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路径

2021-11-22 01:11:10缪正鹏邱健鑫董承旭
当代旅游 2021年36期
关键词:展示馆上饶市研学

缪正鹏 叶 婷 邱健鑫 董承旭

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上饶 334001

引言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地理教学大多缺失的一部分。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1]。

研学旅行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是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开展的旅游活动[2]。2016年12月19日在教育部等11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后,研学旅行在国内逐渐蓬勃发展起来[3]。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心,也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在这个阶段培养地理实践力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中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心较强的心理特点又非常适合在研学旅行中提升地理实践力。2017年在地理课程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印发后,一系列以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开始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比较重视将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研学旅行相结合。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主的许多高校在利用自然资源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国内研学旅行市场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方面。而国内将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在人文方面相结合的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 研学旅行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研学旅行是指各级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的实际状况,综合考虑学生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通过集体住宿、集体旅行的方式到校园外进行体验自然、丰富知识的活动。其传承了我国传统游学的教育理念,秉承我国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是素质教育的新方式,对于提升学生自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4]。

(二)研学旅行的现状

自2016年12月19日在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后,研学旅行在国内逐渐蓬勃发展起来。2017年在地理课程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印发后,一系列以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开始快速发展。其中北京师范大学首先对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做了评价,随后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主的许多高校在利用自然资源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南京师范大学则不断探索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加入“红色文化”以及“思政元素”,为有关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课程加入了新元素。时至今日,以自然地理资源为依托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已发展得较为成熟,目前国内研学旅行市场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以及“红色文化”方面。

国外研学旅行起步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研学旅行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为研学基地开展的自然科学类研学旅行最为出名,享誉全球。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发现,英国许多学校非常注重地理研学,并将野外的考察研学作为固定的教学安排。浙江师范大学研究发现,近年来英国又在大力发展技术型的地理研学课程,旨在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更好地辅导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同时使学生思考现代技术如何更好地为地理学科服务。目前国外研学旅行市场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方面,以人文为核心的研学旅行发展得也较为完善,但往往是历史与文艺相结合,同时技术型地理研学也渐渐发展起来。

(三)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

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途径大致可分为两种:以研学旅行为初始目标在无原有基础条件上开发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原生开发);在现有设备、场馆等基础上挖掘其研学旅行价值,将其发展为研学旅行基地(次生开发)。上饶市规划展示馆位于上饶市城区中轴线上市行政中心对面的市民创业公园内,展馆分为三层,一层为历史人文展区,二层为互动体验展区,三层为规划解读展区,其布局以“山水精神,大美上饶”为主题,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幸福之城,蓬勃之城”四个角度来解读大美上饶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亲民、生态”之馆,成为上饶对外宣传的城市名片[5]。上饶市规划展示馆属于已建成的场馆,可以在现有设备、场馆等基础上挖掘其研学旅行价值,将其发展为研学旅行基地。馆内陈设以人文为核心,配套设施与相关服务完善,内涵丰富可挖掘性强,适合开展以人文为核心的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课程,对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具有有益影响。

二 地理实践力概论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

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应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2017年核心素养在我国步入了实施阶段,且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完成[6]。地理实践力作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二)地理实践力与研学旅行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本知识与实践脱节,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形成,特别是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探索心[7],提高地理实践力也是顺应高考改革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8],而研学旅行则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同时契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7年在地理课程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印发后,一系列以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开始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比较重视对于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首先对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做了评价,随后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主的许多高校在利用自然资源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地理实践力的代表上饶市规划展示馆

上饶市规划展示馆是以人文为核心的研学旅行基地,可以从人文角度培育与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丰富以提高地理核心素养为目的的研学旅行市场,改变偏重自然忽视人文的地理研学现状。上饶市规划展示馆开放至今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省市内外的游客,地方学校利用馆内丰富的人文、科技等资源在此积极地开设了许多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其中以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课程发展得最为迅速,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 地理实践力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宣传,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研学旅行概念的提出与推广的时间都不长,缺乏广泛与有效的宣传,且受不同地区相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实际教育现状的制约,使得许多地方学校对研学旅行重视程度不足,并未积极开展研学旅行与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的相关活动,部分地方、部分学校甚至反对开展此类活动。

(二)研学旅行课程模式单一

综合国内研究现状,目前研学旅行市场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以及“自然资源”方面,课程模式单一,同种类型的研学旅行占据了过多的市场使得研学旅行市场虽然体量大却缺乏创造性,也容易使人产生研学疲劳感;或依旧保持“一言堂”作风,只是将教室转到了研学旅行基地,使学生正式加入研学旅行后兴致大减,得不到研学旅行预期的学习效果,也使得学生容易对研学旅行产生不良情绪。

