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2021-11-21 16:30丁慧龙梦晴
大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立德辅导员德育

丁慧,龙梦晴

(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好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辅导员的帮助,并且,作为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楷模,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文化知识上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其生活中的形象楷模,辅导员应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关注、关心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其解决心理难题,进而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学生,实现在润物无声中助力学生成长的教育目标。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思想。立德树人是高校辅导员必须贯彻的一项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明确如何立德树人,才能真正地在教育改革中将立德树人落地生根。高校辅导员要以身作则,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应在关键时刻提醒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能因为外界因素而忽略学习。辅导员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不能对学生有厌烦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让学生体验到浓厚的师生情。

(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立德”是“树人”的前置条件,德行应是能力的支撑。因此“立德树人”不光出于人才综合培养的需要而进行,更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当前高校培育人才的主题需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考量,日常工作重心要以服务学生为主要内容,并对学生寄予足够的期望与信任,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内涵、政治素养、文化水平,促使学生成为综合发展的优秀人才[1]。

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辅导员教师面对的主要难题

(一)高校学生的个性化较为突出,导致辅导员德育工作无法落实

随着新一代的“00 后”快速成长,当前的在校大学生特质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拥有着较强的知识接收能力、信息查询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对于未知事物往往有着无比强烈的探索欲望。

同时由于物质条件的充裕,学生往往对精神上的目标追求更为看重。所以“00 后”高职学生更像是一个矛盾集合体,其性格中不乏热情善良的一面,但是内心却也通常掩饰着不为人知的孤寂感,因此导致了其思想上迷茫、行为上多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可以私下找学生沟通,与学生沟通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而了解学生的困难,并指引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二)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导致德育工作开展困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信息技术亦是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发丰富,各大网络平台的快速崛起,使当今社会中的各类资讯信息能够以交叉式、分裂式传播方式快速辐射出去,这既为教师整合思政教学资源开拓了全新的信息渠道,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比如现阶段在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常常会将发生在身边一些真实事件故意避重就轻、掐头去尾,以此煽动人们达成自己的目的。因此,高校辅导员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去反制网络信息消极影响[2],帮助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并顺利展开德育工作。

(三)辅导员自身事务冗杂,无法及时展开德育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教师在校期间要负责帮助学生处理各项大小事务,包括学生的助学基金、就业指导、学生考试以及宿舍管理等,其工作内容涵盖相当广,并且涉及的流程手续也极为复杂,故此高校辅导员教师很难分出精力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只能够借助课堂教学的间隙针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往往并没有产生足够深刻的认识,导致效果不佳,这背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

(四)辅导员团队建设不完善,忽视自身“引导”作用

第一,高校辅导员教师日常面对着沉重的工作压力,然而其自身的晋升空间却相对狭小,特别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经历而导致自身的一些科研预想无法实施,从而使教师对自身的未来发展产生了焦虑情绪,一部分教师甚至在各种压力的驱使下而被迫选择离职。第二,据了解,当前一些企业或政府机构的行政岗位每年都会从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中吸收大量优秀人才,由此反而导致高校自身师资力量的匮乏。第三,个别辅导员参与到高校教育工作中,仅仅希望能够借此平台谋求更高的发展,其工作的重心并没有完全投入教育事业当中,故此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并不理想[3]。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路径探析

(一)落实人本理念,积极实施德育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秉持“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首先,高校应重塑规范的育人体系,践行“三全育人”思想,将不同学科、岗位、专业的教师整合起来,成立专项课题研究小组,专门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分析,为高校辅导员教师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內的工作内容提供有效建议;其次,高校辅导员教师长久以来的主要问题便是工作压力大,而且学生也面临着即将踏入社会的焦虑感,针对此种现象,高校不能一味地强调通过德育工作来实现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对症下药”,辅以一定的心理教育手段配合德育工作的开展,如此才能够实现辅导员与学生心理压力的共同释放,使对方对德育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悟[4]。

(二)主动学习多媒体,利用微信、教学平台实施及时德育教育

德育内容如果仅仅只停留在口头说教的形式,不仅无法对学生产生实际作用,反而还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抵触情绪,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高校辅导员的教育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德育,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德育效率的提升。

作为在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对于“00 后”学生有着天然亲和力。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为学生搭建一座可以互动交流思政学习空间,通过融入学生群体中的方式与学生展开更为顺畅的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参与学生的社团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参与社会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教师可以与学校沟通,带领不同社团的学生利用其自身才能去参加社工活动,如歌舞协会的学生可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歌舞,数学协会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到社区去帮助工作人员完成一些统计工作等,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达成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专业基础[5]。

(三)辅导员工作需“减负”,积极投入德育思想教育

第一,高校辅导员在职能效用上与班主任存在着重叠部分,然而二者的工作性质却完全不同,校方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细化二者的职责分工,以此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第二,针对学生的逃课、旷课现象,校方需要加强惩罚力度,同时促使科任教师与校工共同发挥出自身的职能效用,不能够完全依赖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谈话来转变学生思想,如此不仅没有起到实际教育作用,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第三,高校可适当在学生群体中选拔思想先进、素质优秀的学生成员,来协助辅导员教师处理一些琐碎事务,如此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使得辅导员教师能够利用空余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教育心得,并将其更好地投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6]。

(四)建设素质高尚的辅导员团队,发挥自身“领路人”的价值

第一,辅导员日常的工作重心都在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上,很少能与同校的科任教师和专业科研团队展开交流,故此其在学术领域中的一些想法往往得不到实践机会。校方可以发挥校园网的功能,为高校的辅导员群体设立一条专门的沟通渠道,一方面用于交流日常的工作经验与学术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提供一个专业的科研平台,用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专业水平。第二,高校可为辅导员教师建立专门的职称评定体系,并保证为其争取相应的申报名额,以此为辅导员教师提供职位晋升的空间,改善辅导员教师在学校中的尴尬现状。除此之外,校方还需要每年定期组织辅导员教师外出培训,以此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立德辅导员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