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钦忠
(福建省诏安县麻寮小学 福建 漳州 363508)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重视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思考、质疑以及论证等过程,以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导学互动”教学充分融合了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互动两个环节,力争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实现以导促学和导学互动。该种教学模式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讲,可以促进他们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增加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满足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探讨导学互动模式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指出,要让课堂互动起来,所讲内容要与学生实际感受相匹配,教学方式要多元化,尤其要注重所讲内容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老师忽视导入环节,开篇就切入正题讲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被调动。有的老师虽然也重视导入,但是大都是以文字讲解为主,没有结合一些信息化手段导入,起到的效果也一般。因此,在课堂导入中,教师要结合高段学生的学情和个性,由浅入深地推进,防止学生因为接触的知识太难而失去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和教学大纲采用提问题、视频呈现以及情境导入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教材中两个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然后询问学生怎样计算其面积?学生对长方形面积有了初步认识后,再利用多媒体出示其他形状的多边形,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A4纸手动制作多边形,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就会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加强互动,知道多边形各条边是怎么折叠出来的,这样在接下来教师讲解面积的推导公式时学生理解就会更容易。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新课开始前的几分钟,采用导学互动模式提高学生对接下来新知识的认识,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导学互动模式强调让学生参与进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消化新知识,实现公平化教学。很多老师在新课讲解中采用的手段过于单一,模式一般为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端坐听讲、随机提问和学生练习的固定形式,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交流,有时候老师虽然也注重提问,但是存在很多无效提问,影响了课堂教学深入性。基于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不仅要将知识点讲透彻,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收获和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信心,将更多精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比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一些活动,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课堂的常规,引导学生多元化学习,走进数学的世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情境图,与学生一块写一些方程并提醒学生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等式的类型,同时方程中必须由未知数;最后在“做一做”的模块中,让学生说一下哪些式子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的意义是什么,集体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答案。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始终以问题为引导并创设情境,会充分的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不断的探究中对所学知识点加深理解。
很多学生感觉到数学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这也可能与教师平时的课后复习不到位有关。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少的,教师可以将导学互动模式应用在课后复习环节中,引导学生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首先,在课堂的最后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哪些是重难点知识,自己哪些地方还没有听懂,要求学生按照发下来的记录单详细的记录下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起讨论,相互弥补彼此总结的不足并借鉴彼此学习的长处,通过互动的方式解决不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课堂,当学生的自主探究出现问题时,教师再通过点拨开窍的形式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其深度数学思维。最后,教师给出知识的框架图,让学生再次熟悉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而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因此,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总结知识,可以很好的判断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针对性就会更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比如微课和慕课,将一些难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结合自己不会的地方加强学生,学生也可以利用线上的模式与教师沟通,让互动的模式更加多元化,满足现代数学的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点较多也较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慢慢的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导学互动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法,强调教师的引导和课堂互动教学。下一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新课改的理念,同时根据高段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积极的在课堂上融入导学互动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学习中,提高对知识点的认知,力争打造高效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