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莹莹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旅游公示语是在旅游相关单位、当地管理组织公示给公众的一些较为简练的语句,主要起到提示和警示的作用。一般而言,旅游公共标志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吸引游客兴趣,加深公众了解,宣传当地形象,促进或防止相关行为,在旅游相关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目前,随着“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贯彻落实,旅游公示语翻译已成为外国游客了解旅游景点旅游线路、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部分来源,而且较好的旅游公示语翻译还能提升当地的城市形象。因此,景区公示语对外翻译的恰当与否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对外知名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旅游公示语的翻译重在信息的准确传递,这要求翻译不仅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达源语言的文化信息和内涵,而且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信息的无障碍交流。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交际,由此来看,旅游本质上也称得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翻译就是旅游活动成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桥梁。由此可见,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层面的简单转换,而且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文化之间的转化模式。该种类型的翻译既强调译文信息的准确程度,还要求译文传达背后的文化信息及其内涵。在跨文化交际角度下从事旅游公示语游翻译,译者必须融入多种文化之间,拥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通过翻译来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旅游公示语的翻译离不开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层面。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因此,在翻译旅游公示语时,不仅要考虑到语言的特性,还要考虑到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翻译过程中不同语言文化相对应的转换,从而准确贴切地传达原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及文化内涵。
旅游公示语大多简洁明了,用词精炼,直达要点,那么在翻译中也要尽量用简洁的词汇来表达原文本的内容,以符合公示语的基本特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尽量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从而实现公示语翻译的信息传播和产品宣传的目的。然而,目前旅游公示语的翻译却存在很多问题,在语言层面上,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语法错误及中式英语等。
例如,旅游景区卫生间通常会设有烘干机,部分地区将提醒标识“烘手机”错误翻译为“Bake the cellphone”,这种译法并未在理解原文的层面上进行翻译,但相似的错误并不少见。例如,将“拿铁咖啡”译为“Coffee with iron”,“涉外宾馆”译为“Hotel for Aliens”。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翻译是目前旅游公示语翻译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问题。
当然,在语言层面还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语言问题,尤其是在时态和拼写方面。例如,“必须戴安全帽”翻译为了“Must Wear Safety Helmet”,原文本是一个无主语的陈述句,但是译文属于硬译,既不属于陈述句,也不属于短语,因为英语很少会省略主语以情态动词开头,显然这样的句子不太符合英语的行文风格。该例可翻译为“Safety Helmet Required”,其中“required”一词显得非常礼貌委婉,同时该翻译还是常见的短语结构,较为符合旅游公示语的结构特征。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它所要做的就是抛开语言的障碍,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翻译的本质是译者用译入语再现原文的文化活动,其本质就是跨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翻译不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才是最终目的。尤金·奈达也认为,真正成功的翻译并不在于语言种类掌握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理解和熟悉语言背后的文化,因为单词只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反映它的真正含义。目前,文化层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在再现或适应特定文化习俗方面的错误决策造成的。很多译者在进行旅游文本翻译时,往往会忽略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没有考虑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由此造成了文化层面问题的产生。
例如,“red-eye flight”,在维基百科上查阅得知该词组是用来描述晚间起飞,次日抵达的航班,“red-eye”主要是由于乘坐航班的客户需要熬夜会导致眼睛发红,那么“red-eye flight”就可翻译为“深夜航班”和“夜间航班”,但是若直译为“红眼航班”也是可取的,可以给读者一种新鲜感。又如,关于“西施”的翻译,我们通常将其音译为“Xishi”,但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受众可能会产生迷惑,因为对于我们而言,西施不单指西施这个人,还可能代指美女,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译法就不能完整地传达语言信息,译者应在音译的基础上对“西施”进行解释,该翻译可以优化为“Xishi,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这样不仅能把语言信息传达到,还能让不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游客了解中国文化,在传输文化的同时还兼顾了交际层面。
翻译是一种交流活动,主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公示语的翻译不仅要注意语言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文化内涵的对外宣传,而且要注意目标语言读者的个人反应。如果目标语言读者在阅读翻译后没有任何反应,则意味着翻译无法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无法在交流水平上进行有效的自适应转换。这样的翻译不能视为成功的翻译。
例如,生活常见的“老弱病残孕幼专座”,有的翻译为“For those who are old,weak,sick,handi-capped,pregnant and young”,在语言层面这种翻译是丝毫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交际层面,原文中的“老弱病残孕幼”不是很委婉,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对年龄是比较忌讳的,译文中的词汇过于直白,所以西方国家普遍翻译为“Courtesy Seats”,既简洁又委婉。
旅游公示语属于旅游文本的一种,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文本类型可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旅游公示语既属于信息型文本,又属于号召型文本。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应该让旅游公示语翻译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层面的内容和信息尽量最大化的有所实现。
平行文本、语料库和术语库是译者在翻译时的重要参考,所以译者在翻译旅游公示语的时候可以利用平行文本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为翻译提供更为合适的参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示语都能找到相应的平行文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参考平行文本的行文风格和用词特点,并对其进行模仿,从而翻译出更地道的目标语言。除此之外,术语库在翻译时可以为译者提供更为规范和统一的表达,让译者的译文更加统一。
译者在具备相应的双语能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可以解决旅游公示语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但除此之外,译者还要对旅游公示语的文体特征,根据文体特征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从而使得翻译更加符合旅游公示语的特征。
音译、增译、意译、省译是旅游公示语翻译中最常用到的翻译技巧。正如上述“西施”一例,采取音译的翻译可以保护原文本的文化信息,同时又增译了“a famous beaut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增加了西施一词的文化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文化,增加旅游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深度和广度。文中的“red-eye flight”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技巧,一般而言,在源于信息和目标语言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通常采取这种翻译策略。文中“老弱病残幼席”采取省译翻译技巧,省略不必要的语言重复,满足游客更新获取实质信息的心理。
旅游公示语翻译离不开翻译的主要参与者——译者,但更需要当地政府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投入与支持。目前我国各省市也有制定相应的公共场所译写规范,但是译写规范的内容并不全面,而且翻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应当成立相应的长效机制,统一相关术语和翻译标准,组织建立公示语术语库,对本省或当地的公示语进行收集整理,对一些具有争议的公示语翻译进行讨论,从而让公示语翻译更加规范。
目前我国旅游公示语的翻译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旅游城市的形象有所波及,还制约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阻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因此,译者作为旅游公示语翻译的主要参与者,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关机构也应当在规范旅游公示语翻译中采取相应的行动,齐心协力让人才和资源更好地结合,真正让旅游公示语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