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杰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随着高校教师职业的日益专业化,教师职业认同已逐渐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其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不管是在高职院校任教的老师,还是在普通高校任职的老师,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考核任务,那就是职称评定。职称评定是检验一个老师在这几年,或者是在这一段期间内的教学表现情况,是对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的一个全方位的考核,对于教师而言,职位的不断上升就意味着学校、社会和学生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肯定和鼓励。但是这种考核制度,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却是存在困难和弊端的,因为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强,而在科研方面的能力通常比较弱,时间和精力不足。但科研或者是论文发表情况是对教师进行职称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评职称的不断失败是导致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感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关注程度不够。大多数校长并不重视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体育教师的教学地位显著低于其他正常学科老师,导致体育教师在与其他同事的正常交往中自信心不足。在学生和其他任课老师的眼中,体育教学活动只是一个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课程,并没有什么专业的知识可以进行课堂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错误认识颇深。
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工作绩效,而教师的薪酬满意度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态度[2]。适当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但是,体育教学活动中却并没有此类的激励教学机制,体育教学工作一般都是固定的,工资也是固定的。缺乏激励机制,严重打击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对教学工作的创造性。
由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和专业性,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要求程度比较高,应该改变传统的对教师评价的体系,建立适合体育老师的系统的评价体系,改变唯论文论的职称评价现状。在对高职院校体育老师进行职称评定时,除了有论文教学、科研相关的评定考核标准以外,还可以增加与比赛活动或者专业技能考核等相关的多种评定方式[3]。这样,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就可以在自己专门的领域内发挥自己的所长,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丰富和创新自己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别开生面的体育教学活动。
比如,学校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进行职称考核评定的时候,可以制定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标准。让学校所有的体育任教老师在这一标准范围内统一进行考核,而不是和其他的学科老师一起进行考核。在考核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收集。学生对体育老师的教学意见,在考核中的占比可以设为10%或5%。体育老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的成果占考核的10%~20%,比如体育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着自己创新的游戏,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体育教学课堂时间,带领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学校同时也可以采取另一种考核通道,给老师授予其他的与评等级相同的考核评定方式。在考核方式与体育教师教学专业相关或类似的时候,对于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来说是比较公平的,这种公平的职称评定方式,有助于体育教师在评定职称的过程中获得认同感,增强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心,提高职业认同感。
学校提高对体育这门学科和老师的重视,有助于提高老师在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职业认同感,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他所教授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一样,是受人尊重和重视的。首先,在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安排上,要合理地划分体育教学的时间,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安排情况进行体育课程安排,不要挤占体育教学时间来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同时学校还要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环境,增加资金投入。在对体育教学课程、教学器材的准备方面,学校也要增加投入,为体育教学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具,以满足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同时,在场地方面也要根据体育老师教学开展的需要,增加教室的投入,对原先的教室进行改造,以适应体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在校任职的老师也要改变对体育教师的错误认识,转变交友观念,以同等的态度来对待体育教师,尊重体育教师的付出和努力,与体育教师友好往来。
学校在组织团建活动的时候,也要将体育教师纳入其中,给其安排相应的活动,不要将体育教师排除在外。团建活动的组织同样可以由体育教师来进行策划组织和管理,毕竟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团队活动的时候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而且在负责教师的安全方面也有自己的方法。由体育老师组织教师之间的团建活动时,体育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室外或室内的团建活动,如真人CS、爬山比赛或者是去某地一起进行烧烤,这种略带游戏性质的团建活动能够加深同行之间的认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这种在室外进行的需要消耗人的体力、智力和精力的活动,相比在教室内部的小型智力比拼,更加适合体育教师,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体力优势,带领团队赢得比赛。通过学校活动的组织,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在同行之间的影响力,树立威信,提高自身的地位,同时还能够增强体育教师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心,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师对本职行业的认同情感。
普通的高校老师可以通过做研究、做科研或者是写论文的方式申请教育界科研基金,来为自己创收,但是体育老师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固定的,而且还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因此,体育老师在对待教学的态度一般都是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还是一样,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加其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职业认同感,可以建立体育教师的奖励机制,有规划地去针对体育教师所做的创新工作进行奖励。对一个人自身职业能力的衡量标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薪资水平,若做得好工资就会涨,若做得差工资就会降,这种方式在体育教师身上也是通用的。体育教师首先是一个家庭的一份子,其次才是学校的工作者,才是学生的老师,因此,薪水是吸引教师来这个学校参加工作的主要原因。学校建立体育教师奖励机制,有助于激发体育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创新[4]。给表现好的体育教师进行奖励,提高老师的薪资或者发放物质奖励。这种奖励是证明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在家庭的地位,增强家人对其工作认同感。家人作为一个人的重要后备军团和支持力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人的支持会让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这个职业充满期待感和责任感,会更加努力去对待,以期望以后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比如,根据体育教学这个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阶段性的目标设置,如果能够达成这个目标的话,老师就可以在正常取得工资的水平上获得年薪资绩效的5%的奖励。超出了预期的目标之后,还会有相应更高的奖励,这种奖励能够促使着一个人为实现目标而更好地去努力,积极地寻找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而且这种奖励有助于在学校的体育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风气,促使着学校的体育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创新教学的内容,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的教学内容能够受到学生的青睐和欢迎,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教师创新教学内容的感激之情,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代表着对现实生活总体比较满意[5],这种对于现实生活是否满意的情感,也会影响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于将来职业发展的自信心。只有对现在生活的状态存在着不满,人才会不断地为改变这种现象去努力,去付出时间和精力。当学校的奖励机制改善的时候[6],高校体育老师就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着自信心,努力想改变当下的情况,去为未来工作发展取得美好的成果而积极努力。
综上所述,要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价值和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来说,职业认同感是一个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学生、学校及社会对教师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好的学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让老师对未来有期待,对职业教学有期待,有期待才会有努力,才会有改变,才能在自身所处的这个职业中取得属于自己的一份成功。因此,要改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期待,高校要做出适应适当的改变,增强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