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古典诗词欣赏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21 20:52王春敏
读与写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技校生古典诗词

王春敏

(镇江技师学院 江苏 镇江 212100)

习总书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主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追求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了大中小学生不断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在这大背景下,社会上兴起学经典的活动,而古典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短小隽永,方便吟诵运用,尤为大众喜爱。

在现代职业教育下,技工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语文教学承担着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而古典诗词教学作为技工院校语文课堂里重要的一章,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1.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1.1 学习古典诗词是培养技校生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古典诗词是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包含历代传承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有精忠报国、振兴民族的家国情怀;有礼义廉耻的荣辱观,有孝悌忠信的道德观等。这些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美德,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是中华儿女在民族衰亡时的前赴后继,是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时的兢兢业业,也是中华儿女家居侍亲时的仁爱体恤。中华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发展,到了今天就形成了新时代的美德体系。

1.2 学习古典诗词是增强技校生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潮头,为人民为祖国鼓舞欢呼。古典诗词是一部历史,记载华夏儿女五千多年的生活、耕作、战争、改革、发展等。历经岁月长河的淘洗,形成了华夏文明的鲜明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古典诗词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华儿女寻根的源头。在当下趋于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古典诗词与时俱进,能使我们保持定力以及在我们面对困难问题时给与我们启迪。当持有民族的文化与特性时,尽管“洋装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1.3 学习古典诗词是提升技校生审美能力的需要。古典诗词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语言是都是美丽的。通过学习,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叶嘉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疫情期间,人们助力武汉,吟诵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古诗词来抒发情感。长期咀嚼吟诵,诗词中的音韵美,哲理美,人情美,委婉含蓄,豪爽奔放以及卓越的艺术性,会让技校生唇齿生香,心智大开。技校生的审美趣味与能力、思想境界更上一层楼。

2.学习现状

技校生入学成绩相差很大,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在古典诗词教学调查中,有这几种现象值得注意:有部分学生认为古典诗词有难度,且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去学习;有部分学生则以专业学习为主,认为古典诗词学习没有作用,所以不想去学;还有些学生对诗词感兴趣,但是学校没有形成古典诗词学习的文化氛围,自己基础又差,不知道如何学习。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典诗词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形成适合技校生学习的方法策略。

3.实施模式

所谓欣赏,是人们享受美好的事物并领略其中的情趣。在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中,人的五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欣赏教学就是师生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一道享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在感官上获得美的享受的过程。不拘于课本诗词,凡是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都可选入。探究以下三种欣赏教学模式:

3.1 快餐模式。利用每节语文课开头5分钟左右,学习一首古典诗词。因选择的古典诗词篇幅短小,教学时短,故称之为快餐模式。如五绝、七绝,小令之类的均可选入。这种快餐模式的目的,一为排解学生畏难情绪,二为交予学生学习的方法。

如欣赏唐朝王建的《新嫁娘词》,这是一首有趣且浅显的诗,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如下:

第一,逐句翻译诗词。告诉学生,诗词是凝练的语言,类似文言,我们可以经过添删字数,使之成为白话文。这环节是初步了解。

第二,教师设题相问。诗中主人公是谁?做了什么事情?心情如何?你认为她有着怎样的性格?即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心理等。这环节经过教师点拨,学生寻找,使之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第三,想象人物形象。师问:新嫁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在这环节里,学生换位女主人公,大胆想象人物的处境心理等。这一刻,及笄之年的新嫁娘与十五六岁学生找到情感上共鸣。如此,一个慧黠的新嫁娘栩栩如生,而诗词也因小姑“尝”而未言形成余味无穷之美。当代评论家谢冕曾说,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再创造,而“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完成了跨越千年的相见。

3.2 正餐模式。学生要具备欣赏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古典诗词能力。而这样的古典诗词则需要一节甚至两节课实施。这种欣赏教学模式是对快餐模式的充实延伸,称之为正餐模式。

以教学《桃夭》为案例。《桃夭》是《诗经》中一篇明快轻松的新嫁娘的贺词,体现了先秦人民对婚姻家庭的美好生活向往。教师这样设计:

第一步,初读感知。由学生自读诗词,看注释逐句翻译句子。初读不是只读一次,而是个体针对文本的掌握程度进行的阅读,呈现多样性重复性,达到学生能了解大意的地步。

第二步,再读合议。问题如下:①解释句式特点;说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心理;②“花”“果”“叶”的喻意是什么?③诗歌情感如何?教师导向,学生跟随,共同挖掘文本。在互问互答中加深了文本的理解。

第三步,三读再创。学生根据诗词想象再创作。教师开个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学生进行接龙:“小山村群山环绕,绿水荡漾。”“有户人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美丽的姑娘将要出嫁,娇羞又可爱。”……

这环节由学生充分想象,但需要教师指引点拨。经过大家共同的再创造,画面的立体形象就形成了,学生仿佛亲身经历婚礼现场,雀跃主动。如此,学生更加靠近诗歌,把握住诗词的内涵。

第四步,演绎传承。和学生一道观看于文华演绎《桃夭》的唯美视频,了解现代人对古典文化的演绎,这是传承也是创新。向学生明确优秀古典诗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在每个时代都赋予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也尊重学生对诗词的不同理解,可以探讨,可以引申。让学生记住,传承,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最大的爱护;运用,则让古典诗词焕发新生。

3.3 自助模式。班级QQ群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教师可以将学过的诗词再发送到班级群,供学生课余吟咏。也可在此解答学生的疑问。在漫长的暑假中,还可以把平台当成自学的课堂,是为自助模式。如发起“与古人一起消夏”诗词欣赏活动。每周发放一首古诗词。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将欣赏心得发入群中。诗词则可以先根据夏日炎炎的特点来选择,方便学生从情景上找到共鸣。诸如宋代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两首,“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仿佛场景再现,漫天的杨花,呆萌的诗人;油绿的芭蕉,戏耍的诗人,也许那一霎,诗人与学生已不分你我了。这样的自助模式,便于学生找到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自信心。

教学是为了服务学生,古典诗词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并拥有独立欣赏诗词的能力,为今后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探究,旨在教师通过不同的课型,对不同的古典诗词进行教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在古典诗词学习中的诉求,教无定法,大胆改革,合理使用多媒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相信古典诗词的课堂一定会有更多精彩呈现。

猜你喜欢
技校生古典诗词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怎样读古典诗词?
19岁技校生拿下副高职称是一种积极导向
技校生怎样学好直流电路知识
试论技校生如何上好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