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有效性

2021-11-22 00:45:53吕宣兵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小学
灌篮 2021年28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田径体育

吕宣兵 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小学

田径训练是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国际体育界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对于田径项目要想稳固自己的地位,需要集合所有从业者的集体智慧。这些年,随着我国田径发展势头的迅猛,主要的原因是国际田径运动的潮流趋势,国内一些顶级的赛事走进校园、来到商圈,使得各个学校体育馆场内的运动项目更加接地气。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将学习和思考充分结合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融为一体,在开展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了解,这些要求在体育教学当中不断地凸显出来,从而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理念当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也要做好教学目标的精心设计,并且积极的寻找课堂教学的相应对策[1]。

(二)推动课堂知识向能力转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当中首先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坚持、勇敢以及担当的精神,开展“接力跑”以及“拔河”等体育活动游戏来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塑造学生良好的社会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志[2]。

(三)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素养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学应该建立在优质的基础上,因此,通过将优秀的教师配备到合适的岗位,能够更好地把控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3]。

二、目前小学体育中田径训练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活动的开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重视度不够[4]。首先,对于教师方面,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田径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高度重视。其次,很多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开展其看法褒贬不一,单方面认为,体育活动开展单单是让学生参与户外娱乐就行,对于体育课程教学以及体育场地的建设,没有进行关注。最后,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成绩决定论在家长的观念里已经根深蒂固,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课程,而没有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5]。

(二)小学体育田径课程定位不清晰

当前,大部分的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并不是小升初的必考科目,再加上重视文科成绩,有轻视体育的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学校体育课程被其他文化课霸占,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对于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并没有深入人心,在具体落实过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小学升初中考试压力下,很多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远远不足[6]。

(三)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不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将田径训练 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学习任务,这将成为限制学生的发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

三、提高小学田径训练具体措施

(一)树立正确体育教学理念,提升小学体育田径训练

为了提升小学田径训练的有效性,首先要从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的角度出发,让教师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所设计课程并没有跟时代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创新教学和教育理念,从而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在充分重视小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教师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基础上,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要提高学生田径训练的参与度,学校要加大运动设备的资金投入,不断地完善学生体育基础设施,并且要购买小学生运动防护道具,为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学校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做好课程的安排,体育课程更好的保障学生每周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后,学校应该积极的与家长建立沟通平台,做好家长的思想疏导工作,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工作开展,从而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样的方式才能有效的推动小学体育田径项目的顺利开展。在这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的沟通,方便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训练情况[8]。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小学田径活动的有效性

开展体育锻炼项目,首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开展体育训练有效性的开展奠定基础[9]。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学开展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考虑。首先,从生理角度出发,由于小学生的免疫力较低,生理负荷的承载力较差,那么,生育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训练过程当中,要时刻注意合理的施加训练因素,让学生的生理机能不断提高,更好的提高小学生身体健康素质[10]。

例如:由于小学生体内肌肉当中的含水成分较高,但是蛋白质的含量是较低的,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时,主要以动力性的训练模式为主,让学生能够克服自己体重的各种跳跃性动作,练习主要是以练习为主,并且,通过开展协调性和爆发性的训练为辅,有效的避免学生负载过高,导致骨骺提前骨化的问题又或者是引发骨骺炎,大大降低训练工作的有效性。其次,从心理角度出发,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低下,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学习,这一特点在田径训练过程当中更加明显。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训练工作过程当中,为了提高体育训练训练的有效性,应该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11]。

比如说,教师可以开展体育小游戏,体育小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训练,在这个过程当中,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注意力。可以障碍跑的形式,在跑道上设置相应障碍。通过举行障碍比赛的形式通过名次排列,能够改变小学生对短跑、长跑等田径活动的传统认知,提高其参与兴趣。

又如在跳远训练期间,教师可以开展以“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规则,让学生发出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在考虑结束之后,学生就要停止跳跃,以最终达到终点的先后顺序作为判断胜负的依据。通过将游戏结合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三)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训练方式

在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过程当中,体育教师要从学校特点出发,继续探索适合本校的运动,这也是提升学校田径项目的有力保障。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积极的探索学校体育训练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从训练模式来看,可以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运动规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分层合作小组训练的方式都能符合以上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训练过程当中,通过选取训练模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运动水平为基础,改变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积极的探究提升体育训练的新模式,来提高体育训练的有效性[12]。其次,在针对训练方法,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开展训练的时候,主要坚持以学校特色为主的训练方式。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自然条件开展越野训练,除了弥补运动场狭小或者缺乏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开展自制体育器材的方式,可以自制沙袋来开展田径训练,锻炼学生的手部力量等等,从而更好的解决体育器材短缺等各种问题出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开展体育田径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体育潜能,最终,将学生培养一个道德修养高、意志坚强的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有特色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让学生在获得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小学体育田径训练项目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推动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田径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06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风尚(2018年10期)2018-01-28 22:53:45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