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胜利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水旱灾害的记载频繁地出现在史料中,我国作为农业发展大国,自古以来便深受其害。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阻碍,更是对农民经济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害。本文从水旱灾害的危害出发,阐述灾情发生前后防灾减灾的建议,为防治水旱灾害工作的开展提供完善的理论支撑。
水旱灾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粮食的产量与质量。粮食产量降低会影响到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阻止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恐慌。质量低劣的粮食进入粮库或市场会对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粮食安全问题出现重大失误会降低民众对国家的信心[1],使得国家公信力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动摇民心,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被广泛采用。为了掠夺耕地资源、放牧资源等采取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强硬措施使得原本就脆弱的植被生态不堪重负。一旦遭遇水旱灾害,土层结构随之破坏。遭到破坏的土地因为自身调节能力不足导致表层肥沃土壤随之流失。土壤是作物生长的根本,表层肥沃土壤的流失会导致土地资源匮乏,严重影响该地农业长期发展。
由于农业收入是农民赖以维生的重要经济来源,水旱灾害的影响首先直接体现在农民收入上。水旱灾害不仅会降低受灾时段的作物产量,还会破坏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情况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带来的一大批问题是长期性的。在灾情严重的年份,粮食的匮乏甚至会影响农民基本生活。反复出现的灾情得不到控制会长时间阻碍农业发展,甚至会出现一个地区由富变贫的现象。
当水旱灾害频发引起的灾害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解决,超出承受能力的最低限度时,最恶劣的情况是发生大规模灾荒。生存资源的匮乏可能导致社会正常秩序变得动荡和混乱,根据以往经验,灾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对生存资源的抢夺甚至会升级为恶性伤人事件[2]。
水旱灾害防御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灾前防范,即利用大数据预测降水和干旱情况,及时通报,利用新媒体等进行信息发布;二是灾中救助,在灾情发生时迅速动员各单位部门进行积极救援,尽量减少由于水旱灾害代理的巨大损失;三是灾后及时统计受灾情况,对受灾群体及时抚慰,促进灾后秩序重建。要做到灾前、灾中和灾后统一协调就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其他各级部门配合,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模式。
首先政府是水旱灾害防御系统的主体,其发挥着统筹管理、协调各方人力、资源等的指挥作用。作为整个防御系统的中枢,需要针对灾情制定合理计划,对物资流向进行规划,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后应动员各单位部门对被破坏的基础设施进行重建,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规划布局。
其次是作为受灾主体的农户、企业和社区。受灾主体要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在各部门具体措施的救援下,对自身安全与经济进行保护。配合救援团体积极自救,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实施互救。企业应通过加强自身基础能力建设,构建防灾设施,防止企业员工伤亡,保障灾后生产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各社区应响应灾前防范的号召,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宣传,提高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3]。农户应响应学习号召,丰富自身知识,听从指挥,开展自救。学习科学农业生产方法,合理布局作物种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科学种植,减小受灾范围。
最后是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除政府组织的救援团队外,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同样可以为灾区重建、灾民安置等作出自己的贡献。以往的灾情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一般来说,民间团体提供的援助分为两种:经济与人力。民间团体对灾区经济上的援助可以缓解地区财政压力,捐赠必需物资为灾区人民提供基本生活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但不能作为长远之计。大批志愿者奔赴灾区,为灾区群众发放物资,提供人力援助,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健康。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当鼓励非政府组织或个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灾区群众展开救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褒奖,形成全社会关心、全国援助的氛围。
首先利用现代监测手段,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充分结合气象预报、水文状况等因素实时判断灾情发生的可能并及时进行通报。完善的预警体系应当具备覆盖面广、预测准确性高、各部门协作高效的特点,从而抓住灾情发生前的关键时间进行减灾。
其次应急响应机制协调有序、反应迅速、运转高效。应急响应能力即灾情发生时快速解决问题,迅速安置群众,尽可能保证财产安全的能力。是对各级政府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是否建设完备的一个考验。它对各部门提出的要求是:部门责任清晰,不推诿扯皮;部门间信息高度共享,优化审批流程,反应迅速;提高应急服务能力,具备专业能力才能有效保障人民安全。
