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实践路径

2021-11-21 18:50付志铭曾顺旭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3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体育

付志铭 曾顺旭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校园体育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特色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当前,各种文化、思潮及价值观念在大学校园中竞相争锋,高校学生成长的人文环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阅历不足、思想认识尚未成熟的培育期。如何发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该文深入探究了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期为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1 “立德树人”的内涵阐释

准确把握“立德树人”在高校教育中的具体含义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必要前提。事实上,古往今来,我国一直都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伦理价值承诺作为理解世界的根本依据,强调“德之不修,行之不远”的内在价值建构[2]。然而,“立德树人”的具体内涵与时代共变,因此,要准确把握高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1 “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

“立德”一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文中将德行作为追求“不朽”的最高价值标准,即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以德服人,成为后世的榜样。三国时期的李康在《命运论》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达,“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由此可见,“立德”一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及对道德的价值追求,认为树立高尚的道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和“德”在修身治国中起主导作用。“树人”的思想则出自《管子·权修》,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认为培养人才的难度更甚于培育良木,需要终身的筹划。同时,育人也是国家大计、民生之基,培养人才的收获也是最大的。

2012 年11 月8 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将“立德”“树人”两个概念进行创新性地整合并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实际上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在新时代实现教育对发展人的关怀及回归道德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立德树人”所强调的“德”并非古人所言之“德”,而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价值。“立德树人”所树之人是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上,“立德”“树人”的思想来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国文化的历史深处走向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后,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表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具体表现为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1.2 “立德树人”的时代目标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事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未来力量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青年擘画的宏伟蓝图和提出的根本要求[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拟定了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了新的发展蓝图,而这一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只有年轻一代有德行、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2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体育文化功能的探讨多局限于健身、娱乐等表层范畴,对于其育人功能的认识存在不足。然而,在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既有内涵上的深化,也有外延上的拓展。因此,该文立足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探讨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体、育德、育心和育美功能。

2.1 育体:野蛮体魄

育体功能是高校体育文化最本质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的健康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我国古代的众多养生手段证明,人们早就认识到了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的益处。然而,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力活动大大减少,出现了许多“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高校师生都属于长期“静坐”人群,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学习导致很多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久坐会导致BMI 增加、肥胖、冠状动脉疾病等代谢综合征等,同时也会增加死亡风险[6]。实际上,人的健康和高效的工作需要各个器官的生理健康,还需要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相互协调运作。适量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增加骨骼的耐受程度等,还可以推迟人体器官的功能性退化、减缓衰老等[5]。除此之外,运动还能使人体分泌各种必要的激素,增强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化解心理焦虑、抑郁和恐惧,缓解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2.2 育德:寓德于体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蔡元培先生所倡导之体育,始终与他所倡言的“完全人格”联系在一起。在论及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时,他再一次肯定了体育的基础地位。正是由于有蔡先生这样的体育思想,才成就了如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如蔡元培先生所说,高校体育文化所推崇的体育精神、体育口号、体育明星及雕塑等对师生的品德都有潜移默化的濡化作用。在体育过程中,无论是技术学习还是竞技比赛都是体育精神的展现,为国争光、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树立学生价值观念最好的教育资源[7]。例如,体育竞赛中,必须要明确游戏或比赛规则,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规则。体育比赛强调公平、公正,这一准则延伸到生活中,就是追求社会的平等和公正。此外,大型体育比赛往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欣赏体育比赛,对学生来说不仅是观看比赛的水平高低,还是在进行一次生动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2.3 育心:健心锻意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心功能也就是对师生的心理调适功能。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容易在精神上、心理上陷入混乱。大学生正处于“拔节抽穗”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自我发展、人际交往和就业等压力,这都会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高校体育文化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人文环境,以类型多样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扣人心弦的体育比赛、栩栩如生的体育雕塑、高大宏伟的体育建筑化解着学生的不良情绪,丰富着学生的日常生活,缓解着学生的学习压力。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集体类的体育活动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活动中冲淡个人原有的孤独感、抑郁感,使人的身心保持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同时,进行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参与者重新获得自信,从而改变对生活的看法甚至改变自己的个性。总之,浓郁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能够提升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开放、自信、乐观、豁达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养乎吾身、乐乎吾心”的健心功能。

