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健美操是一项集人体美、运动美、韵律美为一体的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门形式丰富、不可或缺的课程。同时,健美操是一项很受大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程,特别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高校中,对体育教育的融入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理念下,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
当前,思政教育深入课堂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大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探索健美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体现出“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理念,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将课程思政有效贯穿于体育课堂,探索体育教学新方向。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提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还强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我国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构建课程育人体系。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推进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2020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各高校要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全方位推进各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体育课程思政引领体育课堂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价值观,提升爱国情怀,还可以强化学习动力,提升审美、鉴赏美的意识,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打造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努力向上的进取心。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生命线。要创办有特色的大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凸显。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本科院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列为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首要目标,率先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有利于加快师生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目标,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进程,还可以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具有积极影响。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练”一度成为特定时期体育课程居家练习的主要形式和口号,各级各类学校也先后经历了停课、线上复课、复课、“线上+线下”等不同阶段,各高校的体育课程同样是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常备模式,也逐渐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健美操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健美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当今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教学模式相结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实现大学体育健美操课前充分准备、课上技术知识传递便捷、课后技术知识巩固牢靠,并穿插课前视频网络观摩预习、随堂测试、课后讨论反馈等师生互动环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帮助改进当前高校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保证传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教学环境,在促进场地设施利用、设备资源更新、档案资料丰富、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在平台的建设上有积极作用。
1.课前预习准备
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堂,教师需要不断加强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文化学习和积累。在备课时,教师需要在体育历史发展长河中感悟中华体育精神内涵,让体育发展过程中“思政元素”打上“时代”的烙印,将体育的“思政元素”合理融入进课堂教学,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具体在技术教学实践中,在融入思政的基础上,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筛选教学资源,从众多线上课程中选出与教学实际或技战术练习关联度较大的内容,提前发给同学们预习准备。一方面,学生从中提前了解相关内容,在预习中提早发现问题,为线下课堂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限定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2.课中学习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运动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的原则,体育课堂传授的技战术内容要联系到特定赛事场景和具体的体育人物,挖掘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思政元素,形成体育与政治教育的一致性。明确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课程的相关要素,充分发挥线上资源和线下体验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根据学习或联系内容,引导学生带着思政元素融入预设情境中,通过努力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或掌握动作的规律,以获取切身的身体练习体验。
3.课后练习提高
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线上搭建公众号平台,课后可以通过分享文章链接、视频、图片、评论等方式传播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引导学生们追溯体育发展史,参悟到体育运动礼仪和竞赛礼仪,帮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体育运动中的精神内涵和美学特征。同时,课后体育锻炼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要求学生课后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优良习惯和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教学活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来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修正和改进,健美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多元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通过对学生在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评价,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组织实施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和完善。在终结性评价中,采用严谨客观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和动作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练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和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来进行零距离的沟通,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进行互动式的交流活动。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留言或者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来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火山等视频软件来加强沟通。在该模式中,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练习,然后再通过网络信息反馈学习结果,还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和同学们以及团队间进行互动交流,整个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要达到“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教学理念的转变极其重要,其也是本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否则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体育理论知识与文化积累,形成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基础,与时俱进,强调健美操运动项目背后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健美操课程的开展不仅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健美操运动知识,还要让学生感知到健美操的美感,突出健美操运动中的“美”,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环节,教师不应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习动作,也不应照搬教材,要突出健美操的灵活性和多变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校也要为学生配备专业的健美操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健美操水平会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化的线上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健美操知识。真正做到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运动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健美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要做到因人而异,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其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动作的编排中,有些学生喜欢舞蹈,教师可以让学生负责编排动作,有些学生音乐方面比较强,可以让学生寻找合适的健美操音乐,这样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推动其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健美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有线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线下运动实践的体验和提高,因此,其考核方式既要区别于传统理论课程的评价方式,又要与传统术科项目考核方法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最终考试结果来评定学生,还要把他们的日常学习如学生在平时表现出的创新思维、表现能力等,以及对健美操的创编等内容加入考核中。考核既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也是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评价。
应用型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实现二者的交叉与互补,进而升级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解决以往传统教学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个体差异而对健美操技术学习与掌握的不同程度,而带来的不同学习效果,因此大学体育健美操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是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是健美操运用现代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步骤。同时,建议高校体育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和体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担当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帮助学生既“强身”“健骨”又“强心”“提智”,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