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2021-11-21 23:53:27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直观

陆 巧

(江苏省沭阳县桑墟中心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构建高效课堂是数学教育发展从始至终的核心目标之一,不论是传统数学教学还是创新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教学围绕的就是高效展开这个核心。学生学习的高效、教师教学的高效、课堂进展的高效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新课改的必然选择。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开端就是兴趣,提升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离不开对数学的兴趣,而兴趣则是最难强行加到一个人意识中的东西。因此在提升学生兴趣,增加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入手,增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先喜欢上自己,当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后,学生便会对教师所说的内容产生兴趣。其次,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后,教师还需要增加课堂魅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视频、故事等方式增加课堂内容,也可以结合互联网、微课等工具,吸引学生融入课堂,让学生有参与数学课堂的兴趣。最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自己就应当有捕捉数学之美的能力,再用这种捕捉数学美的能力创造数学之美,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例如让学生感受对称之美、协调之美、化简之美,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了解一段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

2.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的知识,扩展创新内容十分必要。学生的心理成长中,直观形象是第一阶段,而抽象思维则是从直观思维逐渐过渡的。教师要把抽象难以理解的课本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再把直观展现在眼前的东西抽象总结成为规律原理。

例如,在讲稳定性时,“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其原因,教师可以用木条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上台拉一拉两个形状的物体。学生会发现正方形很容易被拉拽成菱形,但是三角形却十分牢固。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感受到这句话的真实性,理解了这句话。很多时候,教师把抽象问题直观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实现从抽象到直观再到本质的认知过程。

3.重视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方式

课前预习是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去探索知识的一项活动。学生会凭借自己对未知的好奇,探究新的领域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掌握基础知识,树立学习自信,也可以发现新知识的难点和问题,带着问题更好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提出动手操作的实践性预习内容。

例如,在讲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找一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四边形等物体,让他们按照形状动手画一画,课上展示自己画出来的形状。从学生画出的物品形状引出新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当学生从预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发现通过预习可以更好地进入新知识课堂,更快速地理解教师讲授的重点,就会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充分利用预习环节,可以更好地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与配合,实现高效课堂。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同样重要,课后复习既是对课堂内容的一种温习,也是对自己新学习内容的查漏补缺,更是通过温习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途径。课后复习巩固最常见最普遍的就是作业形式,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发现哪些数学概念和知识点没有掌握。教师也可以根据判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及时调整。传统作业以练习册和试卷为主,缺少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复习积极性的形式,教师可以借助自主、自助式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出题,设置难易比例,然后交换完成。学生在出题环节就会筛选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题,进行思考斟酌,再做其他同学的试题时,做了进一步的巩固。通过相互出题,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教师接下来的课堂授课,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学生学习自信。

4.利用教学工具辅助构建高效课堂

现代社会工具的利用能够提升效率,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教学工具实现课堂的高效要求教师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择优选择。例如在涉及逻辑性较强,比较具有抽象意义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具象化,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分第一级概念、第二级概念以此类推,学生一级一级地去理解和学习,使学生具有通顺的逻辑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当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数学,提升个人魅力、数学魅力和课堂魅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要重视过程教学,通过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直观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微课视角下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究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36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44期)2016-06-21 08:32:12
做好课前预习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