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过滤布现行标准研究

2021-11-21 11:08王巧智陈泽潭李红霞
中国纤检 2021年8期
关键词:机织袋式滤袋

文/王巧智 陈泽潭 李红霞

人们在不断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废气、工业废水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业过滤布在解决大气污染和废水污染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工业过滤布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石油、化工、冶炼、钢铁、选矿、炭黑、制糖、制药、染料、陶瓷、食品、造纸、电子、机械等工业生产领域,以及吸尘、除尘、空气净化、水质处理等环境保护方面[1]。

工业过滤布主要由机织过滤布、非织造过滤布以及布膜复合布组成[2]。机织过滤布主要为涤纶、丙纶、锦纶、维纶、芳纶等单复丝通过简单或复杂的织物组织织成过滤布。非织造过滤布多见为针刺过滤布,即由涤纶、丙纶、锦纶、玻璃纤维等原料经针刺法固结后制成的非织造布,后经定型、轧光、烧毛等后处理工序达到一定的过滤效果[3]。随着过滤布的不断发展,过滤布品种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过滤布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过滤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标准的制定逐渐完善。本文主要分析国内工业过滤布的现行标准以及标准的不足之处。

1 国内工业过滤布的现行标准分析

一直以来国家对工业过滤布这个领域并没有统一的技术指标,各企业只是按照企业内部标准进行生产。直到近几年,国家对工业过滤布的标准才逐渐开始完善。

1.1 机织过滤布的现行标准

近年来机织工业过滤布标准的检测方法不断完善,由原来的常规检测指标克重、厚度、密度、透气性的检验拓展到织物的长度、幅宽、透水性、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检测指标,检测指标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大。

2009年,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的FZ/T 64015—2009《机织过滤布标准》规定了机织过滤布的分类及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此标准详细介绍了机织过滤布的统一命名方式,在技术要求上也比较全面地规范了机织过滤布的厚度、单位面积质量、密度、幅宽、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透气率、耐磨、透水率、泡点孔径、静电性能。同时对机织过滤布的外观质量提出了要求。

随着过滤布行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过滤布的耐酸、耐碱性也有了具体的要求。2011年,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的JB/T 11092—2011《固液分离用织造滤布机械和物理性测试方法》规定了过滤布的耐酸、耐碱性、干热性能、撕破性能、胀破性能、顶破强力的测试方法,但此标准并未规定具体的考核指标。由于过滤布的成本比较高,很多过滤布使用厂家更关心过滤布的再生性能,JB/T 11093—2011 《固液分离用织造滤布 过滤性能测试方法》中提到了滤布卸饼性能和滤布再生性能,这两种性能对实际生产应用起到了指导作用。JB/T 11093—2011《固液分离用织造滤布 过滤性能测试方法》主要规定了最大鼓泡孔径、沸腾孔径、孔径比、透水速率与透水阻力、透气速率与透气阻力、真空过滤性能测定、加压过滤性能测定、截留精度、滤布卸饼性能的测定方法、滤布再生性能的试验方法。同年发布的JB/T 11094—2011 《固液分离用织造滤布 技术条件》增加了过滤布的后处理要求,对过滤布后处理的热定型、轧光、起绒和烧毛指标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1.2 非织造过滤布的现行标准

随着非织造技术的不断更新,非织造布的标准也越来越多,1997年,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的GB/T 5709—1997《纺织品 非织造布术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非织造布的定义。该标准定义了纤网及其成型工艺、最终产品的分类和定义、其他非织造布所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定义。

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所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玻璃纤维过滤布在治理工业粉尘和烟尘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2年,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起草的JC/T 768—2002《玻璃纤维过滤布》代替了原来的JC/T 768—1987(1996)《玻璃纤维过滤布》,增加膨体玻璃纤维过滤布及部分产品的品种规格。

2005年,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的JC/T 590—2005《过滤用玻璃纤维针刺毡》参考了日本工业标准对JC/T 590—1995《玻璃纤维针刺毡过滤材料》进行了修订,该标准主要增加了外观中开剪的规定、增加了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纤维直径的规定和可燃物含量的要求。

