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作用

2021-11-22 01:23:00重庆市华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重庆市华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

近些年建筑行业市场日益饱和,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管理难度。企业若想实现预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自身建设机能方面下功夫,深化原有的内控机制改革工作,确保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去更好地应对市场环境中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建筑企业内控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利润最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借助这一措施,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变得更有效率,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全面预算管理与实施环境的关系。企业管理活动中内控环境涵盖了业务活动的管控过程。由于建设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本身较为复杂,多样化的业务类型需要不同的管控工作加以制约,而政策方面的变化也会产生诸多影响要素。如企业的治理结构、组成情况、职责权利的划分等。内部控制环境在很多方面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产生影响,而最终的预算管理目标是否能够达成也与其有着很大的关联;其二,全面预算管理与风险评估的关系。风险评估工作应时刻伴随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由于风险有可能出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多个方面,工作人员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风险甄别与预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控效果。特别是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外部的施工环境以及新的政策导向等均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些变化要素在无形中加剧了风险出现的频率。因此,管理人员采取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防控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面预算管理维度进行分析,细致剖析企业的风险问题,均可在企业的预算中得到体现。其三,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活动的关系。为了达成最终的内控管理目标,企业工作人员往往会实施各项控制活动,控制活动的要素则分别体现在相关法规的制定、政策的限制等方面,以便通过一系列的约束与管制,强化执行效果。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设企业应在认真审视自身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完整的控制管理框架将其与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有效衔接,在验证的过程中,则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加以体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工作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工作重点,但是在流程方面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二者作为一项有机的共同体可以弥补各自工作上的不足,实现促进功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实施集中体现了内控管理工作的诸多要点,是外部管理效果的集中呈现。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构建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也可作为核心要素予以重点关注,对内控建设工作的全面实施有着积极的建设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助于全过程强化控制工作的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将不同阶段的工作如规划、管理、控制等内容有效连接在一起,在连接的过程中不同的业务环节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并行发展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资金流、信息数据以及业务活动的有效集合,采取这一措施有助于建筑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在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控制以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其二,有利于内控目标的达成。如何对建筑企业现有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掌控是一项管理难题,而企业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则可便捷地进行管理规划,在充分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明确制定出各个工程项目的预算目标,并通过良好的管理手段实现内控目标。由此可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较高,特别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控制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三,有利于内控体系约束效能的进一步实现。归根到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开展日常经营工作的一项管理利器,在科学化实施的前提下有助于企业管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降低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效果,推动内控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工作人员还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绩效管理体系进行合理融合,真正将企业的内控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目标导向不明确

建筑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许多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工程项目的时长以及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管理人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工作重点放置在短期目标的执行方面,而未关注到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长期规划工作的开展,导致不同的工程项目中预算编制工作容易出现断裂、衔接困难等情况,以及会导致具体实施过程与战略目标相互脱节。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建筑企业过于关注短期目标,引起预算计划与长期发展目标相互冲突的问题。

(二)预算编制主体单一

建筑企业在全面实施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与预算活动有关的工作往往会交付财务部门进行处理,这是一种较为肤浅的认识,只是片面地将财务活动与预算编制画等号,认为预算编制工作只隶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之内,其他部门的参与性较低或是无须参与其中,对于预算工作本身以及预算编制的制定方法与注意事项均缺乏正确的认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全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意识,另一方面是由于预算编制工作的可操作性较弱,无法真正融入工程项目的实践活动之中,导致该项工作进展缓慢。

(三)市场环境的调研与预测工作较为欠缺

良好的市场环境给建筑企业的稳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市场环境与建筑行业有着较大的关联,如果忽略了这一特点盲目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造成后续工作的不畅,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企业如未能在开展工程项目之初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工作,只依照各项简单的生产指标与已有的数据信息敲定预算指标,可能出现预算指标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窘境。预算指标也可作为企业内部岗位考核的参考项目,由于准备工作不足、科学性欠佳导致其考核与评价的公平性与指导性较为欠缺。与此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是为了推动原有内控体系的有效实施,内控目标的执行情况、预算的实施情况均是考核体系中的一部分,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往往在考核的过程中掺杂了许多的人情关系,奖惩措施并未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下的绩效考核成为一种表象,很难执行下去。

四、建议与措施

(一)构建完整的预算编制体系

企业管理人员应转变原有的管理思路,从全面预算管理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原有工作,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应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科学地制定出长期发展规划,按照建筑企业现有的管理思路分解工作内容,分阶段加以实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预算编制工作不仅涉及财务一个部门,更应将企业内部的全体部门与全体员工纳入其中,不断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与使命感,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本身。

(二)完善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实施涉及多项工作,从立项的最初阶段、施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以及竣工结算经历了多个复杂的步骤,这也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需要融入企业管理活动如事前、事中、事后多个环节之中,只有在不同的阶段深入挖掘企业潜在能量才能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管理效果。首先,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认真留意建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既定战略规划的支撑下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深入践行事前管理工作。其次,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是静止的、单一的,管理人员应在全面了解管理重点的基础上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强调弹性控制、监督考核的重要性,定时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监测,将事中控制落实到位。最后,针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项目,工作人员也不应该掉以轻心,应对结算之后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的财务数据分析,针对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中汇总,找出关键点与重点,寻找形成差异的原因,并处理好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

(三)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

一旦全面预算管理部门编制出了各项经济活动的预算指标,内部控制工作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开展专项工作,确保控制目标的全面落实。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应在制定考核体系制度方面下功夫,以便推进各项预算指标的达成。既定的预算指标与实际工作往往会存在偏差,针对这一情况管理人员不应置之不理而应通过认真的比对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将激励约束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建筑企业内部员工都可以对该项工作形成正确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撑下,推动绩效考核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各岗位、各人员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要想实现稳健的发展,除了在业务方面下功夫之外还应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果,内部控制活动在提升企业管理效力,实现最佳收益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全面预算管理在内控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二者相互支撑助力建筑企业实现了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40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