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方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新时代背景下,媒体从业者面临众多挑战。季为名、叶俊指出:“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技术深刻变革,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很显然,沉浸式脱贫报道是当前新闻界推出的、引导国民舆论的新形式。该形式将沉浸式新闻技术与脱贫攻坚战的政策路线结合,创造出媒介融通的广阔局面。央视网开辟VR频道,运用“VR暖故事”板块描述脱贫攻坚战中的卓越成果,充分体现央视新闻人对新闻舆论工作中方向、话语、理念把握的精确。此外,沉浸式新闻在树立正面国家形象,引导海外舆情变化上亦有突出贡献。可以说,央视网的沉浸式脱贫报道紧跟新时代需要,带动整个新闻业界走向传播制度、传播手段、传播载体的全面革新。
所谓沉浸式新闻,即依靠360°全景摄像机采集、记录、还原事件现场的新闻形式。具体来说,沉浸式新闻在当下主要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全景影像新闻”,第二类是“虚拟现实新闻”。对于前者,新闻的目的在于将观众置身于现场,感受现场环境所带来的冲击;对于后者,新闻的目的是赋予观众极高的自主选择权,自己选择观看新闻的路径和方式。目前,传统新闻形式逐渐无法满足部分观众的信息需要,沉浸式新闻的发展补足了此类需求。2015年,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新京报等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沉浸式新闻产品,在积极探索沉浸式新闻创作的实践中迈出重要一步。2016年,央视网躬身入局沉浸式新闻报道,于全国两会期间充当了“VR+”主力军的角色。2020年,央视网上线“决胜——脱贫攻坚智慧媒体平台”,使用VR新闻等媒介形式,力助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贫困状况得到有效缓解。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20年)》颁布,扶贫规划正式提上日程;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颁布,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指导规范;2012年至今,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脱贫攻坚战被提至治国理政之突出位置。全国脱贫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改善。2012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尚存9899万人,到2015年已减少至5575万人。2015年-2019年,贫困人口进一步锐减,仅余551万人,贫困率由原先的5.7%降低到0.6%,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成果显著。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国家计划在农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解决我国长期绝对贫困的历史问题。2020年,新闻工作需要准确、全面而深刻地报道扶贫成果,巩固党和国家阶段性胜利,给人民群众带来信心。我们认为,借助沉浸式传播技术记录国家的光辉时刻乃大势所趋。沉浸式脱贫新闻报道不仅能够从理性上让国民认识到国家经济、民生的巨变,更能够从感性上让国民深刻领略脱贫致富的伟大奇迹,了解贫困消除之不易。
沉浸式新闻中,线性文字、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流被贯穿进360°的全景场面,为观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叙事模式。传统新闻信息的采编方式、传播方式对沉浸式新闻已经不再适用,沉浸式新闻是新闻叙事的全新手段,使故事可以通过交互选择的多线性维度展开。央视网“VR暖故事”《“解码”连樟脱贫秘诀》体现了多线性叙事模式的强大功能。这篇报道中,观众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连樟的新闻画面,看到连樟人民群众共同给主席写的感谢信,以及脱贫成果的数据表……一连串生动画面共同构成了连樟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动人事迹,叙事手段简练又多元;同样,《阿尔山:圆了安居梦 吃上旅游饭》亦完整体现多线叙事的表现力,只不过这篇报道相较之下缺乏丰富的视频资源,基本仅借由文字、图片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阿尔山贫困老百姓的深切关心和浓浓温情。某种程度而言,沉浸式新闻的叙事被隐去,叙事的载体被无限缩小,一切关乎用户的选择。在沉浸式新闻的脱贫故事里,一个典型悖论被突显了:多线性的叙事结构使得故事的呈现愈加丰富、复杂。与此同时,多种媒介形式的融合使用让观众忘记媒介载体,转而注重故事的实质,令脱贫故事更加生动。
