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柏 ,刘钦花 ,孙慧婷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a.教务处;b.学科交叉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89)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1]。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科学理论或新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改进为中心,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承载新时代赋予应用型本科高校历史重任的关键所在。
从词义上看,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其概念和内涵也发生了演变。20世纪90年代,创业教育与创新研究同时兴起,互不统属。2001年学界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一词。此后,学术界就其内涵和体系构建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但仍强调“创新教育应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教育应侧重实践能力培养”[2]。201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完整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然而,源于就业率提升的压力,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驱力不足,在指导理念、体系构建和实施路径方面存在极大的模糊性[3]。从本质上看,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些关键能力或特质,如创新与创造能力、机会识别与评估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技能等,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创新教育在于培养学生提出并实现新想法的能力[4],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能创办企业的人才,更要培养能够在岗位推动创新与创业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能力上,而且强调人才应拥有运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新创业的综合素养,这正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以“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为代表的一流专业建设原因所在,同时也赋予了创新创业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四新”建设具有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产业、社会的优势[5],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就意味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为导向开展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践,在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同时突出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磨炼,增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强化创新创业的思维和品质培养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近二十年来,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上,尽管应用型本科高校做出了很多尝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受限于多方因素,仍然还面临较有代表性的四种现实问题。
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偏差,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就业指导环节,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期效果,存在培养目标“精英化”的倾向,创新创业教育仅覆盖少部分有强烈创新创业意愿、有创业项目和参与创业竞赛的学生,学生受益面相对较窄,忽视了对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潜能的激发。尽管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或创业学院,但相当一部分属于“虚体”或协调机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并不明确,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配套设施和实践场地极其有限,且学校很少组织学生参加课程实践和创业实践锻炼,平台实践育人作用发挥不明显,致使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仅局限于创新创业实习、比赛和训练营等,缺乏踏实认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开设了众多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没有通盘考虑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关联性,显得创新创业类课程结构较为混乱,不成系统,且游离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其次,创新创业类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缺乏有效结合,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是照搬其他研究型高校的课程体系或使用其线上创新创业慕课资源,专业教育也较少涉及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跨学科课程和创业课程未能纳入主流课程体系;最后,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单一,以理论讲授为主,很少涉及创业实践体验、创业项目孵化和企业模拟经营等实践内容[6]。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大多由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或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兼任,缺乏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或具有理论基础、行业实践经历及创新创业机会识别技能的专职创新创业教师,面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教师队伍无法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双创教育培训,或接受培训时间短、内容质量不高,未能形成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规划。部分高校聘请的行业企业专家在管理和协调上多有不方便,难以做到长期的持续指导。
经过多年努力,部分应用型高校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文化资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7],但从整体上看,大部分高校与企业间的关系相对松散、合作不够密切,高校与外部双创资源的对接机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机制。一方面,受科研实力薄弱、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等客观因素制约,部分应用型高校未能与企业建立制度性联系。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虽然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些运营中面临的问题,但大多流于形式,且企业真正的需求并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相较于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来自企业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的实际需求,人才、项目、企业能够实现精准对接[8],我国部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局限于在学校内部开展教学和竞赛,实践平台建设与岗位能力培养脱节,难以与区域社会形成联动局面,学生无法真正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体验企业的真实场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等现实问题的相互交织,给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高校以“一盘棋”思想、“钉钉子”精神和“组合拳”举措,打破原有的观念固化、政策壁垒、专业藩篱、师资封闭、学科藩篱和产教脱节等弊端,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从全面整合人才、资金、设备等“硬”资源,到制度、标准、文化等“软”资源的过程中,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明晰创新创业教育的改进新路径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格局。