我国水资源具有时间、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的特点。旱涝灾害频发导致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失去自身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在受到旱涝灾害时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灾前运用科学合理的生态学知识恢复植被等天然资源,可以有效降低损失,防止不可逆转的伤害,灾后也要重视对生态的恢复,旱涝灾害往往会导致当地生态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应该结合经验尽快恢复,防止影响后续发展。恢复生态环境是从根源上保障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补偿力度。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规模比较大的建设活动,必须要以中央政府为主导,通过财政拨款与制度制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顺利实施。坚持这一建设就需要放弃短期利益,加强资源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制度、建立自然保护区等[4]。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建设支出,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财政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民众自愿参加,帮助生态脆弱区自行恢复。
其次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补偿机制。由于科学技术不足,产业链发掘不充分,管理机制不成熟,我国加工业往往将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直接作为原料利用。原料生产者承担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而加工者无须承担成本。这种只享受利益不承担损失的做法对原料生产者极不公平,不利于两者后续合作。在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愈发突出。生产方与加工方作为互惠互利的关系,国家应当将一部分风险从生产者转移到加工者身上,从而减少生产者破产风险,提高永续发展的可能性。企业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也应由企业买单,国家应加大对资源消耗型企业的规范力度,引导企业承担责任,不能以牺牲生态的方式实现短期发展。各级环保部门应督促企业主动维护受损生态,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
土地功能的分区情况往往是影响灾后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土地进行布局时,应以因地制宜为导向,合理安排耕地位置、农作物种类、基础设施的位置等。根据地区气象特点培育适宜品种,干旱地区选用耐旱品种可显著降低灌溉量,避免水资源过度使用,因时制宜,灵活制动。学习国内外先进灌溉工艺,节水的同时提高作物吸收水分的效率。为农民普及专业耕作知识,提高作物管理能力。在专业知识指导下,提高土壤肥力与保水能力,避免水土流失。在雨水强度大的地区,实施排水系统的建设,及时检查泄洪设施。
在已经获得先进种植技术的地区,可适当开发农副产品产业链。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不仅可以分担灾情对农产品生产的风险,还可以成为创收的又一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新型农业蓬勃发展,其他行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新型农业发展道路,与旅游业等结合,既能提高知名度,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又能将产业所得回馈生态退化问题[5]。为新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这一系列举措可以实现发展与环保共赢,取得长期效益。
从长远看,兴修水利是减灾体系的重要一环。大型水利工程往往具有跨区域的特点,需要综合各区域特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因此需要政府在宏观角度主导,实现多区域协作。此外,在建造新型水利工程的同时还要对原有的、不适合当前减灾要求的工程进行修缮、改造。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实现水资源的调配,可以有效抵消水旱灾情的影响。
在进行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加大智慧水利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重点建设水库调度、指挥调度、洪水预报预警、旱情研判、汛情快报、决策会商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防御平台。将气象、雨水情况、山洪灾害、防汛值班和防洪工程等相关信息通过一张水利图进行汇集展示,从而为旱灾和汛期的时候提供很好地决策依据。将现有的国家防御体系进行整合,实现洪涝灾害检测预警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覆盖,从而为实现国家智能化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要根据我们国家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构成的特征来完善旱灾和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并将这一体系很好的融入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水利建设体现中。这样就能够在全面评估国家水旱灾害的形式方面建立一整套水旱灾害管理体系,如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各项工作的决策和管理、公众参与和相关技术培训等,从而有效地降低我国各地的水旱灾害风险。
综上所述,对水旱灾害影响的调查显示,我国需要建构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这要求各级政府在统一指导下,充分发挥协作精神,调动民间组织力量,鼓励各方参与。还要在统筹安排下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发展生态农业,从而实现这一防御体系从灾前预警到灾后重建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