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2021-11-21 22:54:46常立才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32期
关键词:体教后备羽毛球

常立才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体育事业发展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点环节,也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我国是传统体育强国,在我国综合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也十分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是越来越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在不断吸取国外先进体育人才先进培养经验后,我国提出体教融合理念,将体育人才培养与教学事业相互结合,促进了体育人才培养的广泛性、同时也将体育教育彻底融入教学体系当中,与我国实施的全面教育观念与核心素养教育观念形成完美的配合。在体教融合实施中,高校作为改革的前列,作为最高等教育,本身融入体育教育就有一定的优势。所以,高校在当前教育实施过程中,理应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为我国培养更多优质的体育人才。而本文针对性研究高校应该如何培养羽毛球运动的后备人才。

一、体教融合下高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一)体教融合分析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针对学校体育教育强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指出了现代学校教育应该注重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体教融合政策是在体教结合政策下提出的升级策略。传统体教结合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体育系统教育中存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相互矛盾的问题。而在现代教育逐渐升级的背景下,相关专家提出了体教融合政策,主要是进一步将体育教育融入文化教育体系当中,通过教育深入改革,将学校内部的体育教育升级为更加专业的体育教育,从而促进我国整体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

(二)高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体教融合就是让体育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加深入的结合,深化现代体育教育形式,对于体育教育发展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高校教育是最高等教育,同时高校教育中,学生的年龄、身体状态、智力状态以及学生对体育的理解都是最高层次。所以,从体教融合的基础实施而言,高校环节有体教融合的基础优势。

另外,主要从人才的培养角度而言,高校阶段完成体育人才培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体教融合实施比较早,体教融合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NCAA 篮球联赛就是体教融合下的新型体育人才组织形式,在高校教育的同时为美国培养大批的篮球运动员。无论是NBA 职业联赛或是美国职业队选拔,都从NCAA 挑选优秀的年轻篮球人才,也正是高校的体教融合政策,为其篮球人才选拔和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开展羽毛球人才培养也具有可行性。其一是利用高校课程自由度深入落实更为专业的羽毛球教育。其二是利用高校学生的身体成熟度开展更为专业和高强度的系统化羽毛球训练。最后,体教融合下开展高效率的体育人才培养教育,也有利于我国人才身体健康发展、有利于人才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高校羽毛球人才培养所遇到的问题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羽毛球人才培养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是日后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之一。但是,在体教融合政策实施初期,高校在实施羽毛球人才培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境,以下是对新体教融合政策实施下,高校羽毛球人才培养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

(一)政策初始,重视性较低

体教融合是在近期提出的体教结合的升级策略,是我国借鉴其他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经验后提出的重要策略。虽然该政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从整体的执行情况和基础现状而言,我国的体教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而从羽毛球人才培养角度而言,羽毛球人才培养还存在重视性较低的问题。毕竟从我国的体育教育现状来看,相较于发达体育强国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我国社会发展对于其他社会型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多,所以高校难免会出现分身乏术的问题。换言之,高校在同时兼具培养社会人才和体育人才任务下,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问题。

以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而言,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已经开设了很多羽毛球专业教学。但是,要同时安排文化和体育教育,课程吃紧、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也影响到了高校羽毛球人才培养。另外,绝大部分高校在政策下依然固守教育理念,依然是将职业教育以及专业文化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点规划。所以,从以上讨论总结而言,我国高校还未重视起羽毛球人才的培养,其原因也比较复杂。

(二)实际执行,理念方法落后

体教融合政策实施是在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都发展到一定基础下提出的新的体教政策。在该政策迅速提出和落实背景之下,我国大部分高校也都纷纷响应,开始进行教育改革以及人才培养。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践性问题也非常多,以下是以羽毛球人才培养为例,总结的实践性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缺失。正如第一点中所说,高校虽然学习和实施了体教融合政策以及体育人才培养。但是,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很多高校都在人才培养的初期阶段,或是“无心”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抑或是“无力”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部分高校的羽毛球人才培养仅仅是增加了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罢了。

