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传承视域下的巴陵戏舞美设计研究

2021-11-21 23:49李思湖南理工学院
灌篮 2021年30期
关键词:楚文化舞美非遗

李思 湖南理工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的“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湖南流传了四百多年的国家级非遗巴陵戏,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汨罗、平江、临湘、华容及湖北通城等地,传统剧目有450多个。其传承、融汇了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但传统舞美中的一些形式和元素不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而舞美设计是巴陵戏视觉语言重要的承载方式,所以研究其舞美设计,不仅对巴陵戏的保护与传承能起到推动作用,还能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从新的视角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巴陵戏舞美设计基本形制的梳理

现代舞美设计对技术性有很强的要求,对硬件条件也有较大的依赖性,因为新技术和新材料可以让设计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创造出更贴合剧中的环境和角色等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一)人物造型元素

①服饰。巴陵戏的服饰除了戏曲程式化表现,还加入中国工笔画进行描绘,形成了强烈的装饰效果,从而自成一体。除了视觉上的美观,还根据巴陵戏的表演特点,要让其服饰的材料、质地、款式的设计能帮助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和他们的舞台动作相适应,因此戏服的款式短小,方便活动,水袖采用布制。一些特定的角色有专用戏服,如后妃,戏服如同宫装,上身的袖子虽然很大,但是没有水袖,下身为裙装,由若干不同大小的络状绣花飘带层叠制成,十分华美精致。到了民国初期,由于审美的变化,以及新服装的引进,服饰开始有了变化,逐渐成为定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②脸谱。巴陵戏的脸谱艺术在历代艺人的传承创造中,积累了近300多个脸谱,其中以净行最多,专业脸谱有40多个。风格古朴,构图简洁,笔法粗犷,注重突出眼神和表现人物性格,与其表演风格协调一致。巴陵戏的脸谱分为正脸,杂脸,三花脸大三类。正脸,基色突出,色块分明,多为某一人物专用脸谱。根据人物类型和基色,分为红脸,黑脸,白脸,老脸四类;杂脸,色块错置,纹路琐碎,杂色较多,笔法多变,分大、小杂脸两类。大杂脸,多为几个人物共用,可细分为蝙蝠翅形,蝴蝶翅形,雷公脸,小黑脸,笑脸五种;小杂脸,只用黑白两色,色不成块状。杂脸有一定的随意性;三花脸,即俗称的丑角,鼻梁部分勾画突出,以白色为主,按人物类型可分为十二种。

(二)景物造型元素

①布景。巴陵戏传统的舞台布景主要包括桌子五张、椅子八至十把、板凳四条,配以大、小军帐、桌围、椅搭、布城等,变化组合成各种场景,结合表演及台词进行交待。一般情况下,台上只用两张桌子、六把椅子及一条板凳,特殊场景,需服从舞台需要,如山、石、城、楼等。清朝末年,城墙之类的布景,贴万班开始使用软布进行布置。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量使用硬片实景,后来逐渐开始运用现代技术及现代材料来进行舞美的设计,从而增强了巴陵戏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观念。[1]

②砌末。巴陵戏的砌末,包括长把子箱、短把子箱、捡场箱三箱。与其他剧种砌末相比之下,其最具特点的便是临时制扎的道具,巴陵戏扎根百姓中间,为普通老百姓服务,所以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成了其砌末制作的特色之一,经常制扎的有多种,凸显地方特色,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标志性,如龙头、千斤鼎、七星灯等。巴陵戏的砌末,既是舞台表演的工具,又能起到暗示剧情的作用,与其表演风格相协调,同时,还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其服饰脸谱相呼应,犹如工艺品,给人高度的艺术美感。[1]