印刷机时代,文字媒介高度发达,由文字媒介调动起人类的左脑使用也相对频繁。到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展现方式逐渐丰富,受众不仅要拥有左脑的逻辑判断能力,还需运用右脑来描绘信息的具体形象。因此,右脑可以被认为是新媒体时代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处理器官。右脑的感性控制,对媒介内容接受影响深远。在沉浸式媒体中,依靠体验获得感性材料的过程无须赘述,但依然要强调其中逻辑说理的成分。央视网“VR暖故事”《东西协作 干沙滩变身金沙滩》中即有两个场景证实情理交融的可行:第一,海国宝家。此场景通过对脱贫村民家中具体情形的描述冲击观众感性,使观众切身体会到脱贫攻坚对村民生活的改善;第二,农业科技大棚。此场景对脱贫情况的描述不仅停留在环境展示层面,而且还扩展到罗列证据、说理的理性部分。场景中文字说明:“全村6900亩耕地,已流转6300余亩……带动就业3500余人,年创劳务收入达6000万元以上”,可以看出说理的使用亦能直观展现脱贫成果。沉浸式脱贫报道媒介融合的优势,正在于主导感性的媒介形式和主导理性的媒介形式相辅相成。用户能够调动各样的感觉、知觉、逻辑能力处理沉浸式场景中的信息。
传统媒体中的沉浸式新闻增强舆论把关,导向意识鲜明。沉浸式新闻的后期阶段固然无法控制场景细节,但是却可以在前期策划时充分发挥把关者地位的优势,以“导向”作为新的“把关”,引导用户关注积极、正面的内容。央视网VR频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河村脱三招“通关”》《山不在深 有网则“灵”》《傅企平:生态就是生产力》等沉浸式脱贫报道,分别从选题、制作、主持各个方面严格把关,在丰富对脱贫攻坚战不同面向展现的同时,控制内容篇幅、节奏、情感,打造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作品,体现主流媒体对舆论的正确导向。陈力丹指出:“导向意识不该把其理解为一种外在的、通过行政控制加以实现的事情,应内化为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意识”。央视网VR频道对脱贫攻坚战的系列报道一改传统把关模式,在舆论引导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标志沉浸式新闻从“绝对把关”到“导向意识”的深刻转型。
沉浸式新闻创作难度大、制作成本高。记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新闻采编技巧,更需要熟悉VR设备的使用流程,了解繁琐的操作细节。单纯依靠360°全景拍摄极有可能无法满足新闻完整性的需要,不少场景只有通过建模等手段才可实现,制作成本不断提高。目前阶段,沉浸式新闻未进入主流的媒介渠道。梅因纪事报(The Des Moines Registe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迷你美国新闻(Mini USA)等国外媒体在每部VR新闻作品中投入上万美元,盈利模式尚不明朗。任何沉浸式新闻只有经过前期缜密的策划、部署,最终才能在制作成本与报道质量之间取得平衡。我们从央视网VR频道脱贫攻坚相关报道不难看出创作难度、制作成本等问题对新闻选题、篇幅、报道模式的限制。这些局限极大程度束缚了新闻自由叙述的空间,削弱了新闻本身的表达力。新闻记者既无法发挥语言序列的传统优势,又无法在沉浸式新闻中找到一席之地。脱贫攻坚叙事的魅力经由成本、质量的取舍后变得差强人意,未达到理想预期。
针对脱贫攻坚战的沉浸式报道,讲究受众范围的最大化、传播效果的最强化。然而,现实中使用沉浸式媒介的受众基数并不庞大,绝大多数受众仅将沉浸式媒介作为接收信息方式的新尝试。从周勇、倪乐融、李潇潇关于“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验中,可以看到沉浸式媒介在信息传播上天生的劣势。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相同新闻变量,仅考察沉浸式新闻对受众之影响,此时受众对信息细节的掌握甚至不如传统文字新闻。沉浸式新闻报道虽然通过影像的方式为受众展现了全方位的信息,却导致受众“习焉不察”,丧失对信息整体的认知,进而削弱了信息的传播效果。可以说,受众范围小,传播效果弱,两个现象共同造成沉浸式脱贫报道在传播广度方面的局限。在央视网VR频道脱贫攻坚战的相关报道中,传播效果较弱的作品屡见不鲜。如《农业旅游两手抓老区起了新变化》《阿尔山:圆了安居梦吃上旅游饭》《美丽江中小岛乡村振兴先锋》三篇报道同样聚焦乡村振兴中旅游业的贡献,却未能做出差异化,在报道模式、报道内容、影像画面方面颇多相似之处,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进而也就无法点燃观众二次传播的热情。实际而言,脱贫攻坚战是党的领导下的伟大成果,其在要求报道严肃性的同时,也需兼顾现实中的传播效度。央视网VR频道对脱贫攻坚的报道宏大有余而感染力不足,媒体过于注重治国理政的谨慎面孔,忽略传播效果亦需其他要素补充。
传统媒体的长期生存往往依赖深度报道。在深度报道过程中,新闻事件被记者从多个角度不断挖掘,既构建出新闻事件丰富的价值意义,又引发受众深度思考,充当“思辨”发酵的舆论平台。深度报道不仅体现在报道篇幅的长度上,还体现在记者对事件的持续关注上,这些传统媒体的优势如今恰巧变为沉浸式新闻的劣势。可以认为,沉浸式新闻虽然能够在感官上满足观众猎奇的心理,但是却对组织信息较为乏力。沉浸式新闻报道过于碎片化,观众在还原状态的场景中取得所需信息,没有叙述者积极引导,自然也就放宽了对内容深度的要求。央视网VR频道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报道,脱贫成果的展示随处可见,却没有脱贫深层原因的阐发,未尝不遗憾。“文字媒介形式”与“影像媒介形式”之间的巨大差别令深度报道几乎无法出现于沉浸式新闻之中。在以文字为主导媒介的传统媒体中,新闻的内涵是可以被直接叙述的,受众无须过多努力便可领会深度信息;而在以影像为主导媒介的沉浸式媒体中,抽象的逻辑解读失去效力,观众只能“体验现场”,却难以从现场充分发现有深度、高价值的内容。于是,沉浸式新闻与脱贫攻坚战的结合极有可能无法达到“深入人心”“启迪思考”的传播目的,其最大功能还是使观众“感同身受”,从感性层面认知党领导下脱贫工作的成功以及国家富强给人民带来了强大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