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瑞迪
英语是一门极其注重视听说三者合而为一的课程。作为语言类学科,课内学习固然重要,课外拓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形式则体现在布置课外作业上。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表达方式,作为载体呈现,科学布置课外作业对英语学科的巩固与加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程下科学设计与优化课外作业,改变应试性的“死记硬背”的要求,以“视听说”为设计中心,为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作业设计在读写方面的体现则需要教师突出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目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注重教材运用。依托教材,又要摆脱机械化的抄写和死记硬背的惯性,科学渗透学科知识以及教学目标,设计课外作业,巩固课内知识,及时纠正在课外作业中所体现出来的错误理解。例如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Story time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其中内容,查找其他课外相关故事内容。并书写相关重点词汇,还可以让他们进行单词拓展,增加词汇积累量,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单纯地读课文与写词汇会让学生感到无比枯燥,这就需要优化课外作业实现形式了。将趣味性融入课外作业之中,要求他们课后看与本单元相关的英语视频,尝试跟着字幕读出对话,也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将学习的字母画成漫画,并尝试用英语设计台词,创作属于学生的小“话本”,并建立优秀话本展示栏,通过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学习和完成作业,也实现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目标。
听是理解的重要技能之一,与读写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多听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语感,让学生在语言听力中尝试模仿语音语调,形成语言学习的条件反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意识,能够在日常学习和对话交流中理解对方讲话意图和行为态度。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Unit8 At Christmas学习时,可以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听力材料,将Story time部分的听力材料整体听一遍,看能否听懂大概意思理解相关内容,然后看着教材内容精听,在句式停顿、语调变化处标注记号,并将重难点词汇划出,加强联系。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准确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为了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科学设计设问情境,将设问作为课外作业的一个悬念,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听材料,上交自主学习的内容和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持久度,实现可持续性学习要求。让学生将“听”与“读”相结合,分重点初步学习英语对话中的重点语音语调,提高课外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的关系,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方面,还表现为学生作业呈现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完成听力材料要求和课外要求。这需要老师的充分尊重与包容。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作业完成问题,激励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信心,运用一些鼓励性话语例如“Goodboy”、“Nevermind!”来激励他们,同时针对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设计问题,降低学习难度,让课外作业充分体现个性化特征。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会说英语,能够在日常交流中理解对方说话意图并准确回复,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围绕“说”的课外作业设计需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对话到长句对话训练,最后通过演讲来呈现学生语言运用与学习的效果。在完成单元目标时,教师可以开展让学生家长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分角色朗读句子,并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度,学会在群体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还可以进行拓展训练,也就是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对话交流,围绕一个核心话题进行英语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对话的乐趣,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演讲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功力的形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视频,让他们学习观摩,准备演讲材料,思考如何实现有效演讲,研究如何通过英语语音语调的变化调动他人情绪,展现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将课内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我展示环节,让演讲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常态化作业,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上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课外实践的运用。科学设计与优化课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布置作业,围绕“视听说”三个方向发散学科内容,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将多种作业设计方法进行科学结合,根据每个单元不同内容匹配不同作业方式,让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丰富学生英语学习生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