(三)缺乏具有相应素质的人才

研学旅行是在游中学,但重在学,这就使得带队的教师拥有相应的资质,特别是与此次研学旅行主题有关的相关知识背景。如在上饶市规划展示馆开展的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就要求带队人必须具有中学地理(尤其是人文地理)的相关背景知识,具有专业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沟通讲解能力、一定的安全意识[9]。而如今,多数的研学旅行都是由导游带队,虽然导游具有某一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拥有着更强的对于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但是缺乏作为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10],也对研学的“学”字把握得没有专业教师深入。或许在他们的带领下,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会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但往往只是走马观花,游而不学,使得研学旅行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合格的研学旅行带队老师应该兼顾导游的专业性与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同时能像教师一样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讲解能力,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在研学旅途中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小组合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绪变化,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11]。

(四)评价与反馈的缺乏与局限

在研学旅行开展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研学旅行似乎在离开研学旅行基地的一瞬间便戛然而止。然而,研学旅行本质上也是课程,而课程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评价与反馈,通过评价与反馈可以使得研学旅行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也有一些团队在开展研学旅行的评价与反馈环节中过于片面,流于形式使得评价与反馈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四 解决路径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知

加强对研学旅行的宣传,提升家长及学校对于研学旅行价值认知,认识研学旅行的价值及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研学旅行价值及积极参与的先决条件[12],也能使得研学旅行的需求得到增长。加强对上饶市规划展示馆内研学旅行价值的宣传,许多游客对上饶市规划展示馆内的陈设只是停留于走马观花的浏览,并不知道它们所蕴含的研学价值。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有利于提高学校对于研学旅行的重视,也能把馆内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加以整合,利用现有的场馆更快更好地开发研学旅行基地。

(二)创新模式

从人文方面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打破以 “自然资源”与“红色文化”方面为主导展开的研学旅行的一种新思路,是以往容易被忽略而有开发价值的研学旅行资源。以人文为核心,使得此研学旅行的出发点就具有创新性,通过不断的实践,将以人文为核心的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授课的形式与内容也加以创新,打破“一言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要求得以落实,提高研学旅行的效果,为传统的研学旅行市场增添一抹亮色。

(三)联合培养人才

学校教师与上饶市规划展示馆内的工作人员,对于充分挖掘上饶市规划展示馆的研学旅行价值,将其发展为研学旅行基地与开设从人文角度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课程,都有着重要作用,其侧重点不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校教师对地理相关知识与以地理实践力为代表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心理、实际教学等有较深的认识,而上饶市规划展示馆内的工作人员则对馆内的信息及陈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加强双方的人才交流,积极展开讨论与研究则可以培养出更为全面的研学旅行带队人才。

(四)建立双向评价反馈体系

研学旅行评价要求不局限于某一种评价要求,更多的是基于学生全面成长的出发点[13],建立双向评价反馈系统。研学旅行结束前不仅要完成评价与反馈,还要保障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性。而建立双向评价反馈体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评价与反馈的效果。在以往开展的研学旅行中通常只强调教师对学生参与研学旅行行为的反馈与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反馈与研学基地内工作人员对于此次研学旅行开展情况的评价。而后者往往更客观,角度也不同于教师群体,可以使评价体系更为全面,使评价更具价值,对于此后的研学旅行开展更有指导意义。同时,让馆内工作人员参与评价也能减少在以上饶市规划展示馆为例的相关场馆中开展相关研学旅行可能对其他游客游览的影响,对充分挖掘上饶市规划展示馆的研学旅行价值,将其发展为研学旅行基地与开设从人文角度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课程都有益处。

五 结语

将地理实践力与研学旅行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改善课本知识与实践脱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上饶市规划展示馆为例的各类现有展馆免去了建设的过程,配套设施与服务完善,可发展性强,便于推广。而从人文角度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在实际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上饶市规划展示馆为研学基地,开展以人文为核心研学旅行课程与地理实践力有机结合是一条较为新颖,可行性高的路径,对于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育与研学旅行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展示馆上饶市研学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现代装饰(2020年11期)2020-11-27 01:48:26
上饶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老区建设(2020年9期)2020-07-24 21:57:28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大通道,大发展——上饶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开拓旅游业发展新空间
研学之旅
鄞州区非遗展示馆
基于可达性分析视角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评价与优化
扬州特色农业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