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华
(中州万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河南 许昌 461000)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改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绿色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当前建筑工程发展速度很快,绿色建筑施工逐步成为时代主流,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为环境带来的污染,消除工程的各种负面影响,保证施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要合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达到经济、环保和绿色的要求。
绿色施工技术是基于环保和资源利用,以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污染和浪费的技术统称,其内涵了绿色生态的施工理念。首先是绿色施工原则,在具体动工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规划与设计。其次是严格监控原则,在施工整个过程中,无论是方案的规划、工程的验收还是现场管理、使用材料,都要进行以环保、节约为原则的严格把控。最后要坚持文明施工原则。
绿色施工技术与绿色建筑存在显著区别,绿色施工技术是以普通建筑为对象,是为了在最大限度上达到一种环保节约目的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式。建筑工程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因此,绿色施工技术的特征就是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在符合建筑工程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着手,以达到建筑工程与环境相协调的结果。绿色施工技术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现代建筑施工的绿色理念。
以往建筑行业污染环境严重,我国很多建筑都依靠煤炭资源来取暖,煤炭燃烧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质量,带来酸雨等恶劣气候,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呼吸道疾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而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对空气环境和水资源环境的破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此外,绿色环保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度,提高节能保温能力,改善室内环境。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工程成本,延长了建筑使用寿命,从各方面促进了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对建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多,建筑能耗越来越高,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能源不到世界平均一半的国家而言,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面对日益紧张的资源短缺问题,建筑行业应用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紧张。采用绿色材料,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运营成本,尽管从短期看,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可能会增加成本。但统计数据显示,从长远发展来看,采取绿色环保技术可以降低30%左右的建筑能耗,可以在3~5年内收回建筑投资成本,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绿色施工理念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除了能创新施工技术,还需要为人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基于按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合理设计绿色施工方案,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舒适,确保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建筑之间和谐相处。
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就是节约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但是不能过度,需要确保施工中水电资源正常供应,也就是需要高效利用资源,避免浪费,保证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
绿色施工技术需要和建筑整体性能有效融合,在既有的施工规范要求中合理渗透绿色理念,在确保建筑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上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重视,保证建筑达到验收标准,不能只重视绿色节能效果而不重视后期的使用效果。
只有建筑工程拥有相关制度和标准,才可以提高材料管理水平,进而减少浪费情况的发生。例如,可以采取限额的方式,领取需要的施工材料,并对施工消耗的能量进行合理的分类,进而可以制定确切的节约材料控制方案,保证施工材料最大化的应用,避免施工材料浪费情况的发生,起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同时,也需要做好施工进度和库存等工作,制定合理的购买方案,明确设备购买数量,进而避免材料堆积和浪费情况的发生。在施工中尽可能地选择绿色施工材料,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此外,需要加大对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
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也要关注水源,这是一个要求较为严格的因素,需要遵循水循环利用的理念,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普遍采取市政常规用水,对用水量需求较大,尤其是对混凝土结构来说,通常要使用大量的水。针对这种情况,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在用水上做到科学合理,防止发生浪费水的现象,这样能够将水资源应用性效果体现出来。只有发挥节水技术的作用,绿色施工目标才能实现。第一,在施工地段一般会蕴含一定的地下水,应该提前做好勘测工作,将地下水当成施工用水。施工人员要想提升对地下水的利用,应该选择合理利用施工降排水,在施工后期也要尽量通过地下水进行绿化,这样既达到了节水的目的,还能够避免使用过多的自来水。第二,施工人员应该提高对混凝土养护的重视程度,主要涉及浇水与覆盖等内容,需要将这两个环节充分相结合,对用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并采取合理布置管网的方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第三,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遇到场地硬化的问题,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从混凝土地面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方格砖,为雨水渗入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施工场地可以防止发生硬化情况。
建筑施工现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空间,传统上的建筑施工都会采用开挖土方的方式,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土地被占用,土地资源面临紧张的局面。而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建筑施工对现场施工用地进行巧妙的设计与合理的利用,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利用土地资源。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巨大的资源消耗,但是本着资源节约的原则,要广泛开展节能技术,降低建筑工程的资源消耗,能省则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隔热保温效果普遍不强,对比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采暖能耗高出2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要从系统性角度出发,考虑热源、建筑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大力增加太阳能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率。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一旦进行施工操作,将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严重影响周围和居民的生活,则需要对这些灰尘进行合理的控制,需要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1)对运输中产生的灰尘通过材料覆盖等方式,对灰尘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运输工程中灰尘漫天飞扬情况的发生。2)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则需要通过薄膜覆盖的方式,对灰尘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如果遇到不良天气,如大风,施工工作人员需要在现场进行洒水工作,进而控制灰尘情况的发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把控固体废料的处理,以回收为主,产生固体垃圾后,要将其放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挖方土料必须集中堆放,必要时可用于回填施工,可以实现土壤的充分利用,并且减少长距离运输以及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根据废料的特性进行合理存储,挑选并处理可回收垃圾,实现固体废料的再利用,有效处理不可回收垃圾,尤其是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污染,对于建筑工程周边居民的休息和日常生活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绿色施工技术需要加强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技术,检控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将噪声限定在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内。如果超出预设标准,需要立即整改和叫停。在细节方面,要求建筑施工错开居民休息的时间,实施错峰施工;采用的施工设备要求噪声较小;制定出针对不同建筑施工场所的不同噪声管理制度。
总之,绿色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是一项新型技术。施工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在施工阶段需要融入绿色施工理念,将其渗透于各个施工环节,从整体上提高施工效益。通过发挥绿色施工技术的作用,可以达到节省材料与水的目的,为环境保护创造有利条件,避免生态系统出现破坏的现象,减少施工活动为周围环境与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