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建,沈志忠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阎锡山是民国的重要政治人物,在统治山西期间,实行专制的军阀统治,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职,其施政的思想及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对山西之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阎锡山生于农村,从小在农民家庭长大,深知农民的疾苦,对于农业较为重视。更为难得的是阎锡山能从实际出发,对农业发展有较为正确的认识,武红艳在《阎锡山统治时期的“三农”问题》中指出:阎锡山为了巩固自己在山西的统治,一直都把农业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上。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农业科技发展就势在必行。任永玲、韩光前在《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述论》中也提出:民国时期,各种农作物及畜产品种被大批引进山西,农事机构以选育、推广良种为中心,制订了比较规范的试验、示范办法,筛选了多个适于山西本土的优良品种,对传统农业的改良产生了积极影响。民国时期的科技研究方法甚至似乎已闪烁出新时代的光芒。[1]阎锡山这些带有前瞻性的政治思想,只有带入当时的农业社会环境中才能窥见一斑。
首先,自然环境的限制与发展农业生产的张力依旧。山西境内山地较多,平原较少且相对集中在汾河沿岸和晋中地区,在广大的山区发展农业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且山西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对多集中在夏季,省内农业种植基本为一年一熟。与北方华北平原、关中平原粮食产量差距悬殊。而省内粮食生产的缺口始终存在,历史时期就有因地少人多而引起的官方主导的大移民,随着清朝人口的激增,人地之间的矛盾愈益激烈。民国七、八、九年连续三年北方发生了罕见的大旱灾,农学家饶茂森在北上目睹受荒景象时曾惊呼:今岁直、鲁、豫、晋、秦诸省荒灾情形,据报纸宣传,殆为此前未有之荒象。[2]这对农业生产无疑是雪上加霜,使民国早期农业生产的矛盾激化到了顶点。
其次,商品经济下农业内卷愈演愈烈。在山西广大的农村地区,依赖土地生活的贫苦农民比比皆是。在清末,一些垦务公司就兴办起来,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他们采用西方机器和先进种植技术、引进外国优良品种。[3]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入侵的不断深入,大量商品涌入,对山西地区农业商品经济是极大地破坏。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提到,贫农农场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降至雇佣劳动力工资和生计需要之下。大量依附在这些土地上的农民,缺少其他副业贴补,已是步履维艰。佃主与佃农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遇到天灾人祸,即坠入苦难的深渊。这种内卷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更进一步破环了农业发展的平衡。
最后,农村生产滞缓,传统社会以经验为主的生产技术被坚若磐石的保留下来。传统时期的山西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发展一度在全国领先。胡泽学也评价三晋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积淀之深厚、其内容之丰富,在中国农耕文化大家庭里,居于领先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P5)然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以生产经验为基础,在西方近代农业科学兴起后,显得后劲不足。卜凯在《中国农家经济》中曾对不同省份田地,每公顷田场支出进行了统计,山西武乡、五台两地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低于北方各省平均水平,粮食产量也自然低于北方各省。此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也是生产滞缓的原因。如山西武乡主要产谷子、高粱、小麦等,大都由骡马运载五公里之途,始抵目的地。[5](P18)
在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下,从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农业政治纲领演变、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对阎锡山的农业政策和科技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
面对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是人力所无法撼动的,但在注重农业生产方面却大有可为。为了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阎锡山在发布政府的行政报告中对农业尤为关注。在主政山西期间,阎锡山对于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的省情非常了解,十分注意农业经济、农业技术的发展,故其在出台政策时,总能兼顾农业的发展,鼓励农业的改进。从现存的《山西省政府行政报告》中可以看到,“实业”一项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是首先被提到的,并且对其发展做了具体的指导。
