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萍
(江西省石城县屏山中心小学 江西 石城 342700)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师应该把教学的触角更多地指向语言文字运用层面,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准,体悟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探寻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增长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智慧,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有无限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对于语言文字是陌生的,这时教师就要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功夫,要使学生说完整的话,通顺的话,用字,词说话要准确。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加强学生的用词造句,培养他们对于语言的兴趣,拓展识字文学。
例如,在《秋天》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十六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在认识本课的生字后,教师在PPT上展示一幅秋景图,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在这幅图上看到的什么,然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的生字进行总结陈述,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梨、笼、颊、浪、勤、劳”这些生字,纠正学生的读音,这样在无形中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生字进行造句,提高了学生的生字认识和利用,也加强了学生的记忆。课件展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可以让学生感受这个句子的用词好处,然后按照这个例子进行造句,再一次加强了学生的用词造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更是如此,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模仿能力比较强同时也是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采用老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进行,但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也是没有积极性的。情景演绎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是老师一定要注意设计适当的情境,这个情境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和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东西的情境。
例如,在学习《一分钟》,在这个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时长,一分钟过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播放课件。做做“打哈欠”,你从这个动作中知道了什么?那元元心里想的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懒洋洋的语气)看,元元钻在被窝里,多舒服放松呀!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迟到20分钟时的元元。让学生在图片营造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问如果学生是元元应该怎么做,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通过构建情境可以为学生们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不断地增强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语文知识的精髓,用教育素养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地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是四个相辅相成的能力,听懂、说好是理解的基础,更是低段学生读写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说和写的操作。文本的核心就是语言,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言学习,教师们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写话热情,培养学生说话的欲望与写话的自主性。看图写作,一定不能出现断层式教学,要尽量利用连堂时间,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一次写作,否则,学生的思维断层就会直接影响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例如,在“看图写话”主题课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小红小名在雨中打伞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说出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主要信息。总结好信息后得出放学后,突然下雨了,小明没有带伞,小红看见了,就和小明共同打一把伞,小红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啊。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图片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对图片所展示的内容,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兴趣。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们,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快地适应数学学习过程,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吸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听讲兴趣,通过知识积累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使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探究能力,得到真正地发挥和使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图片的兴趣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看图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
总之,规范、得体、文明的言谈举止是一个学生良好素质的外显。教师要引导学生向世人展示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的尊严,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坚持说普通话、用规范字,重视文明言谈,树立良好的现代学生的形象。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运用,把发展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文字与各项教育工作更好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