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贝
语文是一门彰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沿用的教学模式单一,直接将自己对文本的分析讲解给学生,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发展,长此以往,让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在内心排斥语文。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践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努力探寻有效的教学路径,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味和语文综合素养,建构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也是一群单纯、善良的精灵。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常常难以理解很多复杂层面的内涵。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需要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想时,他们往往难以突破这层障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桎梏,教师不妨借助情境的创设实现目的。所谓“情境”,就是教师用特殊的方式展现生活中的场景,增添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在情境的辅助下,学生将更容易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穷人》这篇课文时,文章内容并不难理解,真正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女主人公桑娜的处境和抉择”。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教师从文本直接入手,让学生揣摩文章的字词句意,看似可以实现教学目的,但是按照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真正表达的内涵。因此,教师不妨借助多媒体设施为学生营造文本中展现的环境: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屋子外面又黑又冷、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总之是极其恶劣的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很好地渲染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而这为学生增添了极强的代入感。然后,教师将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大屏幕显示,同时配上相关的插图,让学生思考:这样贫穷的家庭靠什么来维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不自禁地为桑娜一家担忧:桑娜的丈夫虽然是一名渔夫,但是海上捕鱼并不容易,他们一家又靠什么来维系生活呢?此时此刻,教师引入文本,让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当学生读到桑娜竟然在没有和丈夫商量的情况下,将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住所,他们既惊讶又敬佩。学生没有想到桑娜竟然是一个这么有爱心的人,即便自己已经困难得揭不开锅,还愿意抚养邻居的孩子。此时此刻,学生充分沉浸在文本的世界,为主人公桑娜的结局而揪心,为最后的大团圆结局而快乐,但也忍不住为这样一个善良人家的未来而忧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作者表达的深意,也明白了“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的价值和意义。
情感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实现。尤其在面对小学生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时,教师更需要借助情境完成情感的传递。在情景创设中,学生既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也能领悟蕴藏在内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显然,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很难真正地发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而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为了锻炼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教师就可以根据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产生好奇心中主动地进行文本的分析。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松鼠》一文时,探究问题的介入,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本篇文章中描写了松鼠的特点,以及松鼠的基本习性。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利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松鼠的生活片段,并向学生提出“视频上的动物,你认识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等问题,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常识出发,在热烈的讨论中,主动地走进本节课。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初读课本,并为学生设计“文章中一共可以分为几部分呢?每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呢?”等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后,教师再为学生提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松鼠的美丽呢?”“在文章中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些特征呢?”等问题,使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细细分析,以便透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详细了解松鼠的特点。随后,围绕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教师也可以提出“文章中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认识。在最后,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作者的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使学生基于问题的探究,认识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显而易见,教师围绕文本中的内容,为学生设定探究问题,能够让学生以问题为方向,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分析,促使学生在颠覆传统语文课程的教育形式中,实现文本解读能力的发展。
所谓“互相矛盾”,主要指的是作者在文本中已经表述过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明确看法,但是在后面的行文中却推翻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新的看法,这两处看法之间就形成了一处“语言的对立”,也就是所谓的“矛盾处”,而这是需要引起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从文本的矛盾处切入,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读出更多意味深长的内容,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母鸡》一文时,本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经典的散文作品,作者在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我一向讨厌母鸡”,并在后文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阐述了自己为什么不喜欢母鸡以及母鸡的具体行为表现。然而,在后面的行文中,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和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形成了一处明显的语言对立。在教学文章时,教师不妨从这组看似矛盾的观点入手,让学生展开思考:作者在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母鸡的厌恶,并用大量的笔墨描绘母鸡那些令人讨厌的特点,为什么最后却改变说法,甚至说自己不敢讨厌母鸡?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完以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在一开始表明态度,是因为他真的不喜欢母鸡;而他之后改变态度,主要是因为他发现母鸡身上同样闪耀着母爱光辉。出于对‘母亲’的敬重,所以他不敢再批评母鸡。”还有的学生认为,“虽然母鸡令人讨厌,但当它作为一个母亲时却令人敬重,因为它知道保护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生命。”通过从文本矛盾处切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有了质的升华。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从“语言的对立处”切入无疑是非常巧妙地选择。这些看似对立的语言,看似矛盾的观点,却能打开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全新的认知和思考,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全都具有一定的“亮点”。所谓“亮点”,指的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而文章的亮点就是指一篇文章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它可能指的是文章的语言,也可能指的是结构,或者是作者运用的特殊技巧、修辞手法等。正是因为这些亮点的存在,才让一篇文章有了让人记住的理由。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容易写出流水账般的文章,这些文章让人看过即忘,不会留下丝毫印象,而这绝非是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写出更具吸引力的文章,教师需要从课文亮点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穷人》一文时,这篇文章的亮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桑娜的心理描写;其二,留白技巧的运用。先说第一个。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的描写展现桑娜的心理活动:当屋外风雨交加,桑娜会想到丈夫的遭遇;从屋内的陈设,桑娜又会想到家中的日常生活;当桑娜抱回邻居西蒙的孩子,又战战兢兢地害怕丈夫会大发雷霆……正是这些心理描写,让文章变得更具代入感;而留白技巧的运用,更让文章多了一些意味深长的感觉。如果作者继续描写桑娜丈夫对孩子的态度以及之后的种种,就会让文章缺乏空间感,也会剥夺读者的想象空间。通过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学生得到一个重要的写作启示:每一篇作文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亮点,它可能是生动传神的描写,也可能是作者运用的特殊技巧。只有这些亮点,才能让文章更具可读感。接着,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文任务,并给学生具体的写作背景:“期中考试以后,你拿到了自己的分数……”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今天,老师提前通知我们,上课的时候会先发期中考试卷子。我战战兢兢地坐在位子上,忍不住想象接下来的场景。我承认这次考试发挥失常,我真怕老师念出那个数字时,其他同学向我投射来的异样眼光,可那又怎么办呢?这是避无可避的事实呀。我就坐在原地,任由思绪不断地纠缠。终于上课铃响了,我也迎来了最后审判。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并没有报出考试的分数,只是叫了我的名字……”在这段作文里,学生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让读者更具代入感,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巧妙地提亮了整篇文章。
每一篇课文都具备一定的亮点。正因为课文存在这些亮点,才让每一篇课文有了可读性,才让读者印象深刻。通过分析课文的亮点,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写作技巧,进而实现读写融合的目的。
总之,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可以传递给学生知识,丰富语言积累,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因此,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摈弃传统教学策略,顺学而教,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意义、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