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的卒章显志

2021-11-21 19:14:29傅朝辉
读与写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结尾处篇文章手法

傅朝辉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中学 福建 上杭 364201)

前言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初中作文写作与以往的作文命题大大不同,不仅命题更加开放,并且写作题材也更加自由。为了使初中作文教学更加有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教师需要重视卒章显志的重要写作手法,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措施,为初中学生作文写作提供有利条件。

1.卒章显志的具体含义

简单地来说,卒章显志是一种写作手法,适用于所有写作文体,在散文中比较常见。其主要是应用在文章的结尾处,通过一两句深层次的语言,从而突出文章中心,使文章的主体更加鲜明,“卒”的意思就是完毕,这种手法就是卒章显志,也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的“画龙点睛”,在作文写作中比较常见。这种写作手法的应用,能够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深刻,呈现出文章的结构美,使作文整体更加有说服力。

2.初中作文卒章显志的教学策略

2.1 结尾处要照应作文开头。作文的结尾十分重要,好的结尾能够为整篇作文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现阶段的初中作文中,一些学生虽然在作文的开头上比较吸引人,但是经常会有一些学生的作文写作结尾处过于应付,草草了事,不知道该如何收尾,从而破坏了作文的结构美。语文教师要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作文的结尾要与开头相互照应,并不是与作文开头简单地重复或者照搬,而是需要将作文的主旨进行升华,使整篇作文的结构更加严谨,感情更加真挚。

2.2 在结尾处进行深层次的感悟,突出文章主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不少关于叙事类的文章,结尾处通常会进行深刻的感悟,从而使整篇文章的主旨不仅更加鲜明,并且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境界。叙事类的文章是大部分学生写作中的难点,很容易出现与主题相脱离的现象。对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叙事类文章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结尾处突出主题,运用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故乡》一课时,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的短篇小说,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故事情节,描写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文章的最后一句可谓是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寄托了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为了追求新的生活,而去努力奋斗与实践的思想感情,运用到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经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展开叙事类作文的教学,可以挖掘身边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悟,使学生能够将卒章显志运用到叙事类写作中,使学生的叙事类作文充满真情实感。

2.3 写景类或者抒情诗的结尾。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作文写作文体较多,其中有抒情、散文、议论等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而作文写作在语文成绩中的占比较高,对于作文写作的要求较高。初中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写景类或者抒情类的作文写作,不仅要在内容上真实,并且要通过写景或者抒情突出文章主题。语文教师可以使学生运用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使作文的中心思想更加突出。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一课时,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抒情类的名篇。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这篇文章的开头说明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然后对景色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文章的结尾处以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进行收尾,突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的结尾处将整篇文章进行了升华,提升了文章的境界,运用到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随堂练笔,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根据生活中自己喜欢的景色写一篇写景抒情类文章,要保证感情真实,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中运用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十分重要。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理解卒章显志的具体含义,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合适的才是最有效的,才能够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为初中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结尾处篇文章手法
蛋炒饭的哲学
辽河(2021年12期)2021-12-24 00:39:04
层递手法
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2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天府数学(2020年1期)2020-09-10 04:40:04
七步洗手法
编辑小语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能源(2018年4期)2018-05-19 01:53:55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