2.羽毛球人才培养方法体系落后。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后备人才当然需要更为专业的训练和教育体系。但是,以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羽毛球教资力量、训练方法、课程课时而言,羽毛球人才培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羽毛球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深入落实体教融合政策

当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意识到体育事业的重要性,同时教育理念也比较落后,还认为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不能够融合,所以导致区域内的体教融合政策落实较差。基于此问题,提出深入落实体教融合政策的建议。

1.地区教育部门应该落实自身的管理和监督责任。在上层体教融合政策实施下,提出更为强有力的区域体教融合政策,并监督区域内高校执行政策。以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为例。在国家提出体教融合背景之下,地区教育部门更是可以直接、明确的制定和提出《关于高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教育规划》,将羽毛球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工作计划更加明确地指出,让高校按照计划做出调整和执行,继而提升高校的重视性。

2.高校本身也应该做出根本的转变。将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工作。高校内部也应该结合本校自身情况,尽快建立专业羽毛球培训小组、选拔优秀羽毛球人才、按照专业队的选拔和训练机制完成后备人才的储备和训练。

(二)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体系建立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完成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并不容易,需要对传统的羽毛球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化改革,从教师资源、训练设备、训练方法等多个方面完成羽毛球人才培养体系优化。

1.优化教师资源

专业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就需要专业的训练员投入羽毛球训练,从而提升羽毛球训练效果。所以,现代高校进行羽毛球人才培养过程中,首要任务也是组建专业的羽毛球人才培养团队,优化高校体育教师资源,促进羽毛球专业化教学和训练。

(1)高校应该组建羽毛球专业化训练团队,从高校教师中选拔年轻、有专业羽毛球训练经验或是比赛的经验的教师组织初级训练团队,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组建一支专业的羽毛球训练团队,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结合学生现有的文化教育情况,完成理论+实践训练安排[1]。

(2)高校可以采用外聘和人才引进的方式补充自身的羽毛球训练团队。如,可以从专业羽毛球训练队聘请教练员、聘请转向训练员进行任课和训练。从羽毛球专业角度进行教学和训练,让高校人才的羽毛球学习突飞猛进的效果。

(3)采用羽毛球教学的新模式。为了提升羽毛球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更是可以促进羽毛球人才培养路径。将专业体育教育资源引入到校内进行体育教育。例如,2019 年中国羽毛球协会与上海体育学院达成合作,共同建立羽毛球学院。专业羽毛球训练资源与高校羽毛球专业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是一条新途径,同时二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羽毛球协会也可以借力把握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人才。该模式无疑是一种双赢的羽毛球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于我国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更是非常重要[2]。

2.更新训练设备和环境

高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也应该投入资源完成训练设备和训练环境的优化更新。

(1)训练环境优化。建议高校可以建立更多的专业化羽毛球训练场地、同时鼓励院校内羽毛球运动社团的成立。同时也鼓励高校内开展各项羽毛球运动活动,提升羽毛球人才培养的广泛性,也可以提升后备人才选拔的群众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高校羽毛球教育教学兴趣,对于羽毛球教育实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3]。

(2)训练设备升级。在专业化团队、专业化训练环境建立之后,建议高校投入资金更换设备和器械、增加更多羽毛球专项训练器械和器材,淘汰损坏、危险系数较高的器材器械,也是对羽毛球运动人才的保护[4]。

3.创新训练方法

采用更为专业的羽毛球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于高校羽毛球训练人才技能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人才的羽毛球技巧。同样,高校的羽毛球人才或者储备人才的身体发育已经完全成熟,适合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只要在安全计划的前提之下,可以尝试将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应用于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训练当中,促进人才快速发展[5]。

四、结束语

本文从高校深入落实体教融合政策、高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议,希望能够对日后高校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体教后备羽毛球
羽毛球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羽毛球
幼儿100(2018年35期)2018-12-29 12:32:22
飞行的羽毛球
羽毛球PK赛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35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