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

2021-11-21 10:56刘闯
大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型高校学生社团

刘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6)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培育创新型人才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目标。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与主要特征[1]。但这仅仅依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落实其培养理念,拓宽其培养路径,成功调动不同资源与载体。高校学生社团与专业活动主题贴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组织方式灵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实践场所。文章将重点阐述高校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与具体路径。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生为了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责任,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组织,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体现,学生社团正逐渐成为呈现校园文化的中流砥柱[2]。与高校教育类似,学生社团具有很强的文化选择性、适应性、传承性和创造性功能,在学生之间代代传承。高校学生社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主动创新能力

学生社团主动组织创新型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创建明确的分工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新的积极性。经由高校指导,可提高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综合质量,建立一系列系统且长效的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大致有三类:日常活动、月活动以及大型活动。日常活动是一些小型的活动,大型活动则需要与其他社团合作完成。如与高校教育项目和计划相结合,组织大型活动,与其他社团一起协作配合,明确每个社员的分工与职责,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来进行,并在活动结束后积极总结反思,积累经验[3]。

(二)提高学生交往与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一种教育理念: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育专家杜威也认为,教育应边做边学,这比从听课中学习更为重要。两位教育学者都认为实践对能力提升极为重要。通过社团实践,可将学生的客观世界变成学生自己的主观世界。国内很多高校教育一直以来,都偏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薄弱一直成为教育界的诟病。学生通过参加高校社团活动,能很大程度上提升交往与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所在[4]。

(三)培养学生平等、自由的批判与思辨精神

创新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思想发生碰撞,出现思辨精神的体现。学生社团可将批判与思辨精神有机结合,以将其化作实务。此类批判与思辨的精神,需要具备批判与再创造的思维,进而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与变革。学生社团在学生时代进行复杂、长期的研究与学习,将参与学生的思辨精神逐渐演变为自身的本性与习惯,畅通了人们创新特质的正向流动渠道[5]。

二、创新型人才培育中高校学生社团发挥作用的具体路径

(一)依托各学科专业,以专业性为办社宗旨

创新型人才能够应依托各学科专业,努力实现专业上的创造创新。因此,创新的基础是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了弄清创新实践的方向,在学生社团刚成立时,指导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明确指出社团成立须基于学科和专业这一主要思想,并对社团进行指导。开展创新型活动以传授专业知识、磨练实用技能并确保社团的建立发展方向不出现偏差,领域不变化。各专业社团应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特性来建立[6]。如市场营销专业成立“营销联盟”,突出学科专业特征,便于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明确社团活动的抓手,有效衔接课程教育与社团活动

在设计活动时,负责指导的教职人员需要引导学生组织紧密契合各专业课程教育的系列创新型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职业创新技能、拓展专业素养,并不断积累专业知识[7]。

例如,在刚建立营销联盟时,可持续进行探索。最初,发起营销计划策划大竞赛,制作营销计划书,选出最佳计划。这种方法更注重写作技巧与知识的积累,而不注重动手实践。对此,指导教师可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引导其不断优化活动设计,将社团活动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相结合。营销策划竞赛分为两部分:(1)实体销售,将参与的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自己的营销计划并组织实施。(2)展示营销成果。通过现场演讲与幻灯片展示,向教师与评委介绍自己的营销计划、组织和实施的具体流程,并展示最终的实际销售成果。活动完毕后,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现,将被记录在营销课程的成绩中。通过策划营销竞赛这一社团活动,学生学习了设计创新型营销策划书的方法,锻炼了营销技巧,有效整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了整体的专业素质。

(三)组织实践调研类活动,培育开拓创新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

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外,还需要着力培养创新的能力与心理素质。高校须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开展创新实践调研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对此,学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团这一群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地调研,为挖掘学生创新精神,拓展实践技能提供条件[8]。

例如,可以组织涉农类专业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生社团,开展关爱农民、关心农村、关注农业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典型农村地区为调研地。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须对农村、农民、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调研,及时发现并分析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创新型对策建议。

学生可利用暑假调研某一地区,回到高校后,根据研究结果编写调研论文,尝试发表在专业的刊物上,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型竞赛,推广调研成果,尝试拓展研究的应用领域。

(四)倡导社团积极参与专业比赛,培育高校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基于新途径、方法、思路与技术来创造新型事物,这就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是基于专业技能与知识,通过强烈的外部启发与刺激而产生的。可将不同种类的创新竞赛视为创新思维培育的主要路径,为其提供人才、场所以及资金上的保障[9]。

例如,ERP 社团是一个培育学生为决策者和员工提供系统化管理思想的社团。学生一般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公司运作,获得经济管理的各类知识。在成立以后,应策划并参与各种校际比赛,并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争取获得奖项,继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再如,营销联盟可在开展校内社团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加专业的校外比赛,社团成员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能够观看对手的精彩表现,并相互学习,拓展创新思维。

(五)社团实现标准化管理,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与管理能力

培养管理技能是开发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面。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以学生作为主要管理主体的群众性组织,需要加强内外控制。为此,高校社团管理部门需要特别注重各社团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强化创新型活动的三项把控: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活动中的管理工作与活动后的总结工作。做到活动有交流、有计划、有项目、有考核、有成果、有总结。社团的主要人员需要进行定期培训,培训须由专业的团组织人员与指导教师全权负责,从而提高社团的运营效率[10]。

例如,社团在开始下乡实习之前,需要获得指导老师的认可,并大量查阅文献材料,将活动方案提交,组建项目活动团队。在实践当中,严格执行过程管理,根据不同的实践创新内容,组建不同的小组,成员自由选择小组长,组长安排活动的具体内容。一天活动结束后,成员围坐在一起,分享今天的活动经验与成果,并安排好明天的活动内容。返校后,社团将召开内部交流会,分组汇报各自的实践结果,指导老师负责评价与总结。在参与社团运营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人际沟通、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能力与协作创新意识[11]。

(六)健全活动评价体系,持续改进社团活动

组织活动的学生、指导教师、校外实践人员(如在农村社会实践的农民),结合参与活动的层次,对社团活动的评价指标,如活动主题、计划、效果和可持续性进行客观综合判断[12]。目的是了解社团活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改进高校社团活动提供借鉴。因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样,不同的活动对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启发作用,所以评价标准也应发生变化,努力做好育人优先、分类对待、紧密联系实际的评价原则[13]。

(七)明确社团优先发展创新能力,提供人力、物力与政策上的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推手,应纳入各学科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并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各社团开展社团活动的重点,创建与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社团活动。为增强社团吸引力,在相关课程成绩中应记录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对在比赛和实践训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以激励他们参加社团活动。对优秀社团指导员进行定量考核与激励,鼓励指导员创新社团活动,并给予岗位福利与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奖励,调动教师积极指导社团建设。教育和实习经费将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社团,以弥补资金短缺,为学生报销技能培训与社会实践的相关费用。为了保持高校对社团的持续投入,政府应出台政策,支持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14]。

三、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为高校生提供了展示能力、奉献爱心的绝佳平台。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养、爱心、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一些公益性学生社团在促进高校文化繁荣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对此,需要依托各学科专业,以专业性为办社宗旨,明确社团活动的抓手,有效衔接课程教育与社团活动,组织实践调研类活动,培育开拓创新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倡导社团积极参与专业比赛,培育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社团实现标准化管理,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与管理能力,明确社团优先发展创新能力,对其提供人力、物力与政策上的支持,健全活动评价体系,持续改进社团活动。在确保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同时,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更好地为高校培养综合性毕业生。

猜你喜欢
创新型高校学生社团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运用经济分析法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