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域下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重构的作用分析

2021-11-21 23:49桑恬南宁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灌篮 2021年30期
关键词:视域重构全民

桑恬 南宁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等院校校园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既是校园文化,又是体育文化。换句话来讲,体育文化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交织,为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了外延。据此,高校要清晰认识到通过体育文化重构校园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利用多元化方式建设体育文化,推动师生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其与校园文化完美对接。

一、全民健身概述

全民健身作为国内体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措施,体现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从本质角度来讲,社会群众身体素养水平高低同社会经济利益联系密切,而全民健身既能提升社会群众身体素养,又能推动国内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据此,推行全民健身战略实施,有助于转变社会群众生活习惯和方式,强化群众身体素养,从而为社会实现稳定发展提供扎实保障。可见,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二、全民健身视域下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重构的作用

(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实需求

在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要加强对体育文化的重视,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与健康水平,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活动协调发展。而校园体育文化即指在特定校园环境中,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形成的结果,其育人功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校内部全体人员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更是各大高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保障。基于全民健身视域下,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如若想保持一定活力,便要以扩展校园文化领域作为入手点,探究全新结合点与重构点,合理运用与社会文化结构有关的文化成分要素,以此提高校园文化重构水平。所以,高校要有意识、有方向性运用体育文化,加强同体育文化的联系,汲取体育文化成分要素,在重构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同时,让广大师生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以及宽阔的知识视野,从而为其日后更好发展成长打下扎实文化基础。

(二)和谐友爱校园建设有效途径

在全民健身视角下,建设和谐友爱的校园,是全民健身计划和科学发展观在高等院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对维护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维护校园团结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基于此背景下,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已然成为新时代高校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可从两方面来讲:首先,校园文化既有助于预防与抵制校园内部不良风气和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伤害侵蚀,又能充分激发师生终身健身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推动和谐校园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特别要重视将体育文化合理融入其中,让高等院校内部校园文化渐渐形成严格遵循体育规则和体育规范的特点,以和谐友爱为基础,提高体育文化的竞争性及严谨性,帮助师生养成遵守规则和要求的良好习惯,从而推动校园实现和谐稳定发展。

(三)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重要举措

通常来讲,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和方向,是由素养教育目标所决定。德育不仅是素养教育的灵魂,更是素养教育永恒的主题。其作为推动素养教育开展的落脚点,是评判素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尺。故而,高等院校在开展素养教育时,应将德育工作放置于校园文化重构首要位置,巩固并加强高等院校德育建设工作。在全民健身视域下,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从根本上为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真正统一了德育育人与知识育人。此种融合能完善高校德育环境,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健身意识与行为习惯,形成正确道德观念与风貌,进而稳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精神。

(四)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基于全民健身视域下,通过体育文化重构高校校园文化,其面向主体是大学生。在实践中,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将利用独特形式向大学生传递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技术;通过多元化体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优秀意志品质,助推高校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立足宏观角度,借助体育文化重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有助于落实马克思主义与个体全面发展相关的思想,还有助于巩固与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继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实现提质增效。立足微观层面,将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重构相对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完善学生人格,以此为其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奠定扎实基础。另外,在全民健身视域下,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期望。伴随时代发展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提出更多要求,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将侧重点放置在学识修养、品德素质、身体机能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而体育文化作为高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身体机能方面的主要体现,其囊括多种与锻炼学生体育素养以及身体机能有关的内容,既包括传统跳绳、跳远与跳高等运动,又包含篮球、柔道和棒球等体育锻炼方式,从而为体育文化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联系密切。据此,高校要想更好重构校园文化,便要以体育文化为基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从而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重构校园文化中的效用和价值。

三、全民健身视域下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重构开展的路径

(一)强化学生体育文化意识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体育文化意识偏低,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重构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鉴于此,高校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校园体育文化重构的内涵和价值,协助学生养成正确体育文化意识。从本质上来讲,体育这门课程既是高校校园文化重构的重要渠道,更是向学生传递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主要场所。故而,高校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思想禁锢,适当提升体育学科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并将体育学科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加强体育和高校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励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念。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建设体育文化、重构校园文化时,应关注所有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心理个性,结合群体差异性组织针对性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感,保证高校学生能从意识层面真正认识到基于全民健身视域下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重构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此外,高校应提高对体育文化的推广宣传力度,利用广播、互联网以及公众号等形式,大力宣传体育文化价值内涵和要求,通过讲座以及交谈会等模式向学生普及体育文化,加强体育文化在校园内部的流通,从而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重构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二)营造浓厚校园人文氛围

为保证全民健身运动贯彻落实,高校在利用体育文化重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营造浓厚校园人文氛围,保证学校体育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灵活性。第一,高校体育任职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教学思想,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依托全民健身教育观念组织多元化体育文化活动,并充分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规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工具,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重构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第二,学生应明确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位置,树立主人翁意识,为校园体育文化重构出谋划策,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同教师的互动沟通,追求更高层次体育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第三,学校要创建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借助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功能和效用,在学校内部形成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防止学校体育文化过于娱乐化和休闲化。

(三)提高体育教师文化素养

体育教师是发挥体育文化作用助推校园文化重构的主导力量,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体育教师个人文化素养将会决定着以上两种文化对接成功与否。因此,在全民健身背景下,为保证体育文化发挥应有价值和效应,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加强自身知识学习,转变传统以技能型作为主导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第一,学校应以文化素养作为培训青年体育教师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全面培训学习,使青年体育教师了解体育运动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强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将技术动作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能力。第二,高校要注重增强教师外展能力,着力培育“复合型”教师队伍。鉴于此,要求体育教师高度关注体育教改和全民建设战略发展动向,了解体育文化特点与具体功能,并在教学环节尝试探究将体育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相融合的全新路径,以帮助校园文化更好建设。

(四)积极组建各类体育社团

在全民健身视域下,若想使两种具有独立属性的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则须依托某种载体或平台实现,借助校园文化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协作,共同努力创造,实现最终目标,而这些均要以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为基础。体育社团不仅是高等院校传播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关键平台,定然会成为体育文化对接校园文化的有机桥梁。所以,体育教师要展开积极探究,深入挖掘体育社团的价值,全面发挥其在推动体育文化重构校园文化方面的作用。具体如下:首先,高等院校应创建相应制度保障体系,将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实践活动的成绩和学生期末考核相挂钩,让体育社团逐渐发展成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其次,高校要借助体育社团,在学校内部组织多元化体育竞赛活动,激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终身健身意识,推动学生身体健康。而且,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既能实现全校师生健身目标,又能推动学校师生精神境界以及体育素养得以进一步提升。最后,通过网络手段,积极开展与体育有关的知识讲座、体育沙龙等,让具有不同体能和兴趣的学生均能获得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拓展大学生体育视野,培养高校学生群体“终身体育”行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重构要顺应时代发展态势,明确利用体育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价值,将体育文化与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相融合,营造良好文化环境。这样一来,才可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重构校园文化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助推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视域重构全民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全民·爱·阅读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