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创业园、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为基础,聚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科技园、产业园、众创空间、实训基地等优质校外资源,全面搭建政府支持、企业融入、协同共赢的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平台,构筑“分类指导、分层递进”的教学体系和“项目引领,平台支撑”的实践体系,完善多方联动、多维发力、多层助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培养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首先,高校应遵循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层次递进规律,按照基础—进阶—高端的模式,分层次、分阶段、渐进式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扩大创新创业的进阶选修课程,强化创新创业的高端个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课程“自助餐”,提升学生自主开展专业研究、联合开展跨界研究、解决复杂问题等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将专业领域最新的理论、反映企业最新设计理念与技术、生产工艺与技术及装备融进课程教学内容,推行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凝练创新创业教学特色,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最后,按照分层次设定,分类别指导、分目标培育原则,建立综合创新实践、创新创业训练和各类各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训实践体系,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重点面向社会与市场的真实项目、案例、问题,开发一批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与学生的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专项训练、竞赛培训、项目路演、创业体验等密切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个性化需求,促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创新创业方法和技巧,实现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让创新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并对有项目、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进一步开展实务培训与指导,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项目选拔、知识传递、能力培训、孵化指导、投资对接机制,全面提升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转化率。
开放共享、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平台载体,可以发挥资源聚合效应与协同效应,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践行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的有力保障,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动力支撑。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引入政府、企业、投融资机构等社会资源,主动对接政策资源、市场技术资源、创投资本资源等各类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多方协同共建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信息管理与应用管理平台、综合服务与支持平台等,架起社会与高校、人才与项目、创业与资本的桥梁和纽带,形成高校搭台、政府牵引、企业聚势、资本助力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链接体系与保障体系,助力创新创业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率和受益面[9]。
首先,高校应构建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积极促进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转化,使其成为区域性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汇聚输出的重要源头。一方面,高校可针对创新创业的成果管理、成果产出需求,建立成果数据库,梳理、展示、评估、遴选可供交易或二次开发的成果,及时为各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成果信息;另一方面,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及产业政策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共建以技术转移中心、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为依托的技术转移网络与成果孵化转化服务团队,提高在技术集成、技术转移、技术咨询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功能,打通技术研发转移—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孵化转化的产业化链条,实现对成果的科学评价与转化推广。
其次,构建创新创业信息管理与应用平台,建立创新创业项目案例库、导师库、资源库、政策文件库等,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各方参与主体提供信息获取、资讯查询、项目对接、合作洽谈、经验交流与分享等资讯服务,同时通过项目大数据管理分析,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估、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质量、就业创业带动、社会服务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相关合作院校、政府、企业等在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质效进行跟踪调研、统计分析、及时反馈,创新“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信息管理与应用模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最后,构建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与支持平台。高校应加强校内教务、学工、团委、科技等多部门协同配合以及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训练与实践、项目的培育与对接、创业的培训与路演以及办公软硬环境改善提升等一系列全方位、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支持、指导与服务,形成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孵化、创业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模式以及支持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育生态。
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实施,离不开一支热衷于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俱佳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通过顶层设计、人员引进、强化培训以及建立科学、合理、分类的评价体系等措施,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一是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前沿动态、理论方法与实践要求,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修、专项培训、技能实践、企业挂职等多种形式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工程应用能力与业界视野;二是建立多渠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注重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行业实践和商业实战经验的资深从业人员,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激励引导专任教师不断积累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三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最大程度地汇聚国内外一批学术造诣深、专业视野广、业界影响大的学者专家以及政府领导、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创业先锋、商业精英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增强对创新创业竞赛评审、课程教学指导、项目评估以及孵化对接落地等支撑力度;四是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给予丰厚的薪资待遇及奖励,同时优化职称晋升,稳定教师预期,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方面,将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卓越贡献纳入相应的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充分发挥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文化理念融入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之中,贯穿师生全面发展的全过程,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真正使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得到深化和升华;通过搭建集日常展示与集中展示、心得交流与实物展示、校内交流与校际交流于一体的多维度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平台,举办专题讲座、校友报告、创业论坛、创客沙龙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结合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手段,宣传创新创业典型案例,树立创新创业标兵人物,全方位立体式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文化在校园内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