和了解队列滑项目,循序渐进逐渐参与队列滑活动。在当前体育运动协会实体化的改革背景下,队列滑的相关体育组织可以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利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拉动赞助,开展队列滑项目相关宣传活动,逐步改变社会公众观念。同时,借助相关冰球比赛、滑冰比赛,及时加入队列滑项目,利用媒体增加队列滑项目的社会影响,拓宽队列滑项目渠道。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举办必定会促进冰雪运动发展,队列滑项目的推广需要抓住百年难遇的机会,加入全民健身冰雪运动、花样滑冰项目发展、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活动过程中。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领头羊”的重要作用,做好队列滑项目的顶层设计,形成“参与队列滑项目、推动花样滑冰运动、助力全民健身冰雪运动、打造冰雪运动氛围、服务于京张冬奥会”的良好局面。青少年作为队列滑项目较高参与度的人群,建议在校园冰雪运动中制定相关队列滑项目推广计划,编制队列滑运动的教学计划,从开始便让队列滑项目的发展规范化和正规化,形成良好的项目推广开端。
目前国内队列滑教师和教练员屈指可数,当前紧急之务在于增加队列滑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的厚度,通过后期的在职培训或校园冰雪运动教师“国培计划”增加基层教练员的运动技术和运动素养。通过在花样滑冰联赛过程中举行教练员学习班,提供教师和教练员学习平台,从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中遴选教师参与不同类型的各种培训活动,进而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在联赛举办过程中,聘请国外高水平教练员、技术官员参与队列滑项目的比赛工作、执裁工作或担任技术代表,以此促进队列滑项目的推广发展。
运动项目文化氛围对队列滑项目发展有深远影响,当前我国滑冰馆逐步增加,现代化的滑冰条件为队列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准备,也为群众性滑冰运动文化的塑造提供了可能。通过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滑冰鞋、冰刀、服装的设计和制造,满足队列滑项目发展的物质条件;建立队列滑项目发展的规章制度,在后备力量培养、相关规则翻译、赛事组织运营等方面逐步完善;通过现代媒体增加队列滑项目的宣传,提高队列滑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多管齐下,夯实队列滑运动的群众基础,增加队列项目的文化建设内容,促进队列滑项目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