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龙门旅游景区石窟寺的讲解

2021-11-21 09:14
当代旅游 2021年11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龙门石窟

高 丹

龙门石窟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数字化中心,河南洛阳 471023

引言

石窟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自三世纪佛教艺术传入我国以来,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各代,连绵兴建而久盛不衰。在我国文物遗存中现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约5198处。这些珍贵的佛教艺术作品,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以开阔的胸襟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又不断创新而创造的文化艺术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

作为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是一个集雕刻、书法、绘画、宗教、建筑、医学等众多艺术形态为一身,形式多样、包罗万象的艺术宝库,有着“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美誉。笔者从事讲解工作多年,先后为多名党和国家领导及外国贵宾进行讲解接待工作。现试从石窟寺讲解的技巧及讲解词的撰写等方面对石窟寺讲解进行简要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石窟寺讲解工作。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对文化带来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参观博物馆走进文化遗产景区已经成为众多家庭在闲暇时间的不二选择。龙门石窟的讲解员按照讲解员的不同程度级别划分为,普通、一星、二星、三星以及金牌讲解员。因级别不同,收取相对应的讲解费用。在各级别的讲解收费中,普通讲解的价格最低,以往观众选择的数量最多。而近年来,其他星级的讲解批次已经超过了普通讲解。金牌讲解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游客排队等候的现象。人们宁愿牺牲宝贵的时间也要等待更优秀的讲解人员讲解,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更深度的旅游体验而并非只是“到此一游”。

一名金牌讲解人员的成长时间最起码也需要三至五年。文博系统讲解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成熟的讲解人员有可能因薪资待遇,未来长远发展等问题重新择业,造成金牌讲解缺失。提升讲解员待遇,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培训,让普通的讲解员尽快掌握讲解技巧,提高讲解接待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讲解服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以情动人,注意讲解过程中的情感性

石窟寺讲解不同于博物馆的文物展览。石窟存在于河畔山崖之间,较少使用现代设备人为布景,如采用光影技术营造佛国世界庄严美好的意境,展现佛教造像艺术之美。石窟寺讲解要做到雅俗共赏,妙趣横生,既是专业的又是普及的,必须给予人们更丰富、更生动更有魅力的内容,才能吸引观众。而“情感性”就是讲解员讲解优劣的灵魂。只有讲解员对石窟本身充满热爱,发自内心感受到石窟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才能在实际的讲解工作中将触动自己心弦的美好体会更准确生动的分享给观众。

例如: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雕工最美的一组摩崖型群雕,每一位看到这组造像的人都会为之惊叹!整个大像龛给人良好的视觉效果,令人震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在实地讲解中应引导观众思考,引发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现代城市生活的叠压,许多珍贵的伟大历史遗存,艺术珍品或许永远不会再现于人世了,但奉先寺除南壁因为朝向以及石质等原因有些风化脱落,其余造像保存相对完好。它以其岩石的坚牢抗拒了岁月的种种厄运,尚可寻觅于人间,值得人类欣喜、庆贺[2]。

二 科技助力,拓展深化石窟讲解内容

龙门石窟远承印度石窟,近继云冈石窟风范。《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即仿照云冈灵岩寺石窟开凿宾阳洞。讲解员在讲解时往往会提到较之云冈石窟佛像偏袒右肩式袈裟,龙门宾阳洞的佛像面容清秀,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体现了佛教世俗化、民族化的倾向。

观众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去过云冈石窟,或者多年前去过但时间久远已经淡忘。讲解员可以利用现代通讯设备延伸讲解的内容。如在手机中适当保存与洞窟延展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在讲解过程中灵活运用。龙门宾阳中、南二洞并不是云冈灵岩寺石窟的复制。它加大窟门,增强了采光;列像“后退”,扩大前庭,佛像由“真容巨壮”变得“大小相宜”,造像也显得更加气韵生动[3]。

三 以点带面,让游客从典型性造像的讲解中窥得全貌

讲解员在实地讲解中一般会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洞窟的时代背景,碑刻题记,装饰艺术,往往都是点到为止。例如在讲解装饰艺术时会提到,古阳洞大小佛龛八百余个,每一个佛龛的龛楣、龛额在设计上都有独到之处,形式多样,变化多端。观众在洞窟之外根本无法看到窟内佛龛的龛楣,不能想象其变化。而作为龙门石窟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每一个知识点的点到为止也无法展示出其真正的内涵。

例如:杨大眼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内容丰富,雕刻华美,是古阳洞中的精品,造像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该造像龛即可从艺术、历史、书法等多角度进行深度讲解。

杨大眼造像龛装饰艺术繁缛精细,展翅欲飞的金翅鸟站立于龛楣正中的佛殿之上,在佛殿下双龙盘绕着香炉。佛传故事“乘象入胎”,“骑马出城”,佛传因缘故事“阿育王施土”生动形象。身姿曼妙的供养菩萨手托果盘,乘云驾雾翩翩而来[4]。

在历史上,杨大眼为北魏名将。魏书记载其少有胆气,跳走如飞。身为将帅,经常身先士卒,冲突坚固阵地,南方敌人前后所派遣的督军将帅,听说对手是杨大眼,军队尚未渡长江,个个都害怕不已。甚至传闻,淮泗、荆沔一带民间有孩子啼哭的,父母一说“杨大眼来了”,全都吓得不敢哭泣了[5]。

在龙门二十品中,杨大眼题记气势磅礴,峭拔劲迈。书家方笔峻峭劲拔,追求跌宕;刻工技艺精湛,保持原貌,也确实像勇冠三军的杨大眼一样有大将风度。在造像题记的末尾还单刻一“武”字,如同画龙点睛应和了其虎将之雄姿[6]。

古阳洞有大小佛龛八百多个,类似此龛般精彩纷呈更是比比皆是。由此观众可以想象古阳洞作为龙门石窟内容最丰富的洞窟自是名副其实。

四 胸怀大局,将时下热点、焦点融入讲解内容

2020年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石窟寺数字化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

龙门石窟历经千年,由于自然风化、历史原因及人为盗凿等多重原因,许多窟龛造像残缺不全,破坏较为严重,通过数字技术可以让残损的窟龛造像得以重生,在新时期焕发风采。龙门研究院已对万佛洞前壁最美观音菩萨进行了虚拟修复,并实现AR浏览;2017年成功实现了万佛洞内部虚拟漫游,还具备洞窟照明、多位置移动、实时语音讲解等功能;2020年又对曾流失海外回归龙门的八件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工作。

讲解员日常业务培训,更侧重于历史文化佛教艺术石窟知识的学习,对于数字化的内容了解相对较少。2020年10月18日“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在洛阳博物馆盛大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敦煌的飞天从墙壁“飞”到洛阳,龙门古阳洞造像从崖壁“飞”到博物馆,云冈20窟大佛通过VR肉眼可见。这些均是数字化带来的可能。观众驻足于博物馆交口称赞,啧啧称奇。讲解员作为观众与文物之间的桥梁,应关注时下热点,加大有关石窟数字化方面的培训力度,了解3D打印,数字修复,VR展示等数字化技术及其应用背后的故事,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讲解内容之中。

五 结语

《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石窟寺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元代文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有言:“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作为一名世界遗产的石窟寺讲解人员要心怀敬畏之心,用严谨专业的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面对广大观众,让人们在文化遗产的精神家园中得到滋养,景仰世界遗产,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
龙门里的白居易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夜宿石窟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
夜宿石窟
龙门这边(71)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分析洛阳龙门石窟旅游的问题及对策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