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城 南平市水东学校
小篮球运动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要看到,我国学校小篮球教学在内容、模式、目标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理论创新不足,教学中轻理论重实践;教学活动链条过长,信息失真;教师课堂控制过严,学生创造力发挥不足;篮球专项教师职能交叉,面临职称晋升等压力,效率低下协调困难。此外,教学方法单一,手段略显陈旧,传统教学措施有些落后,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学校小篮球运动发展和课程改革要聚焦素质培养和教学结合,进一步提高站位、明确目标、深化改革,达到教学效巧最优化的目的。小篮球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开发学生潜能和实践能力为主线,能够准确考量机体健康状态,与行为意向、学生态度、主观规范、运动能力等紧密相关,能打破以传统技能掌握教学现状。本研究从体育课教学设计及课堂密度调查研究等内容出发,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归纳总结出目前体育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该项研究能够有效拓展体育课教学设计的知识框架,拓展篮球课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视野。在实践上,该项研究也能够反映篮球课教学设计的发展水平、提升空间,对于现状分析和比较,能够有效找出影响因素。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核心,对XX 学校非体育专业篮球课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与分析。选取XX 学校学校本部公体篮球选修课4 个自然班的20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次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时间为2019 年9 月-12 月,共24 个学时。
1.文献综述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等有关平台,搜集TRA 行为理论和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文献等资料。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并引用借鉴可行的思路与方法,为本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2.问卷调查法
为有效探讨XX 学校非体育专业篮球课教学内容设计的影响,我们设计了相应问卷。通过问卷星调查、实地发放、随机抽样等方式,确定调查对象200 名,及时进行问卷发放及回收。
3.数理统计法
在问卷处理中,我们首先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数据筛查,剔除了某些错填、漏填的问卷。在此基础上,将相应的数据经过编码录入Excel,借助相应的软件进行百分比计算和数据分析,并借助归纳、演绎、类比等方式,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讨,进而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XX 学校非体育专业的篮球课均在一年级上学期上,而后二年级开始分上课,细化学习专业课技能。为保证实验结果严谨性和实验流程的科学性,实验开始前,我们分别对参与实验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学进行人口学统计测试。涵盖学生行为意向、学习态度、主观规范等3 个变量,重点考查学生性别、所在年级、锻炼频率、体育课喜爱程度等内容。为了防止实验班中同学的心理变化,此次实验采取了单盲的策略。实验显示,两组学生在各项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别。性别、所在年级结果,表明调查具有代表性。
1.教学准备阶段
具体实验环节,对照班实验班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对照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行为意向,而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前宣布教学目标,指出教学内容,强调技术重难点,要求学生明确课程内容。教师示范教学,而后在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内容体会和动作意识后,进入到相应的有球练习环节。实验班事先征求了学生的意见,了解了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篮球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水平,明确学生态度,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学生实际,尊重行为意向,再将实验班划分层次,每层有相应方法方案。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也留足了调整空间,针对训练中出现的学生能力和技战术变化,能够及时进行学习层次的调整。而且,在调整前后还针对性地设计了心理疏导与帮助,力图最大程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教学计划阶段
小篮球课程教学计划与实施具体过程涵盖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活动等步骤。其中,教学目标是起点和基础。在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在篮球课程学习上差异不大。无论是学生整体素质、篮球知识还是对于篮球课程内容设置、教师教学策略上,二者并无实质差异。同时,从性别的角度来说,在选择分项科目时,女生选择篮球的仅有7.41%。男女生身体差异性大,要着重培养体育专业女生兴趣,不至于她们对篮球失去兴趣,导致篮球技能掌握不好。与此同时,调查显示,篮球课程教学使得锻炼者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身体形态发生变化。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日后篮球能力发挥。
1.提高学生态度与篮球教学课内容设置
首先,考察罚球线定点投篮。考核方法为每名学生罚球线投篮10 次,统计进球个数;具体要求为,3 位篮球专业教师根据技术动作打分。考核标准包括:屈膝蹬地;动作连贯度;持球姿势标准度;手指手腕发力方式等内容。其次,考核半场 V型运球上篮。针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V 型运球上篮,从A 中线出发,完成三步上篮动作后,运球至C 处并折返A 处。统计进球个数。考察要求为3 位篮球专业教师根据技术动作打分。具体考核标准涵盖了动作连贯度;跨步动作协调度;上篮姿势标准度;是否出现违例动作等内容。
