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湘
(广东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 广东东莞 523808)
体育运动的起源如同人类起源,是人们不断探究的问题。我们更多地是思考和探索某个单项运动起源,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当然,也有学者探究了人类运动的起源,这种运动就是增强体质、调整身心的体育运动。要寻找其起源、初始的形式,只能通过对历史中各种线索的收集从而获取答案:舞蹈——人类最初的体育运动。可是,最初的舞蹈是怎么产生的?人类为什么会把舞蹈和生活紧密相连?人类祖先在那个生存都极其艰难的时代为什么还能创造出舞蹈这种精彩的文明呢?对于远古洪荒时期人类创造舞蹈的具体构思和想象,只能从神话传说、考古发现、人类后期的文字描述中去构思那些运动的样子,去领略古老而璀璨的文明了。
艺术之所以伟大,之所以须臾不可缺,是因为它激发了被简化了的世界表象——凡是生活中饱受艰辛的人,都需要这个表象,就像所有人都需要睡眠一样[1]。在原始社会中,艺术与舞蹈的携手比比皆是。孔子曰:“诗歌三千,舞蹈三千”[2],真实地道出了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模仿。人类艺术长河中有两项最早的记录,分别是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制品,它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艺术形象——舞蹈。在南非洞穴中,人们发现最早的史前舞蹈绘画形象,这些形象以单人独立地舞动表现着他们可能在做奔跑运动、跳跃运动,或在做一种只有他们那个时代才能寄以喻意的动作形象[3]。在我国1973年出土的青海大通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上,也表现出5000年前原始人所进行的舞蹈场面,这种场面由3组5人手拉手组成舞动的形象作为陶盆的装饰带,每组边上的人手持一交叉形物体,下体还有与发辫成反方向的腰部装饰物——可能是原始社会盛行的尾饰。还有更多已发现的遗留于壁画和陶瓷的艺术杰作,都呈现出原始人对艺术的审美和追求,以及一些特殊的艺术形象,有化了妆的、带面具的、裸体的、手持各种物体的,都是留给后人的伟大艺术杰作。
无从考究体育运动起源于人类历史的哪一时期,但可以确定,体育运动必然产生于人类诞生时期,人们能够独立判断美丑的时期。舞蹈,人类审美的寄托,人类感情的表现,人类思想的释放,人类体力的迸发[4]。原始人从舞蹈的艺术美观中感受到了舞蹈带给人们的身体宣泄和体力迸发,从美中又享受到了舞蹈所能给予的身体的展示和体力的增强,或许他们又从艺术的层面感悟到人类自身的艺术——身体的美——强健的体魄、有力的动作、协调的行动。于是,裸体舞蹈又成为原始人对艺术的另一追求,从很多的出土文物中都能感受到裸体舞蹈在当时的盛行与推崇。在远古洪荒的那个时代,人们已经从对审美或者艺术的舞蹈中感受到舞蹈动带给人们身体上的强烈反应,于是,他们乐此不疲,不断从舞蹈中去追求身体的进一步发展。
原始社会存在原始信仰,它包括万物有灵信仰、灵魂观、图腾信仰、自然信仰、祖先信仰、神鬼信仰等一系列宗教观念和由此引发的各种巫术、祈祷、祭祀、禁忌等宗教行为。巫师、萨满、族长和一般氏族成员常常为了个人和集体的宗教需要而举行的各种仪式中运用上述各种宗教行为。原始社会到旧石器晚期,人们发明了剥片与加工技术,并应用刮、磨、钻等技术制造工具,也把这种技术用于磨刻岩画。这些岩画揭示了史前人类未知的存在和内涵。但对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这些磨刻的岩画无一例外都以舞蹈来表现。在《阴山岩画》中有大量的舞蹈形象岩画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宗教祭祀场面,从舞蹈场面看,当时的祭祀舞蹈已经规模盛大,氏族全体成员在巫师的率领下,在自己圣地进行大规模的宗教祭祀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尽情地舞动,感激过去的收获,祈祷上天的保佑和丰收。在岩画中还有更多的神秘祭祀场面以舞蹈来表现,如岩画中以牛尾为舞饰的舞蹈,以神灵为中心表现众神灵像的娱神之舞等。在《新疆岩画》中,特别是一些少见的彩绘岩画中都发现了以大型围堵、出猎前后的各种祭祀舞蹈。还有《左江岩壁画》中所磨刻的画像都是“舞人”,由这些“舞人”所构成的场面就是先民宗教祭祀的舞蹈。那么,运动的始祖难道不能追溯到舞蹈吗?舞蹈在那个时期就给予了原始人心灵的慰籍,促使了“身心健康的统一”。于是,冥冥中体育运动找到了起始的脉搏。
