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俊燕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涯重要的“指路灯”,大学教师有义务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求教师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情况,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人文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人文的各个方面。人文素质更强调实现生命的意义、展示生命的价值、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等。而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人文科学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得人的本质在精神境界、人文修养、思想道德等方面实现质的升华。由此可见,人文教育是以人文学科为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语言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学进行高度融合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方向,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逐渐完善人格,使得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情感世界更加饱满,人文修养达到更高标准,从而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整体提升民族素质。在民族素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将会为教育营造一个更和谐、更友爱、更平等的环境,为学科教育的“茁壮成长”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人文素质教育在发展改革的过程当中面临着重重阻碍因素,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理念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科技素养,认为这是跟随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大学生对人文学习缺乏兴趣,缺少动力,缺少关注。其二,部分高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较低。高校应注重展开专业培训,提升高校老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如忽视了对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消极影响。
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对于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两者又存在明显的差别。大学英语教育传授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融入社会生活和工作。人文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人文涵养,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校园阶段到社会阶段的过渡时期。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踏入社会之后,作为高素质群体,将会在不同的行业当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大学毕业后的学生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定位并不明确。而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之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大学生能够更坦然地面对社会生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践行者,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核心思想理念,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强化自己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占据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教学氛围枯燥、缺乏活力和生命力,使得大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汲取、消化、吸收并不充分。另外,教师的教学活动对课本内容依赖过大,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扩充,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基于这一现实情况,高校英语教师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从固有的、僵化的、落后的教学思路中解脱出来,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给大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和谐、友爱、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调动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学生成为英语教学课堂的“主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一教学目的。
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应该深刻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此外,教师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进行外延、拓展。然后高校英语教师将所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系统性。当然,对英语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可以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使得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但是英语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无法等同。英语教学内容和人文教学能否实现有机结合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具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使得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学习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文化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悟人文精神。
英语这一门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说英语是大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艺术。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大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内容。但是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为了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而要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得到充分的融合,就必须要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优化,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力度,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英语知识的学习与人文素养的提升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英语课程具体的调整措施应该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校教师应该将单一的英语课程转化为多样性的英语课程,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等英语课程的设置,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英语史的认知和领悟。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增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高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兴趣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之后还可以选择选修课程进行学习,比如文化类、文学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增强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英语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这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日益显现。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课外实践教学的开展,迎合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在具体的课外实践环节当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可以开展诵读经典英语名著、英语演讲辩论赛、人文知识讲座等,在课外实践活动当中加大宣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理念,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领悟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可以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立足于教材内容,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将教学内容和人文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大学英语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