2.篮球教学课实验前后罚球测试结果
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前后罚球测试均有进步,两班P 值均<0.01,差异显著。其中,实验班从3.78 个上升为5.89 个。对照班从3.64 个上升为5.08 个。可见,两个班的进球效率都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实验班中进球数在7 个以上的有较大程度的提升。4-6 个的人数也增长较快。相反,对照班中由于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无法保证后进生的篮球技术全面提升,导致学生的进步缓慢。
3.实施相关课中策略后效果分析
研究表明,实施相关课中策略后,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能力都有提升。其中,篮球课程成绩要远好于对照班,成绩差异较为显著,显然,篮球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明显的。原因在于,篮球课程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促成了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在篮球课程实验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指导与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方法得当、内容科学,自然会有较强现实效度与信度。
小篮球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开发学生潜能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小篮球课程能够准确考量机体健康状态,与行为意向、学生态度、主观规范、能力等紧密相关。体育课程正向影响学习满意度、行为意向,基于学校篮球课程教学现状,探讨的篮球课程运用,提倡并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引入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热情与成绩。
1.明确教学目标,聚焦学生意向
一方面,明确篮球教学目标。学校篮球教改实践应预设多样化的教学场景,重视复合型人才教学实践。采取学校篮球教师每年1-2 次“内部交流、外出学习、校本实践、专家引领”的方式,力促师资队伍的成长与壮大。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安排教学实践,通过参加校外篮球赛事、开展校园篮球实践等方式,满足篮球人才研究性学习、实践性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聚焦学生行为意向。着力提升篮球人才小篮球运动知识,深入知识内部了解并搭建篮球知识体系,通过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提高自主迁移的能力,提升解决篮球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引导学生领悟小篮球运动团结拼搏坚韧精神内核,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态度。篮球思维强调的是战略思维和战术技巧融合,注重通过观察、综合、抽象继而化解问题,取得结果。实现学校校园篮球文化与学生兴趣良性互动,鼓励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小篮球运动中去,提升学生知识素养、精神素养和思维素养。
2.推进内容改革,完善教学流程
第一,学校小篮球教学的内容改革,要聚焦学校篮球教改实践,明确篮球教学活动主题,并围绕篮球教学主题主线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篮球校本课程研发,以教材为中心设计教学,实现理论知识内容向活动化、实践化转变,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篮球素质和运动能力;教师也要注重课程活动要素的多样性,通过情景化特征1VS1 比赛对抗、趣味性特质趣味小篮球运动会等活动设置。
第二,学校小篮球教学内容改革,要提供完整的篮球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在横向设置上,要在学生、学校教师和评价等层面入手,形成完整篮球教学知识整体;在纵向流程上,要按照篮球教学基本流程,凸显学生地位,完善流程设计,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小篮球运动魅力;在教学评价标准上,要注重科学、合理、有效指标设计,通过直观教学过程操作有效完善知识、深化思考、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第三,学校小篮球教学内容改革,重视选用好教材,并对教材文本精研细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学科观念。立足学校教学实际,聚焦学科学术前沿,明确学校小篮球教学内容改革主题主线,实现整体篮球知识迁移与篮球能力转化,形成完善的篮球知识体系构建,使学生锻炼身体,掌握篮球技能。
3.拓展教学方法,健全评估模式
健全教学模式,主题式探究课型是一项有效措施。一是明确教材主题,明确新知习得、实践体验、巩固分享等教学环节,把握知识教授主线,引导小篮球运动思维提升,为小篮球运动夯实基础。二是结合校内外教育基地、学习生活场所等资源,将知识教育融入生活实践,带领学生参与体验小篮球运动的魅力。三是针对相关主题和单元内容教学与习得,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分享个人体悟、增强课程理解。四是立足课程本原,积极融入体育文化、篮球文化、校园文化要素,从篮球课堂中来到文化课堂中去,提升篮球与文化视野融合。五是注重对于新媒体技术、信息化手段的采用,积极将小篮球运动教学融入多媒体运作中,既注重整合课程教授新知,也可以开设实践体验,还可以历史文化渗透,在巩固练习中提升知识理解深度、广度、宽度。
篮球学生培养的重点之一就是复合型能力提升。围绕复合型能力要求开展小篮球运动结构化教学设计可谓深中肯綮。为此,要搭建起相互衔接的复合型能力要求模式。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复合型能力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对于所需学习内容进行序列改进、模式重整,搭建起起承转合的结构化课型,努力做好“四个1”工作:训练一种小篮球运动思维,鼓励培养一种多元化学习方式,巩固一种解决问题思维,突出一种复合型能力要求。同时,注重教材对于裁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明确主题前提下,借助于复合型能力要求探索基本教学构型,然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注释
① 单小东.体育锻炼状况和场地标准修定对学生成功感影响的研究——以篮球项目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