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春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65)
伴随着社会的深入改革,多样化的新鲜事物被大众发掘出来,而体育行业便是其中之一。当前人们的健身意识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体育行业迅速发展,且发展前景非常好。过去的体育产业已经改变了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体育事业在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独具特色的市场导向为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我国体育事业带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实现了体育事业和市场经济紧密相联。现如今,理性探讨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不仅能够掌握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走向,还能够在体育事业的革新等方面提供全新的方式与契机。
目前,体育产业发展中市场整体框架划分为多个部分,其中包含竞技比赛、健身娱乐及技术培训等相关的产业。体育产业发展中侧重点在于服务、精神,而体育产业经营主体有有形与无形资产两种形式。有形资产主要包含与体育相关的一切场所,如健身房、体育专业培训机构等。近年来,国家发展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市场经济体系也越来越完善,而体育产业也由原来的单一性、主次不明确慢慢地转化为更加清晰的发展目标。整体框架也向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区域性、全球性特点更加突出[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的日益完善,人们体育消费意识发生了变化,即体育消费意识得到了有效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体育消费需求扩张,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体育企业不断涌现,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重点投资产业。这些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根据广大群众喜好,开发大众化体育市场,并且市场发展前景非常不错。体育产业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此时融资就成为了重点,资金来源中财政来源越来越少,其他方式的集资所占比重呈现出日益增长趋势。在此过程中,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全方位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进而促进体育产业、市场经济发展,而此时资金获取主要来源于市场,应加大市场优化配置力度,继而更好地推动体育产业的有效发展。
2008年,中国顺利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健身行列中,人们对体育消费也越来越重视。为了能够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体育市场以年龄为依据将各个体育项目进行了针对性的划分,而人们对业余体育更加青睐[2]。特别是近些年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加大,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人们参与积极性高涨,发展势头良好,很多体育俱乐部都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经常参与一些友谊比赛、公益比赛,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体育市场消费,构建起了绿色体育消费体制。
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毕竟发展的时间较短,和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美国体育产业经济每年的产值要比其他行业高出很多。而我国很多地区并没有形成系统化体育产业链条,部分群众仍然存在体育参与意识、法律意识薄弱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本身资本利率会对资本流动有所影响,进而造成体育产业结构稳定性较差。大多数投资者更看重那些收益高的体育产业,这就导致产业结构发展失衡[3]。
体育产业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并未形成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法规,商业化发展没有法律的支持,难以维系,企业间恶性竞争日益突出。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体育产业良好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其市场化、标准化、商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我国对此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相关部门执法时职责不够明确、越级、越位、交叉、不作为、无作为等现象普遍存在,体育产业市场管理一片混乱。同时,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制约了体育产业发展步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市场的需求,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看,人们的体育原始观念已经有了转变,这为体育赋予了新的活力,并让大众对体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几千年前,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为重的商业思想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体育产业一度成为封建教育维系工具。当代理念认为体育商业价值极高,而传统理念认为体育是公益的,但在体育产业发展中,传统理念逐渐被打破。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身中来,并且承认体育产业特有的商业价值,体育产业中的很多方面都能够纳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意识观念的改变下,大众对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4]。
3.1.1 对体育目标与功能的重新认识
在传统发展理念中,体育运动最终目标是强化身体素质或为国家赢得荣耀。这也使得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个性化、娱乐性特点被弱化。体育产业面向的是消费人群,应该以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为依据,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在不断完善与优化中,坚持“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使体育产业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5]。
3.1.2 培养健康的消费观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公共体育事业发展中不能使群众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而体育产业发展中,其休闲娱乐性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最能吸引群众目光的,借助这一特点才可以将群众参与积极性提高,激活其体育消费意识。为此群众消费理念的转变要从日常生活着手,为体育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初体育产业发展中,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而当前财政拨款已经不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了,市场为其提供了更多筹资渠道。而体育产业依赖于市场,实现了较少投资较大收益,并且收获的成效不错。传统管理体系下,体育资源较为分散,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目的。所以,体育资源紧俏、浪费的现象,使得体育产业发展区域失衡。比如,我国采取的行政干预强制配置资源,目的就是想要将各方力量汇集在一起,但是资源集中配置,反而使体育运动无法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因此,要创新体育资源配置管理模式,将体育产业内在源动力激发出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跨国企业越来越多,推动了体育产业发展步伐。经济融合发展、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我国体育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国际体育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国内外体育比赛的增多,实现了全球体育产业合作发展。体育产业全球化发展中,比赛场地及规模日益趋于标准化。比赛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也越来越国际化,如体育媒体相关服务项目、兴奋剂检测等要按照国际标准统一制定,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体育产业正逐渐向着全球化不断扩张。除此之外,体育产业投资方面民营资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助推了体育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在世界体育产业行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6]。
当前体育比赛过程中,品牌间接竞争也日益激烈。伴随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人民币增值、出口税率下降等都体现了我国体育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我国体育市场将成为当前最具潜力的体育消费市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定,并且国际比赛过程中我国体育用品的品牌知名度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国内产品专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低,体育产品开发力度明显不足,这也使得我国体育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品牌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市场长足发展同样需要品牌给予支持,但是由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使得我国体育产品品牌信任度降低,市场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近些年,体育在国内发展突飞猛进,不少民众开始注重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以前,人们仅仅认为体育是一种爱好,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经济发展观这一名词在体育产业中出现。人们逐渐将体育产业的兴起与体育经济相提并论。体育经济发展的迅速,离不开体育产业的崛起,同样体育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体育经济的扶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价值导向具备一定特殊性,法律的支持是当前体育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意识、组织体制、运作体系与体育产业有关的许多新现象已经出现在中国体育中。同时,体育产业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体育的人文精神、转型发展和人才培训等。人们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但要充分了解其优点,而且还要擅于运用其优势,以一种坦然的态度积极面对挑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体育行业的发展“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