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 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关心和重视体育事业,始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引领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党和国家不断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我国将先后迎来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和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重大赛事,这就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和赛事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今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中,高校的体育专业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与责任。而在这个培养体系当中,民族院校的体育专业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需要承担与其他体育院校和专业一样的培养任务,又需要遵循教育部对体育专业所指导的课程设置,但在诸如学生生源、场地设置、赛事资源等方面又与其它院校存在着一些客观的差异,基于此,如何在有限的培养资源下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出合格、甚至是优秀的体育人才,对于民族院校体育专业的从业者来说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人才培养是高校极为重要的职能之一,而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生源质量是学校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和促进的过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育事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师可谓是百里挑一,现在的高校教师在学历、学识以及相关专业素质都具备很强的实力。同时,只有将学生生源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培养,并且不断地去提升生源的质量,才能够使教学品质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让后备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都是建立在一个高质量生源的基础之上。在众多拥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当中,不可否认的是民族院校体育专业的生源是一个制约因素。比如:在高等院校招生时,一些专业体育院校对学生的文化成绩、体育专业成绩,甚至是运动等级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填报志愿时也对今后入学的专业有所选择;而民族院校的体育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只有“体育学”这一个大类,没有专业之分;加上一些省市地区体育考试项目只有基本素质而无专项,少数民族享有的加分政策等因素,导致民族院校体育专业的生源质量确实要低于其它体育院校。国内一些学者在对民族院校“特殊性”的陈述中就包含一条“生源的特殊性,贫困学生多和低分学生多。”[1]
民族高校的课程设置,必定要遵循国家的民族政策;作为民族地区外出求学的学子,也需要掌握必要的民族政策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这是必须确立的政治基础,也是无可厚非的。和大多数民族院校一样,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虽然遵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重视素质教育和发展应用技能,并以就业为导向。但实际上目前的课程体系是一种“通才”性质的教育课程模式,泛而不精。近些年,体育学院也在不断的加强学科建设,增加专业设置;不过却不难发现也存在着课程设置相似度较高,未能因材施教的问题。与其他体育院校相比,在有限的总课时下,势必体育专业有关的课时就相对较低。在生源质量稍逊的情形下,课时量又相对较少;众所周知,体育是个技能型学科,特别是一些运动项目需要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才能从量变突破到质变。而现实上,民族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受过专项体育训练,有部分甚至是“零基础”入学,那么在短短几十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培养出那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显著效果,使得民族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显得“先天”不足,与其它专业体育院校相比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毕业后的出路就显得更窄,选择的机会更小。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如何使西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篮球课程的学习,掌握到符合社会就业需求的技能和本领,提升就业率,拓宽择业范围,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理清课程设置并进行相应的革新,对于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而言,也有利于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首过往,建国初期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刀耕火种或原始的游牧状态,时至今日,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已经实现了脱离绝对贫困的伟大成就。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不同职业及技能的需求;民族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也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民族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着借鉴地方师范院校等高校的情况,不能充分地展现民族院校的地方特色和办学功能,更是偏离了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出现师范生师范技能低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还存在课程设置不根据师资力量情况排课,不能有效发挥广大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特长。”[2]为此,一些学者提出“民族院校应该准确定位办学目标,立足于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然后结合实际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设置专门的应用性课程专业,以此来培养出更多的地方应用型创新人才。[3]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地保证课程体系构建的地区性、民族性、自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促进基础体育教育与专业体育教育的结合,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使之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接,同时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以及完善评价制度,从而使之顺利完成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4]”简而言之即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以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所开设的篮球课为例,近十年来,除去完成既定的篮球基础理论和技术教学任务,篮球课程教学团队还注重对学生篮球竞赛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在学校内的篮球课程中传授篮球竞赛基础知识,包括篮球规则、裁判法、篮球竞赛组织;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篮球赛事及中国篮球协会在成都所举办的各项集训、测试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有层级体系的、富有挑战性的实践工作,现已为中国篮球事业培养出两位国家级裁判员,且均为研究生,一名博士研究生在读;二十余名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这一成绩在成都高校中也算名列前茅,形成了自身特点的教学成果。实践出真知,通过上述现象,使教学团队中的教师意识到了进行课程改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即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符合社会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课业的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课程的设置也是一个不断修改、调整、变化的过程。从近十年西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篮球课程的课时设置来看,由最初两学期102学时,修改为两学期68学时,再到现行的一学期32学时普修加两学期专修128学时,课时的体量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篮球运动作为一门课程,看似简单,但作为当今世界上影响力大、开展范围广、职业化程度高、社会关注度强的运动项目,想要掌握其全部精髓是非常有难度的。李晓亮在《地方本科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转型研究》一文中提出:“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够突出。企业方迫切希望能够招聘到符合岗位需要、能够即时上岗的专业人才,而现今的毕业生进入企业的人才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企业方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培养成本;应用能力水平低。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了知识体系主导的理念,忽略了应用能力培养,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应用能力不强……基于上述原因分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迫切需要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问题,贯彻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构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5]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通过课程设置打造出实践性人才。例如,目前西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篮球课程的总学时数为160学时,根据就业需求将其划分为篮球基础理论与技术、篮球教学与训练、篮球竞赛与组织等专业性、针对性比较强的内容;将有限的课时精细分化,以期达到最佳培养效果。
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相关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倾向于得到一份正规就业的工作,然而即使是专业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也会因为正规工作的供给量无法满足庞大数量的毕业生而面临残酷和激烈的竞争。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来看,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属于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学者李会明等在《透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一文中提到“如今体育专业学生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置面逐年向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以外的各类高校延伸。相应的体育专业、篮球专修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6]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通识性,会培养出千篇一律的毕业生,造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也有学者提出“学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反差较大会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7]与此同时,一些行业背景强、专业性高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这是否能给予我们民族院校体育专业进行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思索。例如在进行常规篮球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中某一部分进行强化训练,进而形成本校的特色,另辟蹊径找寻学生就业的出路。根据日常调研的情况来看,具备篮球竞赛技能的同学,能够在目前火爆的群众篮球活动中获取较好的收益;具备青少年篮球培养技能的同学,基本都能够在篮球培训市场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优化转型、体育事业由“大国”向“强国”突破、社会需求等众多利好与发展态势的引领下,民族院校体育专业需要精准把握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态势、新机遇,坚定不移地将体育专项技能提升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构建特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学目的,通过大学四年的教学培养工作,培养学生以个人体育专项特长为核心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体育专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