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怀化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当前,高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在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能丰富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对创新创业有了更高的积极性,能够为今后的音乐创新创业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还有许多学生对创新创业未能产生基本的认识,而高校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适应社会的变化。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学生应拥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毕业后更加具备竞争力。高校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学习观念。
随着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逐年递增,培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创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模式,使学生全方位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音乐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也面临一定的就业问题,选择创业不仅能给自己提供工作,还能给其他音乐专业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从而缓解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1]。
尽管各大高校都已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很多高校并未对其进行完善,对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很难起到针对性作用。而且,大多数高校偏重于关注学生的就业率,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导致学生难以提升专业素质。不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仅让部分学生缺乏对课程的兴趣,也无法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许多高校的音乐专业主要集中于专业课程的教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都从小学习某种乐器,进入大学后,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大学期间的课程也均以提升专业技能为目的。因此,作为非专业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大多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出现,无完备的考核体系,学生也仅将其作为获得选修学分的途径之一,导致创新创业课程难以得到学生的重视[2]。
完备的师资力量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音乐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更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但部分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由就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担任此工作,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使得教学质量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部分高校会定期举办优秀校友会谈等活动,邀请已在自身专业领域取得优秀成绩的企业家,通过座谈会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创业经验。但因为此类活动每学期举办的次数较少,难以对学生起到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创业实践。音乐专业大学生有许多演出机会,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演出中得到提升。但此类实践活动与创业实践关联性不强,难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也会主动参与实践,但大多都为担任兼职音乐教师,不足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创业实践的缺乏也是阻碍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提升的原因之一。
当前,部分高校对于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当前尽管有许多学生愿意在毕业后选择创业,但部分学生缺乏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和素质的缺乏打击了学生的创业自信心。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资金的缺乏是创业路上最大的阻碍。音乐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来说,需要更多的经济投入,诸多音乐生家庭在前期以及后期培养的过程中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创业本身又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的过程,不论是创业启动资金还是后续资金,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因此,许多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毕业时不会考虑创业。
创业是家长在考虑孩子未来时首先避免的风险选项,部分学生在提出创业的想法时,较难得到父母的支持。当前,毕业生被家长要求找一份稳定、体面、低风险的工作,因此,家庭的因素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会产生重要影响。
部分音乐类高校更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不够,导致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普遍较弱,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大多数学生都渴望梦想的舞台,而自主创业便意味着学生要离开舞台,其创新创业兴致自然会受到打击。况且创业教育大多与其自身专业缺乏关联,大学生需要额外学习更多的知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难以自主创业[3]。
音乐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其创业的成功与否。因此,高校要创新原有的音乐生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落脚点,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上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着重增设与综合素质培养相关的内容,如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训练、筹备资金与支配资金的课程内容、商业知识的储备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在校园内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实践比赛等,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团队能够得到来自学校的资金补助。通过举办上述活动和比赛,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也有助于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对于传播创新创业思想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此外,高校应充分利用公众平台宣传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让学生意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高校自身也可通过制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学生的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基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
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学生切实提升自我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平台。在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中,学生能够将个人的创新创业想法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相关经验,为后续参与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可以与校外其他企业合作,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学生在平台内可以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创业实践中,从实践中获取相关经验,为之后的创业打下牢固的基础。高校可主动搭建与政府、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为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建立长期创业孵化基地。在基地中,学生能够快速获取创业信息,获得政府的扶持,同时还能在学习企业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拓展创业项目。高校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学生看到自己的创业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自信。高校还应拓展其他渠道,如多与专业的音乐实践团队合作,为音乐专业学生拓宽创业实践的渠道,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
为完善音乐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校首先应解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在实践中,高校应该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在保证学生专业课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将两者紧密衔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是让学生更全面认识创新创业体系的必要步骤,学生只有先对创新创业有清晰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及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
教师作为课程内容的主导,需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自身的经验引导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中,以自身的经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因此,教师的实践经验在课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让课堂变得不再呆板,课本知识与教师实践经验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并将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提升课程效果[4]。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实践性训练。在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授课培训或企业合作,为教师创造在企业实地考察的机会,无论是教师定期去企业学习,还是教师在企业内挂职,都能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的经营之道,获取的丰富创业经验,教师在企业学习后能够将经验转化为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除了培养本校的教师外,高校还可以双管齐下,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聘请优秀的创业课导师,用以弥补校内师资匮乏的问题。
高校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分类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前,部分高校在考核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沿用了之前较为传统的考核体系,缺乏对实践的重视,考核大多以学期末提交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为依据。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看重结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潜力也应该备受重视。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不仅要考量学生在课程末提交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还要对学生日常表现出来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估,构建一个科学的创新创业分类评价体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