二、巴陵戏舞美设计的艺术特征研究

(一)地域依存

巴陵戏根植于湘楚民间沃土,其舞美吸收了当地民间艺术元素,使其表演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对民俗文化及地域文化有很强的依存性。湘楚文化中表现出来的自强进取,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陶铸、积淀而形成的。以屈原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志士、文人墨客丰富了湘楚文化中自强进取的精神内涵,并传承至今。宋明以降理学的“经世致用”“为天下福”的理想追求,是湘楚地域文化本质内涵的核心。巴陵戏根植于湘楚民间沃土,其舞美吸收了当地民间艺术元素,对民俗文化及地域文化有很强的依存性。如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的舞美融入了岳阳楼、洞庭湖、芦苇等大量本土元素。地域元素的融入不仅可以更加突出巴陵戏的湖南本土特色,加大巴陵戏的传播力度,还可以让人们对湘楚文化产生更强的共鸣,让人们在观赏巴陵戏的同时,品味湘楚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开放性与兼容性是湘楚文化在与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带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民族气度。[2]

(二)多元并储

岳阳自古就是湘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汇点,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水路和陆路的交通非常发达,这使得很多戏曲艺术交汇于此,给巴陵戏的剧目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使得巴陵戏的剧目来源十分广泛。同时,湘楚文化在与北方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养成了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民族气度。巴陵戏剧目丰富,题材也千姿百态,非常多样。为了更好的服务戏曲本身,巴陵戏在舞美设计上极富创造性,具有多元并储的特点。如《天官赐福》《拦马》等剧的舞美吸取商洛花鼓戏的风格,采用了清新、活泼、美观、素雅的“古装”,借鉴了唐代和宋代的服装特点,使舞台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千篇一律和陈腐僵化的古板局面,开放包容,博采众长。再比如历史新剧《远在江湖》中男子簪花的设计,“‘男子簪花’指的是男子用时令鲜花或金银制、绸制、绢制假花插于发髻、鬓角或冠上以作为装饰或礼仪程序的一种风俗。据考,所簪之花有茱萸、木槿花、蔷薇、梅花、杏花、棠梨、茉莉、牡丹、菊花等样式。”[3]在与北方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养成了湘楚文化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民族气度。同时也形成了湘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非遗”视域下巴陵戏舞美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一)教育传承

以地域文化和巴陵戏舞美设计为创意来源,把“非遗”引入课堂,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鼓励学生挖掘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院校的创意优势。

推动中小学和高校开展“巴陵戏进校园”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培养巴陵戏舞美的技艺传承者,保证其舞美设计的生态延续。把“巴陵戏舞美”引入课堂,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鼓励学生挖掘巴陵戏舞美特点,发挥院校的传承和创新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巴陵戏舞美设计缺乏传承者的问题。让众多学生充分感受到巴陵戏舞台美术设计中蕴含的美及精神价值,坚定了文化自信,也让他们更为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喜爱、懂得非遗,随着具有较高综合文化素质的人群的增加,非遗传承及发展将会不断优化。

(二)实践创新

把理论运用到舞美设计实践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激发民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达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更为开放的思想拥抱市场,大力发掘巴陵戏具有市场潜力的部分,在保持最本真的价值观、技艺理念以及民族性的同时,打开国内国际市场的大门。只有不断开拓新的传播空间,才能扩大巴陵戏舞美设计的影响,才能让巴陵戏走出去,并让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和喜爱。因此,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技术,重新构建传播途径,整合不同媒介,适应民众新要求和培养新受众,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可视化的审美、可交互化的剧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巴陵戏新媒体传播路径。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传播特有的开放包容性和宽泛性,为巴陵戏舞美传播构造了一个无限拓展的传播空间结构。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遗的力量将进一步彰显。伴随着越来越多有思想、有创意的人加入非遗保护和发展的队伍,不但会涌现出更多的地区名片式精品,也会助推非遗保护从单个项目到区域的跨越发展,从而在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内实现非遗对当代生活的观照,营造良好的传承和发展生态。

四、小结

文化的遗产只有重新回归生活,才能重新找寻回其价值,要让它服务现代生活,让社会共享。巴陵戏承载和沉淀了当地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其表演风格独特、舞美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中华之情,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所以,传承和保护“非遗”非常重要,我们不仅要保护它本来的样子,还要对它进行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非遗”,并彰显文化强国的厚重文化底蕴,最终为建设文化强国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楚文化舞美非遗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作品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浅析楚文化中的丝绸植物纹样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