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慧 咸丽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北京 100048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转变。虽然我国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旅游大国,但是,我们的旅游强国梦想还需要进一步实现。在战略实现旅游强国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酒店业的国际化管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中国酒店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旅游业中,酒店作为领头军,已经率先进入旅游强国建设的征程。但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却成为了阻挡我国进入旅游强国的障碍,酒店专业国际视野人才数量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发展集约型、精细化旅游业及酒店业的瓶颈,中国旅游企业及酒店集团在国际市场中拓展版图时,受到国际视野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严重制约。加快酒店管理专业国际视野人才培养,为我国旅游酒店业国际化发展做好人力保障与支撑,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实现旅游强国梦想的必经之途。为此,当前旅游酒店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际视野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争取主动,能够适应国际业务拓展与发展的各类管理人才。在酒店领域,国际视野人才是伴随着酒店全球扩张以及游客全球流动的趋势而对于人才提出的更高素质与能力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的总称,是在全球化进程中能利用自身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酒店行业专业知识,从事涉外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立足本土文化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1]。
1 宽阔的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就是能够运用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上观察经济运行以及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为企业的全球拓展而服务。受先天经营特点影响,旅游酒店企业如想做大做强,必须要在全球市场开疆辟土,拓展业务。因此,在进行品牌扩张及业务扩张时,需要以全球化国际视野进行分析与决策,此时,衡量判断问题的多重角度能够帮助经营管理人员做出更加客观、更能综合考虑全局的判断与决断,为此,酒店高级管理人才必须更多地了解时事、理解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各种现象。
2 创新意识
如果说宽阔的国际视野是从空间角度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高素质需求,那么创新意识就是从时间角度对于专业人才提出素质要求。与普通专业人才相比,国际视野人才需要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环境中创新性地识别并且抓住历史洪流赋予企业的发展机遇,敏锐地捕获市场信息,并做出前瞻性地思考与决断,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创新,在新的环境中不断紧跟时代潮流。
3 开放包容的品质
在国际性事务中,价值观念的冲突、角度与观点的不同,都会给国际合作及国际接待带来很多困难。为了更好地展开国际合作,为全世界的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酒店管理的国际人才需要具备开放包容的品质,不以个人视角及观念判断评价合作方及宾客的做法,能够尊重、认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宾客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阅历丰富”,因此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酒店管理的国际视野人才需要更多地接触社会,更广泛地涉猎阅读各类书籍,同时更多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与礼仪。
1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包括外语的交流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变通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2]。
国际视野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才能够在酒店经营中更好地为国际客人提供服务,并在国际经营的过程中,顺利与其他国度的工作人员展开交流。除此以外,国际视野人才还需要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由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行为差异。为此,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需以本民族文化为背景,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精通国际交往合作的各种技能,以便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迅速适应,并与他国人员展开合作。
2 更强的抗压能力
在国际性事务中,即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精通他国语言,但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在交往过程中,出现分歧乃至矛盾都在所难免,如果酒店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在遇到交流及合作困难时退缩不前,不仅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激化矛盾,为此国际视野人才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强的抗压能力,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以自身卓越的管理经验,克服国际交往中的困难与挑战,逐渐掌握市场资源。
3 国际运营能力
在国际酒店集团中,管理人员需要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市场展开经营活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熟悉东道国当地的人文文化,同时还需要深谙国际竞争战略、资本运营、品牌运作、风险防范之道,熟知当地的法律与财务管理规定、国际认证与标准体系,并且据此优化研产供销运营系统及组织架构、积极建立深厚互惠的国际渠道关系、恰当运用好国际资本杠杆,严谨而灵活地展开企业的经营活动,最终形成并全力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帮助母国酒店集团在国际市场中立足。
基于当前形势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酒店管理专业院校需要尽快从管理机制国际化入手,在教学价格体系设计、课程和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国际化的系统设计,构建 “高度国际融合”的国际化视野人才培养模式[3]。
1 设计与国际接轨的双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想要培养国际视野人才,学校的课程体系就应该建立在国际化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施来实现。主要可以从双语教学形式的采用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两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可以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在部分课程中选择与国际接轨的双语教材甚至是英文教材,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4]。
