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优秀的校园文化综合地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历史进程、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伴随着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其它院校的学习与借鉴,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已经逐步形成并具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要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院校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之魂,魂之精髓,是一种内涵,是一种神韵,要内化为在校人的精神蕴含、风尚气韵,凝聚成的学校的向心力与前进力,一定要把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的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紧密和谐地融为一体。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不仅要彰显职业特色,还要蕴含大学精神。笔者通过深入走访学校团委、学生处、思政课部、图书馆、公共课部、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各二级学院调研文化建设情况,总结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1.校园文化品质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学校荣获了省直机关文明校园、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等称号。
2.系列标志性成果孕育成型。建成了国际文化贸易馆、青春湘外、湖湘文化走廊、书香里创业集市等线上线下文化育人平台;打造了社团巡礼节、湘外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品牌;建成《湖湘旅游文化》《走近湖湘文化》《儒商文化》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5门,开发《国学揽胜》《湖湘文化概论》等教材 6本,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塑造和规范着学生的品行。
1.师生综合素质提升。近三年,师生荣获省级以上的各类党团活动奖项共66项。其中,“雏鹰”志愿服务队荣获团中央授予的全国百强实践团队中的“优秀实践团队”称号,同年,团干彭俊文荣获中华全国学联“全国大学生自 强之星”称号。2021年,胡隽同学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章玲同志荣获湖南省教育系统党务工作者称号。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既非课内活动,也非课外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
2.师生职业能力上升。近年来学院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显著,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近100余项;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15%,雇主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3%以上。
3.教师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建成有8门省级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5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认定、立项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思政理论课教师省级优秀团队建设项目,3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育人项目,成果主要负责人课程被确定为首届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团队,教学名师;以“文化育人”为主题的省级以上立项课题 6 项。
学校各项工作,渗透了湖湘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依托学校援外培训基地平台,将湖湘文化融入援外培训中,丰富了培训内容,提升了湖湘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学员对学校的好评度上涨。同时,学校还致力于铜官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知识赋能文化传承,深受传承基地的赞赏。
近年来,全国大专院校百万扩招,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湖南外贸职业由于种种原因,精神内涵不足,校训、校风建设不突出,造成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进度不协调。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以服务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外经贸类优秀人才。但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高、文化素养偏低的现象。
学校一部分较为偏颇的观点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教与学是学校永远的主旋律,正常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他们看来,是对校园主旋律的强烈冲击,更有甚者将校园文化建设和正常的教学对立起来。一些领导在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上仍有很大的主观局限性,他们就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学生的文化,或者就干脆就简单地认为,校园文化只不过是一些带有娱乐性的文体活动而己。由于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没有足够的重视,思想上也没有把其价值意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这或多或少地总会促使着人们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来偏颇地认识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所谓的行业文化是传承弘扬行业归属为主、兼其教育归属的多元精神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文化属性在一定时期内将占据相对主导的地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缺乏深度衔接和活动,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弱化。学校毕业生就业表现在就业率相对较好,但频繁跳槽,就业稳定性不佳。走访调查发现,毕业学生由于在学校学习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很受企业欢迎,但是在对行业文化理念的欠缺导致不适应外贸企业的管理氛围,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学生视野不高,眼界不宽。因此,学校要亟待解决这一重要问题,首先就要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融合与对接,其次要积极开展行业文化的各种活动,再次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种行业文化,使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要坚持以服务学生终身成长为导向,对接学生职场需求,聚焦学生素质培养,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1)文化育人模式不成熟,育人活动碎片化的问题;(2)商科人才培养德育不实、践行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3)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文化隔阂”的问题。(4)文化育人与其他育人工作缺乏有机融合,导致育人合力薄弱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质量诉求与日俱增,增强软实力尤为迫切,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必备因素。我们应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精神与理念层面、制度与管理层面、人力资本等软实力层面的综合体现,是高职院校的师生在教育管理与实践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长期积淀形成的。必须深挖文化品质与内涵,彰显校园文化独特魅力。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应充分挖掘优良校风、校训中的“三诚精神”(忠诚、诚实、诚信),大力弘扬“开明开放、敢作敢为、成人成己、自信自强”的商务文化理念,尽快确定校歌,将这些精神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同信念与价值准则。构建文化育人生态系统,解决文化育人活动碎片化、散漫化的问题。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教职员工和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规避其负面效应,努力促进其正向效应的形成,处理好自主性与个人自由主义、竞争与投机的关系,培养友好与奉献精神,平等与开放意识,倡导并构建注重内在素质提升、公平竞争的校园环境,实现市场经济催生的优秀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要做到校园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首先要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德育功能:创建层次分明、德技并修的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包含思政课程的升级、课程思政的建设、地方文化课程的完善三个部分构成,确保德育的落实渗透教学全程。其次,要丰富学校的活动体系,拓宽学生的实践平台:创设以“三诚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生态,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紧贴专业的社团体系以及校园环境、研究平台的打造,为学生课堂之外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再次,要深化学校的产教融合,创新学生的知识视野。创立以“儒商精神”为原点的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态,包含营造实训场地企业氛围、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以及运用网络空间,消除校企“文化隔阂”,让学生思考问题拥有企业视角,得以创新。
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研究最多的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文化是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与价值观的体现,企业的组织性质与特征、目的与职能与学校存在较大差异,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适应这种差异,实现有效融合,这也是校企实现深度合作的体现与需要。校园文化中企业文化的融入有助于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也有助于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缩短职业适应期。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化育人路径,与学校其他工作有机融合,解决育人合力薄弱的问题。
首先要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服务社会四个维度构成任务驱动。其次,做好四个类型的育人内容,即着力学生的心智培育,融合儒商文化;着眼学生的底色打造,融汇湖湘红色文化;着重学生匠心匠技,融通现代产业文化;着意学生的礼乐陶冶,融入地域非遗文化。再次,发挥领导干部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企业导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四支队伍的育人主体作用。最后,用好以教室的课堂为第一课堂,以实践活动为第二课堂,以校园环境为第三课堂,以校企合作为第四课堂四个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