(一)《兴利除弊施政大要》1917年10月1日,阎锡山发表了《兴利除弊施政大要》,并在这个纲要性中发动了农业改良运动,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诸多的建议。如重视发展民众的作用,提倡发展“民德、民智、民财”,鼓励从事一些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良种选育、农业生产工具改进等工作。山西农业专科学校曾进行了大范围农具普查,并将调查结果刊登在了之后出版的《农铎》杂志上,对改良农具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纲领是针对清朝统治留下的几百年的陋俗恶习以及对长期生产生活中不足的改进,为阎锡山推进新的改革措施扫清了障碍,为之后在农业及农村方面实行的一些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山西用民政治实行大纲》1918年4月,阎锡山发表了《山西用民政治实行大纲》,对山西的农业发展提出了详尽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水利、蚕桑、种树”三项农业建设。即“六政”之“三”,阎认为:“水力即兴,兴力增加,收获亦倍,归农之人,自必日多”,“桑田生产、按年推广,以补农业之穷”,“只树一木,利赖无穷”。[6]于是,他发动群众参与水利建设、蚕桑养殖、植树造林等农业改进运动。
在“六政三事”颁布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各项政策,阎锡山设立了考核处,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进行考核,以促进发展。其中,阎锡山对蚕桑一科就非常重视,从日本、天津等地引进湖桑、鲁桑等优良品种,同时创办女子蚕桑传习所。1918年,安泽县设立柞蚕试验场,将隰县定位第一筹办柞蚕事务所,安泽、霍县定位第二筹办柞蚕事物所。
在《山西用民政治实行大纲》中,阎锡山“用民政治”的方术得到极大的体现,将“民德、民智、民财”进一步发挥到极致。阎锡山借民众反对中国历史上千年之专制,利用国民的力量助力山西的治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业农村改革浪潮中来。
(三)《厚生计划》阎锡山又于1925年提出兴办山西实业的“厚生计划”,重点发展“六大实业计划”:炼油计划、炼钢计划、机器计划、电气计划、农业计划、林业计划。其中,就欲发展农业,林业,实现“尽山西所有以发达山西,以山西全省之力厚山西民生”的目的。[7](P611)其中,“农业计划”中就提到,将全省划分为南、北、中三区,选择可以代表各该区气候土壤条件的特点,分设农事试验场,负责研究改良方法,以供农民借鉴。农具试验场下设农具改良、种植改良、农艺化验,病虫研究等部,各司其职。
“厚生计划”把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来兴办,注重科学研发对农业产业的推动力量。在之前农业改革纲领认识的基础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四)《山西农业计书草案》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陆续推出了各项新政策。山西也起草了专门针对农业的草案。“山西农业计书草案”分农艺、森林、蚕桑、畜牧、水利、垦殖、农产制造、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教育、农业行政十个章节,几乎包含了农业的各个方面,是较为完整的一个农业草案。后由在南京的山西旅京会整理出版,在国民政府中央供职的薛笃弼和孔祥熙为其作了序言。此二人即山西旅京会的重要成员。
其中,较之前的农业发展计划,对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水利事业较为重视。在计书中,对于水利事业一项。根据本省实际情况,提出:凿井事业,吾省近年来,已设凿井事务所,专司其事,成绩尚好。惟无地质专家为之指导。地下水源情况,凿井者只得惟命运而定其成败,失策良多,故须先培植地质人才以备应用。[8](P24)
这一专业性的农业大纲的出台,将农业的发展规划提高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尤其对新农村及农村教育的思考。是当时思考新农村发展路径的一个探索。
(五)《山西省政十年计划案》1932年阎锡山政府又发布了《山西省政十年计划案》,阎锡山仍把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指出:利用科学方法开发水利、制造肥料,改良农具、供给动力,以增加农业生产,充足农民粮食,并供给工业原料。[9](P35)围绕这一目标,在十年计划中提出了7项任务:1.改良农事,包括农具、肥料等;2.兴修水利;3.发展棉业;4.种植烟叶;5.发展林业;6.广为种树;7.发展畜产。
此一阶段的阎锡山对省内的林业发展非常重视,其发起省内各界造林运动倡议,广泛开展造林运动。也颁布了一些和林业发展相关的章程,如《山西省林业试验场组织规程》,并在规程第一条说明“本省为试验研究改进森林事业,特设林业试验场,隶属于山西农业改进所。”并在其下设“造林研究股”,第四条规定了其掌下列事项:
1.关于森林土壤气候测验事宜。
2.关于森林培植试验事项。
3.关于森林营造技术改进事项。
4.关于林产物研究事项。
5.关于森林保护及水土保持研究设计事项。[10](P152)
对于这一计划案的出台和实施,经济发展和科研事业得到了同等的重视,使得山西农业社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达到了战争爆发前的最高水平。
在这些大的政治纲领下,阎政府又出台了诸多农业政策。到抗日战争前夕,阎锡山的各项农业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更对农业改良,农业科技进步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阎锡山的重农政策,或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
本地农业内卷的加重,主要是生产效率低以及农业产物质量不佳,在自给尚不能满足的山西,把农业当作一种产业发展更是遥不可及,故发展农业科技以促进农业生产是十分有必要的。农业科技事业要发展,少不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支持,而在当时人才匮乏的山西,人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阎锡山主政后,对教育事业也十分重视,故在清末设立的职业学堂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设立了农业学校,并且在省垣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兴建了一批农业学校,满足了不同阶段农业教育的需要,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教育体系。