胡伊青加在《游戏人: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中阐述为:游戏是生活最根本范畴[4]。他认为,游戏比文化更为古老,因为游戏产生于动物本能行为之中。在中国的历史中,关于休闲娱乐之事,历史并未给予太多关注和推崇,然而对欢愉的追求出自于生命的本能、人性的驱动、人类内心的呐喊,是人类产生以来就附着于生活和灵魂中的一部分。虽然,历史对早期古人娱乐的记载十分有限,并且大多集中在少数上层人群之中,但不难看出原始社会伊始人们对娱乐欢愉的追求是如此强烈和向往。在《弹歌》记载中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古老的歌谣,咏唱的就是远古的人们以竹子制作弹弓以猎获食物的欢畅心情。虽然,原始社会人们所从事的娱乐活动有限,但是一种娱乐活动却长兴不衰,且呈不断兴盛之势来表现——乐舞。正如先秦文献所记载,乐舞其功能是愉悦人心。人类灵魂的表现之一就是感知欢悦的天性,乐舞就是人们对愉悦最为原始的表达之一。自从乐舞翩然现身之后,人类的精神情感就洞开了一篇美妙的天地。
原始社会中物质匮乏,生产工具简陋,人们获取物质方式单一,只有不断地劳动才能保持生命的延续。所以,人们生命中的主要时光就是劳动。用手拍打,用脚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5,6]。狩猎是原始社会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在各种岩画中,狩猎图主要表现为劳动方式。在其他的舞蹈中,都能看到劳动的基本行为,或跑,或跳,或投掷,或搏斗,或围攻,都深刻地表达了舞蹈的内容。《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刻画了人们舞蹈狩猎的动人画面。因此,劳动与舞蹈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没有形成系统稳定的体育文化形态之前,人们表达自己情感最可能的方式就是通过声音和自己最熟悉的肢体动作,而这些动作只能来源于不断提高自己生存能力的那些动作[7]。可能,舞蹈的产生或更早于人类的记载,只是现在我们只能从考古的片言碎语中去领会。翻阅古老历史的画轴,不难看出,劳动的形象深深镌刻在所有储存记忆的岩石、陶瓷上。舞蹈一直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更加复杂多样化[8]。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各个原始部落逐渐发展壮大,部落之间为了食物、地域、工具等难免会产生冲突,进而发生战争,于是舞蹈也成了炫耀军威、训练士兵的方式和手段[9]。传说舜帝“修教三年,执干戚舞”,苗部落终于被慑服。其实,干戚作为古代的兵器,执干戚舞也就是一种统一、协调一致的长期训练的结果。但是,对于苗部落而言,这种舞蹈就是对他们心里和军事上的彻底慑服,而这种军事上的实力,表现出了原始舞蹈在军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孔颖达疏《明堂位》云:“朱干玉戚,以舞大舞。戚,斧也,是武舞执斧执楯。”史前的巫术中孕育着“潜体育”。巫舞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体育形态之一。为了在战斗中取胜,巫术升级为大型武舞[10]。这些都描写了人们模仿战争中的武力行为成为舞蹈,人们用已形成的舞蹈来强化士兵的体能。战争演化为舞蹈,舞蹈歌颂战争并为战争服务,当这些被历史记载下来,已表明舞蹈和战争不可分割。
中国舞蹈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原始时代的舞蹈是人类文化的全部表现,“原始人类的文化均以舞蹈行之”,这与世界上许多其他民族都是相似的。纵观原始舞蹈的社会行为,舞蹈始终贯穿在原始社会的整个发展阶段。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总结出来,经常从事舞蹈的人群在狩猎中跑的更快、在投石中投的更远、在扛物中扛的更多、在对抗中更有力道、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得病、在敌我争夺中能够占得先机,他们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论流传于民间,传承给后人,从而形成了体育运动的最初萌芽——舞蹈。从此,体育运动开始寄托于原始舞蹈缓慢前行,开始了新的道路——初步体育运动发展阶段。当然,究竟什么原因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对它的回答往往不是某种单一的理论所主张的,也不是某种单一的动机可以回答清楚的,这对哲学家也罢,对探索运动者也罢都是如此。原始社会留下的唯一的记录就是他们所遗留的艺术品,而能代替他们回答问题的人可能是已经和他们相隔几万年的后代人。目前只能认为,原始社会的舞蹈是人类体育运动的起源,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去寻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