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名平,邓明卓
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软组织受到损伤,其椎间盘出现退化以及变性情况,锥体会发生增生,其椎体阶段稳定性不足,小关节会发生错位,进而会使其神经血管受到刺激以及压迫,引发关节滑膜炎症反应。颈椎曲度变直是颈椎病患者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中对颈椎病患者治疗的常规思路就是纠正其颈椎病曲度变直[1]。本次研究,作者通过电针颈夹脊配合推拿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我院于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期间的收治的颈椎病曲度变直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以我院于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期间的收治的颈椎病曲度变直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n=30)通过药物以及中药外敷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电针颈夹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22-53岁,年龄平均为(37.36±5.26)岁,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1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19-52岁,年龄平均为(37.13±5.05)岁,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患者以及患者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纳入标准:确诊为颈椎病患者;通过X线检查为颈椎变直或者反弓情况。排除标准:结核患者;脊柱肿瘤患者;无法利用常规治疗患者;其他内科疾病患者。
对照组患者(n=30)通过药物内服以及中药薰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电针颈夹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口服痛血康胶囊,每次1粒(0.2g),每天三次;中药薰药方:12g酒大黄、12g制川乌、12g桂枝、12g桑枝、12g海桐皮、12g络石藤、12g海风藤、12g透骨草、12g伸筋草、12g独活、12g防风,加水至2000ml,浸泡半小时,煮沸20分钟,然后取药汁1000ml放入熏蒸仪薰患处,每天一次,每次30min。
电针颈夹脊配合推拿:于患者的风池穴、颈部夹脊穴进行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通过平补平泻法进行捻转进针,联通电针仪,以连续波刺激患者,刺激强度以患者的耐受情况为根据,留针20分钟,用神灯照射局部,每天针刺一次。推拿治疗:①肌肉松解:使用按揉法放松患者的斜方肌上部、胸锁乳突肌以及头颈夹肌等,对于存在结节部位需要用力按压,当患者出现酸胀感位置,持续治疗8-10分钟。②点按患者的风池穴、颈夹脊穴、哑门穴、肩井穴、落枕穴,按压时间为3-5分钟。③后伸扳颈3-5分钟。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有效患者)例数/组间总例数;显效:颈肩痛情况完全消失,长时间伏案工作无疼痛感;
有效:颈肩痛情况基本消失,长时间伏案工作存在轻微疼痛;无效:颈肩痛没有消失,无法长时间伏案工作。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73.3%(22/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颈椎曲度情况相比,观察组为(0.79±0.56),对照组患者为(0.78±0.58),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椎曲度为(1.057±0.51),对照组患者的颈椎曲度为(0.81±0.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颈椎曲度变直是颈椎病患者的常发症状,患者得颈椎在长期劳作以及长时间保持不当姿势,就会使其颈部肌肉出现劳损,局部软组织会出现保护性痉挛牵拉,导致小关节出现错位。颈椎曲度标志后,患者的局部韧带肌肉的血流会受到阻碍,进而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从而出现痉挛、疼痛、颈部活动受到限制等情况[2]。
有关研究表明:通过针刺风池穴以及颈部夹脊穴,可以使其局部循环得到改善,局部神经肌肉组织会得到舒缓,调节神经体液,会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情况。推拿治疗,能够改善肌肉功能,改善水肿、血液循环,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纠正曲度变直[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73.3%(22/3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椎曲度为(1.057±0.51),对照组患者的颈椎曲度为(0.81±0.39)。
综上所述,通过电针和推拿对颈椎病曲度变直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纠正颈椎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