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民
南宁市副市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横县茉莉花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400余年前的明嘉靖年间,横县已是“茉莉甚广,四时常花”。近年来,南宁市立足特色,持续推动茉莉花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成功创建了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产业兴旺积累经验,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的提升。2019年横县茉莉花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22亿元,全年形成税收3000多万元。在茉莉花产业园,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5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36.33%。横县茉莉花产业已经发展成百亿级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3个第一。
种植面积和花茶产量第一。2020年,横县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2万亩,有花农约33万人,年产茉莉鲜花9万吨,茉莉花茶7.8万吨,茉莉花产量占全国的80%、世界的60%;拥有茉莉花精深加工企业130家,茉莉花初加工转化率为98.11%,加工产值达75亿元。横县获得了“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中心”“世界茉莉花都”等诸多荣誉。“茉莉小镇”校椅镇列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茉莉花和花茶价格指数话语权第一。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价格成为全国价格的“风向标”。每年6-10月横县茉莉花高峰期,茉莉花交易量每天约200万斤。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花茶原料市场——西南茶城,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国茶叶市场四强”。横县茉莉花(茶)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连续7年发布全国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价格指数。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分别入选2020年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排行榜第59位、第22位。如今,全县共有茉莉花加工企业130多家,自主商标品牌200多个,综合品牌价值达206.85亿元,实现了广西最具价值农业品牌四连冠。
花茶市场销售全国第一。茉莉花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俄罗斯、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西南茶城茉莉花交易市场、半成品茶市场、成品茶市场交易活跃。建设有中华茉莉园、中国茉莉花茶交易中心、中国茉莉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茉莉花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茉莉花(茶)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以及中国与东盟茉莉花(茶)产业合作与发展平台。大部分花茶品牌企业已进驻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京东、乐村淘、村邮乐购等网络平台上销售,销售量不断攀升。2019年全年茉莉花销售额21亿元,茉莉花茶销售额89.7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9.77亿元。
历届南宁市委市政府、横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大力支持和推动茉莉花产业发展。
2019年横县茉莉花产业科研经费投入达930万元,近三年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78.16%。
以科技创新提高种植质量水平。建设了茉莉花专家大院,由14位科技专家组成专家团队,攻克茉莉花种植的多项技术难题。搭建茉莉花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研发茉莉花智能采摘;建立茉莉花病虫害监测数据平台,开展1000亩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试点工作,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对茉莉花生长全程进行数字化精准管理。此外,与广西农科院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展茉莉花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和应用推广,新引进和培育37个茉莉花品种,打造世界茉莉花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研究基地。
以科技创新提升生产管控能力。建成全国首个落户县级的国家茉莉花及制品重点实验室和广西茉莉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茉莉花生产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茉莉花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品研发升级。横县130多家茉莉花企业,超过70%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与各大科研机构合作获得茉莉花无公害杀菌剂等113项专利成果,开发出茉莉龙井、茉莉黑茶、茉莉普洱等新型茉莉花茶产品。同时,挖掘茉莉花的药用、养生、美容等综合功效,园内企业研发生产出茉莉精油、茉莉护肤品、茉莉文创工艺品、茉莉糕点美食等一系列衍生产品,不断提高茉莉花产业的附加值。
以科技创新构建数字生态体系。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重塑了横县茉莉花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开发“数字茉莉”平台,构建起一朵茉莉花交易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数据云”,并提供一键式普惠金融服务,解决茉莉花产业链上的花农、收购商、茶企、物流等主体的融资难问题。
不断提升横县茉莉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继在广西南宁、浙江杭州举办横县茉莉花品牌战略新闻发布会,强化品牌打造力度,重磅发布品牌口令、品牌标识、品牌图腾、文化族谱等横县茉莉花产业区域公用品牌设计成果。同时,加快构建横县茉莉花营销网络,鼓励协会、企业和经营大户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横县茉莉花线下体验店,建立横县茉莉花企业品牌旗舰店。目前,横县茉莉花品质已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星巴克、娃哈哈、康师傅等知名茶饮公司所使用的茉莉花原料80%以上产自横县。
实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对内培育品牌,先后培育出周顺来、大森、金花等全国茉莉花茶十大品牌,引进了包括北京张一元、浙江华茗园、台湾隆泰在内的130家花茶企业。在茉莉花农业产业园集聚了近90家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茉莉花再也不愁卖,农民效益稳步提高。如今,一亩茉莉花一年能产鲜花2000斤,每斤均价12元,能给农民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
不断健全完善茉莉花系列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了《茉莉花种苗生产技术规程》《茉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茉莉花茶绿茶窨制技术标准》等15个茉莉花产业区、县地方标准,不断提升茉莉花标准化种植和茉莉花茶加工水平。同时,为了保证全县的茉莉花品质质量,对全县的土壤进行了检测,数据储存起来,为茉莉花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茉莉花的种植和茶叶生产达到绿色安全的国际标准。
