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哲秀
朗读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积累语言、内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同时是实施“听、说、写”等其他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工程。一直以来,一线教师对于第一学段朗读指导的要求标准、目标定位都较为模糊,导致教学中随意化、模糊化的状态时常出现。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横空出世,朗读教学的目标与层次更加清晰,那我们的朗读指导该有着怎样的变化与调整呢?
关于朗读教学,教师所需要明确的不仅仅是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更需要对学生的朗读经验、朗读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形成通透的了解,既不能在学生无法企及的要求上过多纠缠,又不能将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上浪费精力。这就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学生朗读的具体学情,对学生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比如一下要求学生能够朗读一般性的长句子,教师都会运用停顿符,指导学生断词断句,把握长句子朗读的节奏,效果自然明显,但付出的代价是学生朗读时的气息完全被斩断,长句子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成了彼此割裂的短句子的机械组合。事实上,学生在朗读长句子时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缺乏停顿的意识,反而是停顿得过多,导致严重的断词破句。教学《彩虹》一文中“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这句话时,教师从学情考量就会发现,学生朗读这一长句的障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习惯于一字一顿地朗读,他们对于多个汉字的识别,缺乏基本的视域能力;二是语句之间内部关系理解不清,比如“拿着”与后面的“月亮”关联之紧,是很多学生看不出来的,他们往往会将“拿着”直接与后面的“圆圆的”连接,导致破词破句现象的出现。
鉴于此,教师就可以将教学重点聚焦在课文中描述性、修饰性较多的语句上,内部关系紧密、逻辑联系紧扣的部分要一气呵成,让学生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本体意思:我要给你梳头,而且是“拿着月亮”“照着”你梳,月亮还是“圆圆的”。有了这样的理解,教师鼓励学生一遍一遍地训练,就能让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建立起初步的语感。
语文要素以体系化的方式,明确了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对于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而言,更多的语文要素都与朗读相关,教师要依托语文要素,在典型课文中寻找典型的语句,将自己的关注点和教学的着力点,都聚焦在这些语句的细节之中,突破语文要素,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还以统编版一下第四单元中的《彩虹》为例,文章的第一句“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这个句子的“长”,不仅体现在有分句,同时还出现了一个偏正短语,很多学生在朗读时,都喜欢惯性地将“的”字拖长。教师就可以从细节入手,将整个长句子的朗读细化成为几个板块: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偏正短语要连贯自然,中间的“的”字快速带过,保障偏正短语的节奏感;其次,鼓励学生连接上“有一座”,旨在梳理长句子中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出示完整的句子,并指导学生朗读“天上”,要根据逗号稍作停顿,将整个语句读得通畅、连贯、自然。为了顺应学生直观性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度运用符号加以强化,比如可以在“天上”与“有一座美丽的桥”之间运用停顿,提醒学生朗读时稍作停顿,也可以运用小括号,将“有一座美丽的桥”包含在内,意在指导学生将这部分读得意蕴连贯,气息不停。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适时进行必要的范读,以榜样示范力量,帮助学生积累朗读经验,将这个单元所着重训练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到实处。
朗读是语文学习永久不变的主题,第一学段所设定的不同朗读目标,就分散在四册教材中,教师需要在整体把握朗读要求中,借助不同的教学契机,进行必要的回顾、强化与提升。
比如统编版一上的第一篇课文《秋天》就要求学生要关注课文中“一”字的变音,除了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及时性的指导之外,教师不能一教而过,后续很多课文中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及时进行关注,让学生在反复接触教材后,能够得到真正巩固和提升。
除了关注学生的朗读内容之外,教师对于朗读的评价也需要不断的精准化,要积极回应训练的目标和内容,切不可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等笼统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比如二下《大象的耳朵》一文中,就要求读好问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小羊的问句:“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就可以随即评价:1.你突出了“怎么”这个词,问的味道就读出来了;2.你读到最后的时候,语气都扬上去了,就像是羊在真正地问。如此评价,不仅契合这篇课文朗读的训练要求,突出了评价的针对性,同时也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进一步指导,让学生在聆听同伴朗读和教师评价的互动过程中,认识到朗读好问句,就需要重读疑问词,同时调整好自己的语气语调。
第一学段朗读的指导,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在了解基础学情的同时,深入感知实践,形成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教学体系,积极打造第一学段朗读指导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