(一)民国农业教育的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山西新军积极响应革命,建立新政府,政权实际把握在阎锡山手中。1912年,在阎锡山的主持下,召开“山西教育会议”,讨论山西教育的发展方向。
阎锡山在会议上发表祝词,并勉励新政府发展教育事业。这次会议基本上确定了山西各阶段教育的发展方向,会议通过了筹备义务教育案、义务教育为民国共和之基础、分别筹划社会教育案、各县行政公所教育科应设社会股员专理社会教育事项、规定省立中学校地点校勘及经费案、筹设图书馆及教育博物馆并学校图书馆案等提案,[11]对山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国初年,教育部门将清末实业学堂改为专门学校。将中、初两种实业学堂改为甲乙两种实业学校,甲种实业学校实施全面的普通职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实施简易的普通职业教育。[12](P252)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实业学校令》,训令各省,所有未经报部立案之甲种乙种实业学校,应即查照新章,报部立案。[13](P173)
山西省政府按照规程,逐渐完善农业教育体系。不仅设置了甲种和乙种实业学校,还逐步开设了农业的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以及重实践的教育。
山西共先后在全省设立四个甲农业学校。第一甲种农业学校位于太原,又称省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一个校址,两块牌子”的模式。1912年易名为山西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31年改为山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在本科外附设高中科。此时的专业有农艺科、森林科、牧畜科,并附设农业高级中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
除山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外,还在除省垣之外的其他地区设立了三所甲种农校。如1908年在河东(今运城)设立的蚕桑学堂于1915年更名为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其办学规模仅次于江苏省立第一、二农校,位居全国第三;始建于1919年的第四甲种农业学校,校址在朔县(今朔州),1920年改成第三甲种农业学校;而1914年由潞安(今长治)八县公立农业学校改建的省立第三农校,1921年改称省立第四农业学校。
农业的本科教育开始于私立的铭贤学院,铭贤学院是由孔祥熙于1907年在山西省太谷县创办的一所私立教会学校。得到了美国欧柏林大学资助。[14](P255)初为铭贤学校,只办小学、初中,之后陆续设立预科。1928年起学校增办农科开始作物育种、畜牧兽医、果树园艺等初步的科研工作,1931年开始筹办工科,主要是设计制造和改良农机具,为农业服务。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迁往四川金堂办学。
岱岳牧畜职业学校可算是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有特色的学校,是由阎锡山主持建立的一所实验性职业学校,于1933年建立,位于晋北的山阴县。畜牧学家李秉权曾任该校首任校长。1918年该地区就被列为畜牧业发展的基地。该校注重实践,设有农场、牧场、畜产品加工厂等280多亩的实习场所。其重实践轻理论,毕业生并不办法毕业证书,而知识授予技能证书。可以算是山西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尝试。然而仅仅办学四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停办。[15](P324-325)
(二)农业人才培养的硕果 农业专门学校的设立可以说为山西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短短十几年,农业教育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农业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科种类趋于完善,由于教师待遇优厚,优秀教师队伍也得到了扩充,毕业的学生也连年增加(表1,表2)。[16]
表1 山西省第10次教育统计(在校学生)
表2 山西省第10次教育统计(毕业生)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业专科类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基本恒定,大概在200-300人之间。除民国四年外,农业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的数量的波动也并不很大,基本能满足本省的人才需要。其中,仅就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能实现到省内机关或农场机构就业(表3)。[17]
表3 山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校友变迁(部分)
此外,除了本土学校培养了一批农业人才,这一时期毕业的学生还有被派往国际或国内农业高校深造的,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称为享誉国内的著名农学家,他们也同样关注着山西的发展。
