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与对策建议

2021-11-21 05:45张丽莉王宇冰
市场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循环轨道交通装备

张丽莉,王宇冰

(1.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1],其实质是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增长型[2]。

(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呈现出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过去“以外促内”、依赖国际市场“外循环”的发展模式不再适用于当下实际情况。

同时,中国具备经济大国应有的规模和结构特征,已进入国内消费需求作为驱动国家经济增长主导需求的第五发展阶段[3]。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8%,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核心引擎[4]。

在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的态势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纠偏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失衡,构建独立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方面,国内大循环的构建是为参与国际大循环奠定基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开放发展战略是基于生产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利用西方成熟市场,以出口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经济大循环,侧重于市场和资源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5]。导致生产体系长期嵌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国内产业链缺乏关联性和延伸性,“内循环”与“外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割裂[6]。

如今,国内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要素成本也显著上升,新时期的竞争优势已从低成本转向内需。国内市场需求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在存在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世界中成为净出口国[7],巨大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也是重要的稀缺资源和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8],国际大循环的参与是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动力。作为新时期高水平开放战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磁场效应,以顺畅的国内循环构建吸引国际商品和全球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并基于内需创造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提供强大内在力量以促进出口。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机遇

(一)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基础

1.供需角度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中,国内大循环要求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生产在供给端,消费在需求端,国内循环要畅通起来,就必须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构建更高效的流通运输网络。作为中间环节,流通既能反向作用于生产、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又能作用于消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实现供给循环与需求循环的稳定和有效对接。国内大循环的实现需要建立以打破地域空间限制、缩短两端直线距离和时间、减少商品交易中间环节为目的的现代化流通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下一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2.城镇化角度

作为多元化消费主体的组成部分,农村居民是主要力量,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进而释放其消费潜力是落实新发展格局的部署之一。

基于城镇视角,首先,2019年底,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意味着部分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均等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如果能实现农民工的城镇户口转化,即使工资没有提高,人均消费支出也将提升27%。在落实农民工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将对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要消费途径的城市公共交通形成庞大需求,进而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距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仍有约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当城镇化率以年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时,就相当于年均有1000万人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新型城镇化发展下,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必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产生巨大需求,即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还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基于乡村视角,中国有40%的人住在农村,但其居民消费份额仅有22%。完善的农村路网、畅通的城乡物流是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基础工程,既能够确保农副产品运得出去、运得高效以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民富裕,又能打通商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满足农村居民现有消费需求并以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3.产业升级角度

在技术型封锁越发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高垒并叠加疫情不确定性的国际大环境下,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呈现出布局需求化、本土化、可控化和备份化的转变趋势,国内大循环的落实对产业升级提出更高要求。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体系中的传统优势领域将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融合基础设施。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借助新一代技术的溢出效应,成熟的传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实现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同时,在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中,作为技术应用对象,传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为高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施展空间。以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和长期合作为原则,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和前沿技术行业之间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将为中国抢占国际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二)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切入点

1.国际需求角度

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然而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例如,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将城市轨道交通总长度延至360公里,实现3条新线路的运营;曼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将在曼谷及其近郊将建设13条捷运线。

国际铁路市场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样巨大。2020年,德国政府和德国铁路公司签署了未来10年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划,计划到2030年投资860亿欧元;伊朗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全国铁路里程增加到2.5万千米,每年在铁路领域投资15亿美元。

根据德国SCI Verkehr咨询公司的预测,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2021~2023年市场复合增速将保持3%的平稳增长,预计2023年达到1250亿欧元的规模。

2.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角度

中国是具备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唯一国家。按中国海关8位编码,2019年中国有7932种产品出口,按美国10位编码,中国出口产品数达14000多种。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中国依托完整的工业体系构建形成了涵盖其上下游广泛领域的全产业链。

株洲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已集聚300多家轨道交通企业,拥有110个创新平台,是中国首个千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甚至是产业链集群的存在,能够基于降低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降低匹配和交易成本等进一步强化成本竞争优势。对国际客户而言,全线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由中方人员全程参与勘测、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能减少不必要的搜寻成本、协调成本、整合成本等,并同时提升效率与保障。凭借价格优势、可靠质量和齐全种类,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品正不断深入国际市场。

