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1-11-22 00:31吴春娥
名师在线 2021年27期
关键词:连续性文本材料

吴春娥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初中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要“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基于核心素养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应如何有效推进,成为一线教师思考和关注的话题。

本文立足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首先概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和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相关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正在朝着多元方向发展。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给予了更多的教学关注和研究。但是,由于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教材中并没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板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教材内容,发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素材,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语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于语文课本教材篇幅的局限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虽然早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被提了出来,但是在语文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内容是非常贫乏的。这一教学现状导致连续几年的中考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的考查结果都非常不理想,造成了“考试必考却没有教材”的尴尬局面。2017年,福建省实行了全省统一中考的政策,与此同时发布的《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此,笔者认为,在日常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建议,大胆地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尝试,丰富其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相互转化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所侧重地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将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进行相互转化,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信息感知和理解能力[1]。

例如,在2017年,浙江湖州的中考试卷中就出现了要求学生阅读图片完成答题的问题。题目的图表信息是关于民众与阅读率和手机阅读方式的数据。第一题为图表信息的客观题,通过直接阅读图表内容就可以进行解答;第二题、第三题和第四题都是根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图表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对应的解答,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比较、归纳、整合能力。在这一问题解决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受到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不能全面地分析阅读材料,进而造成答题不完整。这一情况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并未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基于以上教学需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其在有效的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并在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验证。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创新,以教材中的图表信息为素材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练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成外远山图”和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的描写进行融合教学,使学生通过对图片、文字等内容的思考,准确理解两个“卧”字的妙处,更深入地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

(二)对照阅读

基于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将阅读材料和生活实际进行融合,同时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照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将这两种阅读学习的方法进行相互补充,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与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对比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发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优势。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简洁,同时更具直观性。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图表的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中考中的考查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从原本单一形式的阅读理解考查到现在对学生理解、鉴赏、归纳、总结能力的综合考查。阅读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提升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要求教师能够在充分认识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借助两种阅读教学方式的互相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三)分析探究

分析探究能力是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关键能力,与之相对应的试题是通过几段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应的探究和分析的结果,以此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这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分析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所接触的阅读材料进行科学的筛选和整理,除准确掌握阅读材料中所提供的显性信息,还要深入发掘其中所隐含的隐性信息,最终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融合,得出完整而全面的答案。

例如,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卷中的阅读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关于天舟一号飞船的相关材料,对比国外货运飞船,分析其具有哪些优势?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文本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最终提炼核心观点:(1)全球率先掌握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2)在航天领域首先实现了100V 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3)货物运送上行能力居世界第二;(4)货物运送上行货重比最高。学生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过程,从中提取这些零碎的、关键的信息,将其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整理,最终通过分析和归纳得出系统、全面的结论。

(四)辩证思考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具备较强的辩证思考能力,从而在较多的数据、图表信息中准确提取关键信息,面对不同的观点仍可以透过表象深入本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果溯因的辩证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都是围绕某一主题汇集多渠道的调查研究结果。阅读的材料可能来自互联网,也可能来自报纸、杂志等渠道。在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质疑和解惑中拓宽思维空间,通过辩证的思考与理性的分析,最终获取关键信息,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结 语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本质,善于发现教材中所蕴含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材及核心素养内容,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连续性文本材料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可爱的小瓢虫
连续性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