2.4 育美:以美导善

育美功能即审美功能,健康的高校体育文化不仅能塑造师生健美的身材、灵敏的感官、优雅的姿态等,还能培养师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培育师生的“美”就是“以美导善”的过程,强调美育过程中“美德”的养成。首先,高校体育文化涵养高校师生的精神美。无论是在直接体育锻炼中体悟到的体育精神风尚,还是间接观看比赛中感受到的体育文化氛围等都能润物无声地涵养师生的精神美,如体育比赛中“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武术中“点到为止”的宽广胸襟等都是一种美德的体现。其次,高校体育文化能塑造师生的形体美。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塑造人的肌肉,改善精神面貌,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力,增加自信心,提升“类”气质。最后,高校体育文化还有利于孕育美。文化不是转瞬即逝的,文化是一个持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能动主体的师生不断地将自己的智慧、思想、美德等因素保留在高校的文化基因中。正是因为如此,高校的体育文化传统历时越久,体育文化氛围越浓,对后来师生的教化功能越强。

3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高校体育文化是涵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宝贵教育资源,以往对高校体育文化育人路径的探讨多从高校体育文化构成切入。然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加大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还应从课程、教师与教学入手,将体育文化切实融入育人实践。

3.1 主战场:深挖体育课程的教育元素

体育课程是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实现育人功能的主要载体。体育课程由显性和隐性两部分构成,显性要素包括场馆、器材、服饰及规章条例等,隐性要素包括知识、道德、情感和技能等。高校体育文化是基于“显—隐、身—心”复合结构,通过言说和直观等方式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和比拟的育人价值。深度挖掘高校体育文化育人教育元素,要将教育放在整个治国理政的总体格局中去把握,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去强调。首先,体育课程注重打造的是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德才兼备、专业优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际环境中不仅能表现出巨大竞争力,而且还是一支政治主观强、爱国情怀深、思想人格正和专业素质精的人才队伍。其次,体育课程强调学生个人内外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坚持理想、坚定信念、永不言弃的吃苦耐劳精神品质,能将个人梦想编织到“中国梦”中,并为实现中国梦不忘初心、矢志进取,以体育课程育人能够发挥无以替代的教育价值。因此,高校应该明确“立德”的方向定位和“树人”的目标定位,结合体育课程中特点、优势、方法等,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实践过程中能够体现育体、育心、育德和育美的教育元素资源,逐步建立起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教育元素资源库”,帮助教师有计划地制定针对性强、时效性强、教育性强和操作性强的体育课程育人目标,让“立德、立己、立教、立言、立行”同频共振,从而实现“三全育人”。

3.2 主力军: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育人素养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高校各种体育文化育人方式的主力军,是推动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引领者和践行者。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8]。由此可见,教师自身要不断成长,注重个人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与时俱进。首先,教师应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武装自己,深入领会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目标和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深刻内涵,并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内涵,切实做到精准把握育人尺度,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其次,要加强师德培养,提升教师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平。育人必先律己,师者以德为先,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风师德高度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未来公民的素养。“立德树人”教育要求提出后,国家大力倡导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其根本原因是体育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且为社会所接纳的健全的人,增加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目标,更加丰富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内容和范围,使体育教师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从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出发[9]。最后,高校应以互联网等网络平台为契机,加强对教师除专业知识以外的信息,如法律、经济、文化等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塑造,打破信息来源“孤岛现象”,延长教师职业生涯路。各院校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10]。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建立以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

3.3 主渠道: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主要方式和渠道。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来看,“立德”就是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实践将“德”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和信仰中,“树人”就是要求学校教育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德能双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展开,注重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道德实践,增长知识,培养奋斗精神,在提升综合素质中帮助学生在锻炼中体验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首先,常规性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还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学生通过对组织严谨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学习,深受其中的规则、秩序等影响,培养克制、自觉、诚信等优良品质,此乃“践德”。同时,学生对丰富的体育活动的学习,不仅有利于道德的培养,而且还会直接提升对道德的认识,此乃“致知”。其次,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1],改进教学方式,将传统的“师—生”单边对话改变为“师—生”双边对话,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最后,教师要自觉吸收有助于增加教学效果的手段,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和改造,使高校体育文化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其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体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