3.技术角度

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轻轨和高速铁路里程均排名世界第一,证明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克服了地形、气候、地域的多样性,创新并集成了大量应对极端环境的技术,能够适应草地、高原、高寒、沿海等一系列“建设禁区”的复杂地质和气候,这是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的强大科技实力,能充分满足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非洲、美洲等复杂地理条件下构建轨道交通体系的需求。同时,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和装备是已经在国内予以实际使用、进行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国外,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具有保证。

自2007年中国开始公开轨道交通装备专利以来,专利申请数量始终维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便已经是全球专利公开量最高的国家。2019年,中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专利公开量超过85%,超出全球总量的60%[9]。坚实的技术基础为“走出去”参与国际大循环奠定了基础。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一)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全创新链

首先,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现创新链上游的原始创新突破。依托大学院校和研究机构等,形成两院院士领衔、行业专家支撑、核心人才保障的高水平创新团队,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知识、技术的研发供给。

其次,抓好资源整合,在创新链中游汇聚创新资源,实现协同创新。打破主体壁垒,开展大跨度的创新要素整合和无障碍流动,形成以制造企业为主体,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并充分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在骨干企业引领下形成行业内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二)推动新兴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应用

首先,以建设数据驱动型企业为起点,在研发、制造、经营、服务全流程和全产业链中实现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全面应用;其次,以数字化运营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产品互联、设备互联、产业链数据整合;最后,将与制造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数字化服务从后市场转移至前端需求,通过技术实现产品数据资产化,基于装备数据积累为客户提供状态监测、大数据分析等设备全生命周期配套服务方案,有效支撑行业向“制造+协同+服务”模式转型。

(三)鼓励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并购重组

对国内初具规模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要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加强技术和研发的有效整合,瞄准行业制高点,深化实用性、基础性、前瞻性自主创新,先在国内大市场中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作为进军国际大市场的基础。

对于在国内已经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而言,则要通过整合、组建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构建协同出海的“联合舰队”。国内垄断型制造企业应积极探索与日本、法国、德国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强国领先企业的合并、联盟等,借助对方的海外业务基础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降低融入国际大循环的难度。同时,这将为中小企业留出充足的国内市场需求以激励其技术、品牌、服务的全面升级,进而培养出新一批龙头企业。

(四)基于博览会搭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通平台

首先,开展中国国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从业者搭建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激发、展示与融合平台,并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和创新服务首推地,以内循环引力引领外循环。

其次,以“展会+人才”为载体,以论坛形式为专家院士和国际巨头企业专业人才的高峰对话搭建平台,传递新信息并引发新思考;以人才对接会和白皮书制定发布形式开展配套活动,为境内外产业上下游企业携职位需求揽才引智、人才携洽谈简历求职就业构建精准对接渠道。

最后,通过博览会搭建国内外战略合作平台,实现国内供给端与需求端的高效对接,以需求导向提升供给质量、以高端供给引领需求创造,构建可持续的国内大循环。同时结合中国与参会专业观众所在国在税收、通关、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参会参展、深入洽淡、考察邀请等方式达成国内外战略合作意向,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全球大循环。

(五)以双循环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融合促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

1.立足知识产权保护推广中国标准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

首先,在《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共同倡议》文件指导下,综合利用国际对话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磋商谈判并通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要情。并进一步与沿线国家工业部、科技部、国家合作委员会、专利局等相关部门签署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开展更广泛、紧密、务实的知识产权合作。充分利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制度安排,基于与各成员国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达成的谅解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减少实现专利各项流程的增效提速。

其次,以知识产权为坚实保障,通过全面采用中国标准的模式推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同时加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标准国际经验的互鉴、互学,积极主动引入中国标准,提高合作方对中国标准适用性的认知,逐步在其他早期采用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对中国标准尚存在技术壁垒的国家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走出去”布局,促进中国标准的国际化。

2.立足比较优势优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区域布局

首先,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廉的要素成本推动产业链中附加值较低部分和非核心部分的模块化转移,以此释放资源国内增强产业链核心模块布局,集中培育国内核心、将关键技术把握在国内。再以“一带一路”为载体和抓手,在沿线国家复制国内核心科技,进而形成与共建国家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互利共赢局面。

其次,利用RCEP网络形成产业链闭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应借助RCEP对市场准入的放宽和规则标准等的统一,根据各成员国发展优势,基于资源需求、成本最小化和竞争力提升等选择合适地区进行投资布局,推进企业“走出去”实现要素资源配置。通过域内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成员间的生产分工实现区域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猜你喜欢
双循环轨道交通装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港警新装备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