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郭海辉
(1.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显。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身心健康的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高职院校领导层重视度不够等,目前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资金投入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很难实现,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所以,高职体育应当在教学思想、模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教学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领导层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并没有全面地认识到高职体育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对学生身心素质提升的意识[1-2]。即便是有的院校组织开展了体育竞赛等活动,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依然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他们的身心素质,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体育学科的育人功效。除此之外,由于部分院校领导层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导致相关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体育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也就造成了多数体育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不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无法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提升起到较好的作用。
作为一门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较为特殊的学科,体育课程教学一般是在校内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3-4]。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等常见的球类运动,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更多的课程项目,这对于学生体育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很不利,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尤为不利。除此之外,很多高职院校还存在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情况,这也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现下,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主要还是延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和新媒体渠道等进行教学的延展,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没有构建出层次分明的教学模式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无法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另外,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并不科学,仅仅侧重于对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和体能提升的考察,而对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评价,不能够实现学生全面素养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目标。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存在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不完善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层对体育教学资金投入和规划存在观念上的误区;二是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分配和合理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三是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购置与国家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四是相关体育课程项目的配套场馆设施严重不足。场地设施等资源不足,导致了学生体育锻炼受到极大限制,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
作为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高职体育教学需要进行自身的思想模式的转变,以便更好地满足时代对学生发展的需求[5-6]。一方面,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出有利于他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提升的良好学习环境,并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索中逐渐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中引入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能够对体育教学模式、内容和评价机制进行完善,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首先,高职体育教师需要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将提升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和培养学生创新力等作为教学的目标,力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注重改变自身陈旧的教学理念,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其次,高职体育教师应当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要将课程的侧重点由动作技能的传授和体能的训练,改为对学生进行动作技能传授、身心素质提升和价值观引导等方面。同时,体育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情和大纲要求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最后,为更好地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还需要重视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积极拓展知识的深广度。
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配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以便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体育教师需要实现体育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相互配合,以便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其次,体育教师要注重寓教于乐,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便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最后,体育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身体素质水平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差异,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体育学习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应当改变原有的仅由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发挥出主观能动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首先,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让学生不是仅仅凭借兴趣,而是根据自身的基础来进行选择,从而充分地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帮助学生设计出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案。其次,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课程教学和其他的相关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如将现下流行的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又如将体育教学和音乐相融合等。这样,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多门课程的协同教学,不仅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对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产生有利的影响。在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某一首歌曲进行舞蹈创编,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小组合作也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最后,体育教师应当在学校的组织领导下,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更为科学,帮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优劣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发掘出自身的潜能。
第一,高职院校领导层应当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转变观念和作风,加大对校内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着力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环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第二,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增加自选课程项目的数量,并对需要的器材设备等进行申请报备,让学生享有多样化的体育项目选择权利,让体育教学更具有实用性。第三,进一步加强校内体育场馆建设,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合理布局、合理使用,力图实现资源共享和使用的最优化。第四,不断完善场馆、设备和相关器材的使用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职体育器材配置目录进行相关器材的购置,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维修工作,逐步实现相关器材设备的规范化。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是体育教学效果实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关系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高校领导层和相关人员应当加强重视,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和人力资源,做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层人员,必须要认识到高职院校体育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当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旧有的教学目标、模式和方法等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是必须要进行的,改革创新要有效果,就需要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等进行改革,要致力于在教学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渐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