例如王绶、郝钦明、任承统等,都是来自山西农村地区的学生,因成绩优异,先进入山西大学预科学习,后得以进入民国著名高等学府金陵大学农科、林科学习。1919年,美国农部专家柯克来我国考察植棉事业,曾到金陵大学参观,阎锡山也选送学生前来学习,[18](P4)这些学生在金陵大学都得到了进修。王绶毕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为我国培育了几代农业科技人才;长期从事大豆、大麦研究,在金大任教期间育成了“金大332丰产品种,[19](P35)后又有“王氏大麦"(美国定名)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作物田间试验技术也做过系统研究,是我国作物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郝钦明早期在棉花育种栽培方面颇有成就,历任金大农学院农艺系助教、讲师、教授、系主任及农科研所农艺学部主任等职。曾关注山西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任承统曾开创中国的土壤侵蚀试验研究和观测工作,创建早期的水土保持实验区,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并组建水土保持管理机构,为中国水土保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P156)也多次在《农林新报》上发表文章,对山西长治地区“社山”的水土问题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李秉权1911年考入天津政法学院。1917年官费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20世纪20年代,李秉权即对中国各地羊毛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同羊的来源及其羊毛品质特点进行了论证。曾在多所高等学府任教。1932年主持了山西省山阴岱岳畜牧学校的创建工作。
农业教育的发展是阎锡山”重教育,重实业“思想而的重要表现。在山西重教育影响下这些人才在民国时期甚至新中国以后都为山西的农业发展做着贡献。
农业科研的发展及其成果的推广是能助力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不同农业科研机构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推广的工作不容忽视。
(一)科研机构推广 山西省农务局即当时省内最大的农业综合性科研机构。其雏形是始建于1903年的山西农事试验场,试验场的管理由当时的农工局派专员负责,并不是一个独立机构。1914年,省农事试验场与省桑蚕总局合并,改为山西农桑总局,各县有农桑分局。1929年,山西农桑总局扩大业务改为山西省农务局。以试验改良各项农事、增加农民生产为宗旨,分农作、化验、畜产3项事务。[1]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各项事业陷于停顿。
山西农务局成立之后,对于事关人民温饱问题的粮食作物的改良尤为重视,故对多种山西本土的多种粮食作物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当时山西农务局的一份作物育种报告书中,可以看出对小麦、高粱等四种作物进行了良种的培育。还在谷厩肥施用量实验、谷播种期实验、高粱株行距实验、高粱粒黑穗病防治实验、春麦黑穗病防治实验[21]等方面进行了栽培试验。这些试验对当时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从相关统计数字来看,1936年山西省主要粮食,如小麦、玉米、大麦、高粱、糜子等的产量较1914年有明显提高。[22](P13-15)
其他农业机构如山西棉业试验场于1917年在临汾成立,1918年,在太谷、文水、定襄、高平特设经济植棉试验场,1928年,省农矿厅核准棉业试验场改为农棉试验场,以“增加棉产、改良棉种、增高品质”为目的,进行棉花育种。[23](P1)1934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在山西解县(今运城市盐湖区)设立植棉指导所,承担晋南棉业改进事务。1935年,指导所移至运城,并在猗氏县(今临猗县)设立棉作育种场。1936年,山西省棉产改进所设于太原,负责指导全省的棉产改进事项。
畜牧方面,山西全省模范畜牧场于1917年由山西省行政公署在太原水西门外设立,根据民众的需求,先引进优种羊,然后将繁殖后的纯种羊在当地廉价出售,以改良当地品种,逐渐推广。此外,省模范畜牧场还分别在太原旱西门外及交城大西沟设立了牛场,在五台县设立了马场。在山阴的岱岳牧畜职业学校附设了牧畜场,开办两年内,牛有荷兰种,猪有渡支巴克西二种,鸡有美国芦花种、意大利来抗波罗门三种,羊有美利奴羊和中美混合二种,兔有英国泰琪拉、法国黄兔、比利时苍兔等。[24](P23-24)
林业方面,1916年阎锡山设山林总局,后改设大林区于纯阳宫。内设技正、技术、庶务等人员共司其事。1918年改为大林区署,此外在阳曲、五台、宁武、大同、蒲县、长治设立六个小林区署。1922年。又在闻喜增设第七小林区署。[10](P232)
此外,位于当时首都南京的金陵大学与山西铭贤学校也有育种研究方面的合作,并建有“太谷合作场”,进行多项田间试验。金陵大学的国内外教授杨海连、李士达等对小麦育种、玉蜀黍、高粱等品种的改进等进行指导,使得太谷农场的试验可以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接轨。[25](P13-29)
(二)农业期刊的发行 这一时期,杂志发行对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省内一些杂志开始发表农业类的研究型成果。而农业学校和农业团体也发行了专门刊登农业发展成果的刊物。
《农铎》杂志由山西农业专科学校推广部发行。为旬刊,刊载农林畜牧类的文章,主要收录本校师生的研究成果。1930年起开始发行,至1937年学校停办为止,共办两百多期。受资金和文章来源的限制,期刊容量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山西农业科学的发展。
《新农村》由太原农村教育改进社发行。为月刊,1933年在太原创刊,1936年停刊。主要响应阎锡山的号召,探讨农村发展的新道路。主要讨论农村教育、农业经济、村民自治等问题。对于探讨山西农村地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醒农半月刊》杂志由农民团体山西农民自强协会发行。为半月刊,1934年在太原创刊,主要刊载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农民合作、农情调查、农民合作、本会会议纪实等方面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农业期刊。对于促进农村合作,改善农民境况有积极的意义。
