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琪,赵伟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2007年,教育部在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中提出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改革。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师范生教育实践中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无论是从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还是师范专业认证的具体评价细则来看,地方院校的师范专业都必须加强对师范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推行。本文拟在总结学界对师范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推行“双导师制”的实际情况,对该培养模式做进一步探讨。
“双导师制”的提出,是为了提升高校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形成高校、中学在师范生培养上的合力,从而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本文认为就实际层面而言,其价值与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针对目前高校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短板,学者普遍认为:“传统的师范教育往往承袭过多重视理论基础的奠基,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师范教育中,师范生的职业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实践技能水平一般。”[1]即认为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理论方面相对较强,实践方面则比较薄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从高校的师资队伍构成上看,中学教学经验的匮乏,一直是当前师范院校教师队伍的不足所在。“双导师制”的引入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中学导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可以有效地弥补高校教师在一线教学经验上的匮乏;其次,通过与中学导师从入学伊始即建立定期的指导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践教学占比少、实践学习难以贯穿师范生四年学制的困难;最后,依托“双导师制”,可以开展形式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解决高校在实践课程上形式较单一的弱点。
首先,从师范生的角度看,“双导师制”能促进师范生尽快适应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双导师制”在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1)深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2)促进师范生教师师德养成;(3)促进师范生职业素质培养;(4)提供未来就业选择。概言之,对师范生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养成及未来的就业均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其次,从高校的角度看,实施“双导师制”是对《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等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落实,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对高校师范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师资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等均有良好的效果。例如仅从师资力量建设来看,“双导师制”为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助力高校教师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最后,从用人单位即中学的角度看,发挥中学名师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可以让师范生尽早接触到中学实际的教学情境,缩短由师范生成为合格教师的成长适应期,使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中学用人单位可以提前进入高校选拔,培养优秀的教师后备力量,增强自身的师资力量培养与储备。
总之,“双导师制”的实施对师范生、高校和中学都有诸多益处,有利于三方共赢局面的形成。
明确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本节拟结合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的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建构既符合“双导师制”的一般规律,又符合地方师范院校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体系。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在认证理念方面明确提出,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是指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强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突出学生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具体到“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上,体现在将师范生师范技能的养成作为该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在与中学商讨共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时,首先通过高校、中学、学生三方座谈的形式,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师范生技能获得上所面临的困难与诉求,另一方面积极吸收中学用人单位对师范生技能的实际需要与要求,在此基础上,掌握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师范生存在的最大短板与问题所在,并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构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所在。
“产出导向”是专业认证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对传统的以投入指标为主的评价标准的一种修正,要求将专业办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转移到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上来[2]。认证标准中要求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要“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因此,学院始终将学生的长期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学生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源动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3],可以说是“产出导向”的终极目标。为弥补学院的课程体系在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上缺乏生动体验的不足,在中学导师的人选上,学院有意邀请对教师职业有深刻认同感的资深教师,以教师生涯的长期规划与发展为主题,通过自己切身的经历,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厘清职业发展的路径,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识。
师范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将定期评价与常态检测相结合,及时地对师范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同时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技能课程质量的提高”便显得尤为重要[4]。因此,在“双导师制”的构建过程中,学院始终将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及时反馈与总结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除了已有的《教育实习手册》《教育见习手册》等反馈机制外,学院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导师座谈会、制定中学导师培养细则、编订《导师指导手册》等方式,努力将从全方位获得的教学反馈作为不断完善“双导师制”的重要依据。
以“双导师制”为契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应是全方位、立体的平台建设,而非单一的线性合作。就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而言,该专业目前已经与多所地方中学搭建起初具规模的合作平台,在科研、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教育环节建立深度合作。在科研方面,学院通过召开学科发展研讨会、出版论著、论文集等方式,加强与中学在教研方面的合作。2016年8月,苏州科技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学》编辑部在苏州联合召开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来自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实验中学等苏州地方中学的四十多位专家与会。
在教学方面,近两年来,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论“”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等与中学历史教学紧密贴合的课程中,积极引入中学导师,中学导师在整个课程中的授课率达到了3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学院积极引导毕业生选择与中学历史教学贴近的论文选题,并邀请中学导师担任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在2020 届历史师范生中,共有3 位同学全程接受了中学导师的指导,他们的选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模式与方法》《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初探》《中学历史教学中对时空观念的培养探究》都密切贴合中学的教学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由苏州市第三中学丁林兴老师指导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模式与方法》一文还获得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在实践方面。依托校、院两级的资源,学院的所有应届生都在苏州范围内进行教育实习。与此同时,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还积极开展与苏州市第三高级中学、苏州市学府中学等中学的合作平台建设,将教育见习等环节引入平台,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以“双导师制”为契机,积极强化合作平台建设,拓宽高校与中学的合作渠道。
以开展专业认证为契机,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师范专业积极推进“双导师制”的实施,在培养体系构建、实施效果及其反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必要及时分析与总结。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关于合作与实践部分明确要求高校、地方政府和基础学校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但是,从目前实际推行的情况来看,高校尤其是各师范专业的积极性相对最高,地方政府和基础学校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由此导致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时,一些高校院系的领导往往直接与中学的领导或骨干教师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有学者便认为这将导致双导师制“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基础学校安排的导师在遴选、考核、稳定性等方面都无法得到保障”[5]。
按照“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而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则是“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已有学者指出,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列工程,包括了制度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协作体系等一系列体系平台的建设。参考上述要求,目前学院在质量保障体系的搭建上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体系平台,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双导师制”的推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对师范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上,高校必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结合地方师范院校的实际教育资源和条件,有针对性地积极拓展合作平台建设,促成“双导师制”的制度化、系统化。最后,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双导师制”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值得进一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