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星霞
长跳绳是小学体育运动中的一项重要运动,这项运动不受季节和人员的限制,对训练场地的要求也较低,同时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让学生实现全身关节的活动,改变心肺的呼吸情况,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然而,受到以往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指导学生跳长绳的方法较为机械、枯燥,以至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练习的质量也达不到预期。对此,体育教师应当主动地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上添加趣味性、新颖性的元素,以便在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长跳绳运动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拿起长绳来进行练习,不仅会影响学生练习跳长绳的质量,甚至会让学生认为学习长跳绳运动是有难度的,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畏难的心理。所以,为了让学生在符合自身学习结构的形式下进行长跳绳运动的练习,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动作学起,再循序渐进地掌握完整跳长绳的方法。
比如,在长跳绳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理论部分入手对学生讲解练习长跳绳运动的优势和作用,再为学生介绍跳长绳中的技巧,以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跳长绳这项运动。首先,教师先在室内为学生介绍长跳绳运动的来源和发展变化情况,以及跳长绳运动对于学生肢体和心肺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认可跳长绳的价值。紧接着,在室外,教师先为学生讲解摇绳的技巧,如要让绳的重心尽量保持在中间;摇绳要有力,两个摇绳人的力量应当均衡,能够移动身体和手的左右等,为学生展开跳长绳练习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再对学生指导跳长绳的技巧,如先让学生进行空跳练习,使得学生掌握跳长绳的基本动作,随后,教师再训练学生进绳起跳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掌握跳长绳的技巧。
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学习知识都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在长跳绳的教学中,教师能够从理论出发过渡到实践,从空跳练习过渡到进绳起跳,以便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提高练习的质量。
小学生对于游戏有着极高的兴趣,也愿意主动地学习游戏的规则,耗费自身的精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所以,在组织学生练习跳长绳的运动时,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地设定有效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在玩乐之余,实现跳长绳能力的稳步提高,主动地参与到跳长绳的练习中。然而,在实际进行游戏活动的安排时,教师也应当意识到,游戏的存在价值是为跳长绳运动服务的,因此游戏的设计应当合理、科学,与跳长绳运动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以“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这一游戏活动来说,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活动提高学生练习长跳绳运动的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跳长绳的方法,为学生之后参与游戏活动奠定基础。紧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述游戏的基本规则:学生平均分成四组,每个小组的学生站成一排参与跳绳,其他三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数数,遇到单数时学生用一只脚跳绳,遇到双数时学生双脚离地跳绳,出现失误的学生被淘汰,以五十个作为标准,在完成跳绳运动后剩余人数最多的一组获得胜利。随后,教师按照上述规则指导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使得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能够锻炼跳长绳的能力,培养彼此间的默契。
可见,教师为学生安排游戏化的训练活动,能够有效地增添学生练习长跳绳应当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玩乐的同时能够不自觉地提高跳长绳的能力,增强与同伴之间的默契。
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长跳绳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跳长绳的技巧,学会如何跳长绳,而有些学生则不知道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练习跳长绳,同时在跳长绳时也表现出吃力的状态。所以,为了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得全体学生都可以提高跳长绳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差异性的训练方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针对性的指导,进行分层练习,从而避免后进生产生心理上的压力,降低练习的信心。
例如,在实际组织学生练习长跳绳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长绳,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随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判断每个学生的能力,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如对于具有练习经验,且跳长绳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将其设定为“提高层”,而对于没有练习经验,且练习跳长绳效果较差的学生,教师将其设定为“基础层”,之后,围绕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为学生安排特定的训练任务。具体来说,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为其安排小组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多人使用一根绳进行练习,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度;而对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则设定练习原地摇绳、起跳等动作的任务,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可以掌握基础的跳长绳技巧。
显而易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安排差异性的训练任务,能够让后进生增强练习的信心,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跟上提高层的学生,以便提升全班学生练习跳长绳的效果。
受到功利性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以往的长跳绳教学中,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练习长跳绳的效果上,很少关注学生练习长跳绳时的心情和环境,以至学生总是表现出“恹恹”的情绪。而歌谣的引入能够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界限,让学生在声乐并行的环境下提高练习跳长绳的兴趣。所以,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学习一些跳绳的歌谣,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逐步提高练习的效果。此外,歌谣中也暗含了德育元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新跳绳歌谣”来说,其中不仅将跳绳运动编纂成歌谣的内容,也将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尊重教师等德育元素纳入歌谣之中,在学生记忆歌谣的同时,也可以实现高尚品格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对歌谣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歌谣的节奏。在学生学会了跳长绳的技巧后,学生开始加入歌谣的元素,采用边唱边跳的方式进行练习,以便达到活跃练习氛围的效果。此外,在学生念歌谣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音乐,进一步活化学生练习长跳绳的环境,使得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下,不断地增强练习长跳绳的热情。在学生识记了歌谣的内容后,学生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认识到歌谣中渗透的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尊重教师等德育内涵,促进自身高尚品格的发展。
不难看出,教师将歌谣与跳长绳运动进行整合,能够更好地兼顾学生练习长跳绳时的心情,使得学生在朗朗上口的歌谣下更加主动地进行长跳绳的练习,逐步增强练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让学生舞蹈长绳,学会跳长绳,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加快学生的新陈代谢。然而,在当前小学体育运动的教学中,仍旧没有一个完整地长跳绳教学体系,为此,在未来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继续探索新颖的长跳绳运动训练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以便在形成完整的训练框架中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跳长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