《山西农学会刊》由学术团体山西农学会主办发行。1939年10月于太原创刊,共发行六期,两期合为一刊。主要刊载农业科技、农业推广类文章。固定栏目有评论、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农艺、农业经济、杂俎等。对于农业科学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
《农矿季刊》由山西省农矿厅主办发行,为政府主办的农矿类期刊。1929年在太原创刊,共发行六期,主要刊载山西省农矿类的法律政策以及附属的农林畜牧试验场的发展报告。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山西省的地方农业法律政策及科技发展。
农业科研机构及附属试验场的设立,培育了良种,直接向农民销售良种,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此外,不止在省垣设立农事研究机构,在晋南、晋北的广大县域也设立试验机构,加快了科研投入生产的速度,拉近了农民与农业科学的距离。这一时期农业期刊的推行,对农业成果的推广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不仅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而且讨论了政府推出的农业政策的实行方案,对阎政府的农业政策也是很好的推广。
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山西的农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加上一些农业政策的推广,农民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这主要得益于阎锡山“重视教育,以人才带动科研”的科技思想及在这些思想下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阎锡山对农业的浓厚兴趣使其与当是农业高等院校金陵大学农林科关系密切,并开展了一些列合作。阎锡山将优秀的学生送至农林科学习,[26](P8)为了表达对学校的主持,阎锡山还以个人名义向农林科捐赠一万美元,[26](P22)以此来加深山西方面与金陵大学农林科的科研工作。这些都可以看出阎锡山对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视。
阎锡山在青年时曾在日本留学,其思想与接受过系统科学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其深知近代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出台的重要政策中也总能兼顾科学技术的发展。故不仅在农业科技,其他科学方面亦是如此。从一些资料来看,阎锡山对技术、对人才的渴望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在《阎锡山日记》中就有其这样一段记录:吾国落后在自然科学之不发达,今欲图存,当以非常方法以求发达自然科学之捷径……[27](P244)关于此“非常方法”,刘存善、刘大明、刘晓光在《阎锡山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一文中说道:阎锡山搞经济建设,自力更生是最基本的一条,他能生产的,决不买外国和外地的;买来图纸和设备能生产的,也不会到外国和外地购买;有些技术非常需要,即使价钱贵也要买;有些技术因为保密或其他原因,实在无法买到时,他便派人窃取技术或高价收买技术人员。[28](P247)其法虽不值得仿效,但其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
阎锡山注重教育,阎锡山注重教育,在其主持下,省内农业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培养了农业人才;注重发展技术,无论是引进外来技术还是本土研究,都能引起其重视,并将先进技术运用到与经济、与民生有关的部门;阎锡山在政策上对农业给予重视,使得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农业产量得到了提高。
但是,阎锡山过于偏重“技术性”,而忽视科学理论的发展,强调“实用主义”,使这一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出现畸形;作为一个地方军阀的身份,多次强调军农合一,发展农业多服务于其军事目的,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工作并不到位,使这一时期农业改良工作的效益大大缩小;阎锡山本身带有小农意识,其多次提拔自己的同乡担任官职,其中不乏无能者,具有局限性。
对阎锡山的农业政策和科技思想的挖掘与反思,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也具有镜鉴价值。2016年,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了目前已取得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等成就。提出了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任务更加艰巨等问题。[29]
从历史的视角出发,首先,在加强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培养农民对于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对部分农民进行培训,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因地制宜,科研成果要推广到村,确保农民都能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实惠;其次,吸收农业人才到农村服务,就要改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面对大量人才与劳动力的外流,出台惠民措施吸引本土人才和劳动力回流,实现良性循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如此,才能在汲取前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越走越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