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韦珠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就要发展其语感。
比较法是一种能提升学生文学修养的好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文章中的某些词句,将其中的个别字词替换成其他的字词,在比较中揣摩其不同,这样能促使学生逐步获得感悟,对语感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学习《三月桃花水》时,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文章中的某些词句展开对比阅读,说说自己获得了怎样的阅读感悟。如作者将河流比喻成了“明洁的丝绸”,这里作者用“明洁”来修饰“丝绸”,而且后面用“映照着蓝天”来照应。教师鼓励学生将试着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掉“明洁”和“映照”,并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词语。如有学生用“光滑”替换掉“明洁”,用“倒影”替换掉“映照”,在对比后,他发现了这些词语之间的差异。学生认为:“明洁”不仅是丝绸的特点,同时也是河水的特点,能体现出河流光亮、清澈的特点,而“光滑”只符合丝绸的特点,却并不符合河流的特点。还有学生认为:“‘倒影’显得比较普通,而‘映照’则暗喻河水好像镜子一样,更符合河水的特点。”在这样一番对比后,学生提升了语感,感受到了作者选词的精妙。此后教师又鼓励学生寻找课本中的其他句子,看看能否替换掉其中的词句,再次领悟作品用词的巧妙之处,进一步提升语感。
在比较揣摩的过程中,学生对作品的词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体会了作品中用词的丰富感染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提升语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语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所以要提升学生的语感,就要鼓励他们结合上下文语境展开想象,揣摩作品的情境,在脑海中重塑相关的情境。
例如,《少年闰土》展现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形象,教师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尝试将文字转化成各种意象,在头脑中重组起来,看看闰土所处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这是文章所展现的场景,你能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这样的场景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头脑中再现了瓜田,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其再次想象,在头脑中展现闰土的形象。“闰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的孩子,你觉得这样的人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作者如何展现闰土的外貌呢?又是如何运用语言、动作等再现他的形象的呢?”在这样一番引导后,学生在脑海中重现了闰土的形象,并试着总结了他的性格特点。“我认为闰土是一个健康而活泼的人物形象,作者用他的语言展现了他是一个十分热情的人,而且从捉鸟刺猹等细节展现了他勇敢灵敏的状态。”在这样一番想象后,学生对闰土这个形象的认识更为深刻,理解了他的人性特点。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内心体验。情感并非单独存在,需要借助一定的表象来呈现。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想象作品呈现了哪些物象,思考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情感,这样他们就能形成共鸣,提升审美感受,发展语感。
例如,在学习《月是故乡明》时,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语言。如展现多媒体课件,展现月亮的场景,并展现人们望月思远的场景。这样有助于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配乐诵读,思考如何能读出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发现作者用月亮作为媒介,展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此后教师又鼓励学生再次结合情境进行思考,探究文章中哪些词句具体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如有学生认为:“作者特地将故乡的月亮说成是‘小月亮’,给人十分亲切的感觉,这样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情感。”最后教师又鼓励学生结合思乡之情进行思考,说说自己如果创作此类文章时会如何展现出情感。这样就展开了读写结合的活动,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如有学生认为在写作时要回忆具有家乡特点的意象,然后展开创作,如家乡的溪水、小桥等都可以运用,越是看似平凡的事物,越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入境品味的过程中,文本中的物象转换成了具体的情境,而学生则能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认识到表象和情感之间的联系,从而挖掘出文本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让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文本的意思,这样会让文章变得支离破碎。若能结合文本的语境,对作品进行整体、全面的把握,则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