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强 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广东省生产服务业促进中心)
要保证事业单位以高效率、高质量进行运作的重要手段是“内部”与“外部”的协同控制,而我国领导人显然是早早便深明此理,因此便出台了诸多与外部控制相关的控制措施,如按部就班在社会内建立监督体系、审计监督的落实与增强、纪委监察体制改革等,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外部控制体系,其进展不可谓不大。但是,在“内部控制”方面,我国诸多事业单位却未能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下。
人们常说“组织未立,制度先行”,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制度或体系的重要性已是老生常谈,无须再多言,但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的体系仍是未能达到健全的地步,其主要表现为原有制度无法与内审实践形成“重合”,许多制度无约束性,许多事项则是缺乏相关制度,总体而言,其制度的制定并未贴合实际,规范化程度不高,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1]。
对于每一个单位来说,内部审计人员皆应游离于除审计机构外的机构外,换句话说,当审计人员履行自身职责时,不能因其余部门的事项而对其履行工作造成干扰。针对这一点,我国也曾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指出,事业单位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由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指导与监督,如有必要,还可以以实际工作为根本需求设立内审自律组织,以此实现对该类型工作的有效监督。但是,该政策仅仅指出了审计主体,对于设置的机构却无明确规定,因此也成为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不尽合理的最重要原因之一[2]。
我国素来主张“以人为本”,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中亦然,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保证其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高效运作的最根本基础,而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匮乏也是我国事业单位目前内部审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内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3]。在对内审人员进行招募时,招募对象仍主要集中于审计或会计专业的人才,若在以往本没什么不妥,但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审计工作已然全然取代了以往的人工审计,如此一来,内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会计及审计的相关知识,在加入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后,其本身还需在信息技术、管理、工程造价及法律法规方面有所涉猎。而当今的内审人员却往往局限于单一的知识体系,这已然成为内审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缺乏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制度及奖惩体系亦是造就了当下境况的根本原因。由于当今事业单位内从事于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多非审计专业出身,甚至是临时抽选人员组成,在工作积极性方面往往“居低不上”,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内部审计工作者也未能实现“与时俱进”,这也让建立完备的培养制度及奖惩体系成为未来事业单位势必需要完成的工作之一[4]。
审计观念匮乏同样是目前阻碍事业单位内审工作发展及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原因,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条:第一,事业单位决策管理层大多非财会、审计专业出身,对于内审工作的观念相对淡薄,只一味地认为“内部审计没有用”;第二,事业单位日常资金用度本身是由国家划拨,其本身为非营利性组织,由于资金来源于国家,管理层对财务方面的问题毫不重视;第三,内部员工缺乏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许多员工甚至不知“内部审计”为何物[5]。
该对策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各层级员工对于内部审计的错误观念及认知不足问题,针对该类别的问题,事业单位可以以我国政治体制为根本基础,对事业单位内的就职、升职提出“硬性要求”,在任职及升职时需先接受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培训与考核,在职期间,定期组织内部审计的相关培训,若有条件,也可邀请业界内较为知名的专家去往事业单位开展讲座,其中,财务工作者、审计工作者及上层领导团队应当作为重点培训及考核的目标,考核结果可作为绩效考核及选拔的重要参考[6]。除以上对策外,还可通过在工作环境中设立内部审计宣传画报等方式增强员工认知,在对宣传画报进行制作时,可通过内部审计人员轮流制作宣传画报的方式进行,令每一位员工都真正参与至其中,令其成为提升员工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工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事业单位员工对于内部审计的观念、提升对于内审的认知,以此提升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的效率与质量。
对内审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是令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生质变的最根本方法,同样也是其余对策得以开展的最根本基础。在内审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堪称重中之重,虽然不同的事业单位业务也大不相同,但在对这些不同业务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皆是以预算状况及执行状况开展审计,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可将这些单位的内部审计统一整合,由高层的组织为“龙头”,对内审进行牵引[6]。
除内审体系外,监督模式同样需要做出相应变革,以往内审监督多偏向于“事后”监督,即对财务账簿进行监督,从中查找错误,这与现代新兴起的“事前”监督模式大不相同,正确的做法是预算报表递呈时便对其进行监督,若发现报表有问题需拒绝审批。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实施统一的内审组织方式,对人员、计划、程序、任务及奖惩措施进行统一,充分利用高质量的审计资源与力量,如此一来,事业单位不仅能够减少复核量及节约资金,还能够略微降低对于内审人才的需求,令审计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除此之外,单位内部内审的重心也需做出一定改善,由于以往在事业单位中多存在贪污腐败现象,因此以往内部审计的重心多会集中于防腐、防舞弊之上,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反腐工作的成功开展,事业单位内审重心或可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做出一定改变,如向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环境保护等方面靠拢。总体而言,内部审计的变革需做到跟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新知识对内审工作进行科学革新[7]。
提升内部审核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方式有两个,一是招募新的人力,在招募新的内部审核员工时,事业单位可适当提升学历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专业及其职业资格进行限定,同时事业单位也可与当地有名的高校达成合作,通过为同专业高校生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对人才进行有效遴选,若其中存在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或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可直接予以录用,以此为事业单位内部审核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二是对原有人力进行能力方面的提升,除上文提及的培训外,还可在事业单位内建立“竞争体系”,以该竞争体系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且公平的选拔制度,通过公平竞争令事业单位内内审的老员工自主地参与至内部审核相关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8]。
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主要存在内部审计体系不尽完善、机构设立不尽合理、内审人员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不足及审计观念匮乏等方面的问题。要令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得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改变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员工对于内部审计的认知度。通过事业单位内部所组织的培训改变事业单位员工们对于内部审核墨守成规的观念,及时把握我国的政策方向,不断招募专业能力、综合素养较高的内部审计人才,提高内部审核人力资源质量,建立科学的内审制度与此同时,还可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及绩效考核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形成鼓励,提升其工作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以内部审核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令我国事业单位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真正为人民解决各类民生问题的重要组织,令我国打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之钥”。本文为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效率,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以该类问题为依据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以供广大审计人员参考。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