2006年,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的HJ/T 324—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详细地讲述了滤料的分类和命名、滤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厚度、幅宽、半周长、透气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阻力特性、滤尘特性、抗静电性、耐高温性、耐腐蚀、疏水疏油性,并规定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该标准附页列出了常见玻纤的技术指标及耐腐蚀性耐温性的检验方法。随后发布的HJ/T 326—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料》规定了覆膜滤料的覆膜牢度的检验方法,具体规定了覆膜滤料的各种参数指标。同年出台的HJ/T 327—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主要规定了袋式除尘用滤袋的技术要求,包括圆形滤袋、扁形滤袋的周长及偏差,以及滤袋的缝制、滤袋的缝线与针距要求、滤袋的破损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2009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的GB/T 6719—2009 《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详细规定了普通型和高强低伸型非织造滤布和织造滤布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以及经向定负荷伸长率,对滤料的阻力特性、过滤布的耐腐蚀性、疏水滤料的疏水性、疏油滤料的疏油性、滤料的耐温特性以及防静电滤料的防静电性能都有相关的考核指标。此外,在滤袋的规格偏差、辅料的缝纫线以及缝纫针数方面也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指标。

2019年出台的团体标准T/CAEPI 21—2019《袋式除尘用滤料技术要求》对HJ/T 326—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料》进行了修订,主要增加了术语、定义、分类、命名,袋式除尘器的测试方法,PM2.5捕集效率,耐折、耐磨、覆膜牢度、面层剥离牢度、抗氧化性。同年出台的T/CAEPI 24—2019《袋式除尘用超细面层滤料技术要求》,更专业化地提出了超细面层滤料的技术要求。

2021年3月10日,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工业烟尘超低排放用滤袋技术要求》,对滤袋的外观、滤料的性能、滤袋的缝纫线提出了要求,对袋身接缝宽度与接缝强力、接缝处过滤性能都提出了具体测试方法和要求。此标准更切合实际地考虑到滤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较之前的标准更进一步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3 我国现行工业过滤布标准的不足

我国过滤布的标准较前些年已经在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在规范常见过滤布相关的性能指标方面,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范围。例如:最常见的过滤布621经纬密的数值、强力指标、厚度指标、透气性能以及过滤效率的达标指数未明确规定。现今过滤布的品种比较繁杂,归纳起来比较耗时,最好有一个规范性的指标出台,可以规范一下市场上常规滤布的产品质量。

(2)在机织过滤布的最终使用用途上,带式过滤布、板框过滤布以及离心过滤布等的最终成品规格尺寸上没有系统地说明正负偏差,并且对实际操作没有一定的指导说明。例如:1.05m×1.05m的板框过滤布,成品的允许偏差在正负多少合格,没有明确指出。

(3)由于过滤布工厂内部对标准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工厂人员受自身原因的限制,不能将滤布的标准与实际生产进行有效结合。现行的过滤布标准与实际生产结合不紧密,未能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大多数过滤布标准对于测试方法的讲解比较多,而对于结果的判定考核指标未详细规定,能够明确指出具体考核指标的标准并不多。

(4)标准中大多介绍滤布测试方法,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滤布的原材料的相应标准。例如:直径0.25mm的锦纶单丝的热收缩性、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指标。

(5)标准中对于过滤布的后处理工序,如轧光、热定型、起绒和烧毛等性能要求比较少。

(6)在过滤布的辅料上,如子母扣、卡钩等配件的断裂强力以及耐酸、碱等性能没有具体的规范。

(7)受限于当前国内技术的发展,研发人员的认知面较窄,我国过滤布的标准研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工业用过滤布标准体系建立的建议

我国工业用过滤布标准已由原来的命名、检测方法等逐渐完善到整个过滤布各个性能的检测,但是标准体系和实际生产还没有完全融合,没有建立起完全的指导实践生产的能力,在与实际应用上的结合还差一段距离,建议建立工业用过滤布标准体系。具体建议如下:(1)制定常用工业过滤布的具体考核指标。(2)制定带式过滤布、板框过滤布等的最终成品规格尺寸的具体检测方法和考核指标。(3)制定针对工业过滤布原材料的检测方法和考核指标。(4)制定工业过滤布后处理工序轧光、热定型等的具体检测方法和考核指标。(5)制定工业过滤布的辅料的具体测试方法和考核指标。

猜你喜欢
机织袋式滤袋
辽西地区黑木耳吊袋式栽培技术
金属滤袋在垃圾焚烧烟气净化领域应用展望
冬季保暖户外运动服机织面料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上海袋式除尘配件有限公司
考虑界面层影响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研究
滤袋机械破损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案
滤袋安装过程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baby请睡个好觉——《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国家标准于2017年12月1日实施
图解海鲜菇袋式栽培技术(十)
下进风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