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峰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师不仅仅重视学生智育,还应该提升对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和团体活动中来,突破传统教学旧模式,彰显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互动实践,提升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仍然有部分学生难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课堂参与度低,学习主动性差。因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创新工作方法,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创造契机。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形式更新慢,授课内容较为单一,过于注重“体育”科目的整体教学目标,而难以充分挖掘每一类体育项目的重要作用。比如在篮球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将篮球的考试要点和注意事项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学生为了获得学分(成绩),为了获得理想的中考成绩才开始进行“被动式”的体育学习,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因此教学成效难以凸显,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参与感“两极分化”严重,部分男生极其喜欢体育科目,而部分女生极其排斥体育课程。
从学生层面来讲,体育课堂的参与率并不高,甚至出现一些“体育特困生”“体育差生”[1]。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性意识不强,体育活动参与率低,尤其是团体性活动、课外活动和技能性项目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2.体育价值观过于片面。虽然在新课改制度下体育科目的地位上升,在中考中的占比增加,但是与“主要科目”相比,权重较低,对总成绩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偏远地区,对体育、美术等“非重点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学生难以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体育参与感低。
从外在因素上讲,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感不强,根本原因在于:1.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师生之间沟通协调能力低,教学理念亟须改进。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不契合,学生难以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学习主动性差。3.教学评价不当。难以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衡量“教”与“学”的质量,不能有效融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4.基础设施问题。教学场地、教学器材、教学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多媒体设备,应用率低,不能有效发挥“教学辅助”作用,学习兴趣不足。
从内在因素上讲,学生课堂参与率过低,主要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自信心不强。尤其是一些体育特困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担心在体育活动参与中受到其他同学嘲笑,体格瘦小、肥胖学生在技巧性项目的参与感不强,甚至存在回避、躲避态度,彻底变为体育课程的“旁观者”。2.意识不强。部门女同学对于运动量大的项目参与率低,过于担心剧烈的体育活动会加重身体负荷,怕累、怕生病。3.性格原因。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不习惯参与团体活动,甚至具有抵制心理,行为自由散漫,参与率降低。4.爱好差异。不同学生的体育爱好各不相同,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针对不喜欢的活动,参与率明显下降,项目练习时间缩短,容易引发体育项目“偏科”现象。
笔者认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想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必须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方向,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爱好、心理特征、兴趣偏好为依据展开教学,理解学生学习需求,提供给学生多种项目参考,在必要时应该换位思考,体会学生心理“纠结点”,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方案。部分学生以为个性问题和心理问题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学生参加较为容易的体育项目。比如学生“不合群”,不爱与人沟通,在班级中缺少关系要好的伙伴,因此不爱参加团体活动,这时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跳大绳”项目,该项目不需要学生“两两组合”“两两配对”,只需要投入“跳绳大军”即可完成活动。在自由选择背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避免了该名学生“无人选择”的尴尬局面,激发其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意愿。
游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游戏教学法就是指通过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将“游戏”与“教学”巧妙结合,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兴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充分发挥游 戏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又能体现出教育的功能性。因此笔者认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将体育游戏运用到教学的准备阶段和实践阶段。在准备阶段,游戏法主要体现在热身运动中,通过多样化的热身小游戏,代替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慢跑,提升活动趣味性的同时,有效提升肌肉灵活度。也可以将游戏活动与体操编排相结合,选择与本节课体育项目内容相符合的游戏类型,避免准备活动的单一性。在正式授课过程中,可以将体育项目基本技能学习与游戏法相结合,比如在篮球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接球”“传球”“运球”“带球过人”等训练,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演示”“口头传授”,创新授课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提升体育课堂参与率。
分层教学法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具体特征和情况,采用合理的形式和标准,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采用不同的授课形式,因材施教,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有效规避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只重教学效益”,“不看学生差异”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中[3]。以800m田径测试为例,根据学生成绩和身体素质,以“10”为单位进行差异化教学,即1—10名的学生分为A组,11—20名的学社分为B组,21—30名的学生分为C组,31—40名的学生分为D组,以此类推。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基础,采用ABCD四种教学模式,其中D组学生以基础性训练为主,通过慢跑提升学生的心脏承受能力、身体负荷能力;对C组学生加大进行常规性训练,规定每日、每课时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对于B类学生可以适当进行技巧性训练,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对于A组学生可以进行“拔高”训练,让其突破自我。通过分层教学法,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其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出更加稳定的状态,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实施提升激励评价,提升参与主动性。
除了必要的主课堂教育,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动性,还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形成合力,在健康教育强度的同时,为体育教学活动通过参照价值,为今后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提供方向和思路。积极举办多样化的比赛,比如“校园篮球赛”“联谊赛等”,打造阳光活动,通过校园外比赛可以弥补校内运动设施不足的弊端,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参与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体气氛。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性问题,比如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感不强,教师的授课形式更新慢,授课内容较为单一等。因此笔者认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激发内生动力,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趣味活动,利用分层教学法,强化激励评价,将“讲”“练”“赛”相结合,树立终身体育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