一是带动旅游服务业。从“走马观花”到“驻马赏花”,依托国家现代农业园的建设,横县旅游消费经济应运而生,“茉莉闻香之旅”品牌也更响亮了,带动了“旅游+”融合发展。2019年,横县茉莉主题旅游人次达502.21万人次,消费总收入52.16亿元。二是助推电子商务业。蓬勃兴起的农村电商是茉莉花产业提质升级的“助推器”,茉莉花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畅销全国,横县成为广西首个农村淘宝项目示范县,2016年以广西第一的成绩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在验收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2020年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加快建设健康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茉莉花加工新城,重点发展茉莉花茶、茉莉化工、茉莉医药、茉莉保健食品等加工制造产业,持续推动茉莉花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1+9”产业群。加快茉莉花产业新城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茉莉”,建好管好用好“数字茉莉”平台。
推动中华茉莉园建成国家5A级景区,打造国家农业公园、中国茉莉小镇、“前店后厂”茉莉文化风情街区,推广提升“茉莉闻香之旅”旅游品牌。
南宁市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产业兴旺的重大举措,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广西首个入选首批1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并高标准通过验收。产业园的创建,开启了横县茉莉花二次创业、二次腾飞的旅程,也促进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再提质再升级。
推广科技种花。横县在茉莉花核心种植区投资4000万元建设的品种园相继等育出60多种茉莉花品种投资200万元的智慧数字茉莉大棚投入使用,采用了智慧农业数字设备,全过程收集茉莉花种植和生长数据,不断优化和调解种植参数和环境,提高了单产和花期。建立茉莉花病虫害监测数据平台,
开展1000亩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试点项目,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茉莉花生长全程进行数字化精准管理。创新上线横县“数字茉莉”平台,实现茉莉花生产数字化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形成“互联网+茉莉花”智慧产业体系。
通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连接机制,培育茉莉花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园内有专业合作社86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16005户,比例达50.35%。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合作社的茉莉花田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社员增收2000元以上。一方面,推行村企联建茉莉花种植基地模式,实现茉莉花从农田到市场的精准对接。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自行流转土地,开展茉莉花的无公害、标准化和有机种植。通过“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花农获得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和年终分红等多种收入。
一是用好奖补政策。利用中央奖补、自治区茉莉花产业基金等渠道和平台,一揽子出台了茉莉花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每年奖补费用超过1000万元;吸引人才方面,招聘了20名全国各地研究生入住横县助力产业发展;营商服务方面,推出了十几种企业服务套餐,所有签约项目,不到半年实现全部开工;政策扶持方面,陆续出台了加快茉莉花产业发展意见等政策,编制了茉莉花产业全景图。二是争取上级支持。横县茉莉花已成为广西力推的农业拳头产品,并作为战略产业列入《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获得自治区政府投资引导资金支持,专门设立了规模6个亿的茉莉花产业发展子资金,对于撬动社会资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人大立法保护。南宁市人大将茉莉花保护列入立法计划,为茉莉花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促进中央资金投资项目落地。2018年,利用中央奖补资金投资建设的茉莉花加工新城项目破土动工,将引导落户企业开展标准化、全自动化的茉莉花茶窨制生产,建成高标准高品质的茉莉花产业深加工聚集区。到2019年底,已有超过50家企业报名申请入驻,一个改造升级后的茉莉花产业集群正孕育而生,潜在产值将超过20亿元。
一是产品品牌从“量”到“质”的提升。开展大规模茉莉花低产改造,创新实施茉莉花品牌战略,推广“好一朵横县茉莉花”品牌口令、品牌标识等,建成产业园品牌标识系统和品牌展示中心,不断将横县茉莉花品牌做大做强。二是发展方式从“浅”到“深”的变革。产业园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在做强茉莉花茶的同时,精准对接茉莉花精深加工产业项目。注重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同步实施中国茉莉小镇、茉莉创新小镇等一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项目、要素向产业园集聚。目前,园内茉莉花种植面积6.65万亩,年产茉莉鲜花5.98万吨,茉莉花初加工转化率达到98.11%,加工产值达50.19亿元。三是产业结构从“一产”到“三产”的推动。借助获批创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有利契机,形成了茉莉花规模生产、加工转化、科技示范、文化旅游互动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园的带动,着力打造“茉莉闻香之旅”旅游品牌,积极推动茉莉城市IP的建设,完善茉莉文化旅游设施,推进茉莉小镇文旅项目,建成国家3A级茉莉花主题旅游景区。建成横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村级电子商务平台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社区),拥有顺丰、菜鸟等快递物流企业65家。
国家现代产业园是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决不能搞非农化,把产业园建成“穿着马甲”的工业园,更不能建成房地产新区。
产业的发展不是短期就可以形成的,必须有多年的发展基础和持续不断的投入。横县之所以没有申报甘蔗、甜玉米或者其他产业的国家园区,就是因为这些产业还没有达到茉莉花的产业基础和规模,以及突出的本地特色。
农业产业园的创建,离不开地方政府强力的组织领导和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发挥政策优势和服务优势,建设好产业园,为农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科技工作者、院校毕业生等开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创业创新提供“演练场”和“大舞台”。
将产业园建设与现代营销手段有机结合,如电商、短视频、直播、物流快递等,让横县茉莉花产品行销中国和全世界,有广大的客户群体,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在新型食品行业中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如香料、奶茶等。
农业产业园建设要坚持“园为农所建、利为农所谋”,做到坚持方向不跑偏、性质不走样,始终做到园为民所建、利为农所谋,为农民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构建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提供有力保障,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如横县茉莉花国家现代化产业园创建之后,产业区农民收入翻番,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