其次,需要增设国际运营方面的高阶课程。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时,需要增加诸如:国际特许经营连锁、跨国企业经营战略、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国际投资等国际运营方面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国际经营思维及具体运作思路,引领自己的企业从思维理念、管理制度、盈利模式、资本运营、企业文化等方面向国际卓越企业靠拢。
此外,酒店管理专业院校也可以借助网络在线方式,与国外院校签署合作协议,享受国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
2 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双语型教师团队
国际课程需要优秀的教师团队做支撑,为此,学校应该构建双师双语型教师团队。对于专业英语教师需要提高其专业素养,必要时送教师进入国际酒店进行挂职锻炼;对于专业任课教师,需要从多重途径角度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交流及沟通能力,例如:聘用有留学背景并且专业对口的教师;或是帮助教师接受双语教学培训,开展双语教学的观摩教研活动;为现有教师提供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在国外学习期间与国外学者、酒店经营和管理者充分沟通交流;通过国际合作协议的签订,从合作院校引入外籍教师,为本国教师及学生授课,使师生耳濡目染外国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中外双方教师在交流与碰撞中,分析本地域和国外文化的差异,共同开发和建立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国际视野人才服务。
3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国际视野培养
增加国际视野不能单纯依靠少量的课程体系,而应当将教学融入学生的平时生活。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收听英文广播,了解国际时事,提高英语听力;也可以敦促学生通过阅读观看记载国外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的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了解国外的人情风俗及其文化。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对外交流的活动,比如接受国外留学生、参加海外游学、或者邀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中的国际高管到校开设国际背景知识讲座等,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介绍联合国各类组织的在线网络讲座课程,也可以搭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桥梁,输送学生参加联合国或者国家举办的各类峰会等,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志愿者义工活动,给学生提供机会在大型国际展览或者赛事活动中担任志愿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栏、展板、英语角等多种隐性方式,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应用国际语言的能力和文化交际技能[5]。总而言之,通过与国外文化近距离接触,获得直观感受。
1 推动学生国外访学
培养国际视野人才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并融入国际环境,在国际环境中学习与成长。为此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努力接洽国外酒店管理专业院校,争取通过国际合作、访学交流、联合办学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拓展更多的交流途径。以帮助学生享受国际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国际环境,让学生体会国际交流与融合,在异地生活的碰撞中承受更多的压力,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2 建立国际化实习与交流基地
酒店对国际视野人才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外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非常重视,因此,学校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添加去国际化酒店或国外实习的机会,不仅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国外文化,也可以为学生增加工作经验[6]。
充分利用寒暑假推荐学生到国际品牌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这样既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同时又开阔他们的眼界。学生可以以更加真实的经历品味国际酒店中面临的工作环境,在学生返回学校学习期间,将实习中的经验与经历与理论相结合,以酒店中的现实问题作为学生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尤其是通过接待国际宾客,帮助学生体会跨文化的差异性,拓宽学生视野。
通过各种途径,如国外合作院校、最佳东方等人才招聘渠道,寻找国际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去学习和生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国外的文化和交流方式, 日后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视野人才。
3 借助互联网共享国际资源
毫无疑问,国外访学与国外实习是最佳的国际视野人才培养途径,但受各方条件限制,尤其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两种方式真正能够覆盖的学生人群为数不多。在网络发展迅猛的信息化时代,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因此在寻找到合作院校之后,酒店管理专业院校可以邀请合作院校的师资,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本校学生展开授课,甚至可以采取课程体系共享的方式,学分互认,使得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万里之外的国际优秀师资与课程体系。
除国外院校的师资和课程体系外,学校还应当充分利用国外社交平台引导学生理解国际文化差异。学校教师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导学生登陆英文社交平台,例如 Facebook、Twitter 等,通过这些社交平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线上交流互动,并通过这些直接的交流互动,理解不同于中国的文化表达模式,以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在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同时明白解决文化冲突的根本途径是求同存异、尊重他人,最终强化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学校能否培养出国际视野人才,需要依赖合理的评价机制确定评价标准。学校可以从国际服务及经营管理知识结构、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意识与胸怀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对比判断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程度。
总而言之,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院校应当在现在教育教学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以酒店管理国际化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目标,最终培养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勇于创新的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决策、国际化收益与资产管理人才,以满足酒店行业市场上日益增多的国际视野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