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背景下高校强制垃圾分类的困境与出路

2021-11-21 05:45曹超学
市场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垃圾桶分类垃圾

曹超学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一、前言

上海市从2019年7月1日开始执行强制垃圾分类,这标志着我国在几经探索之后正式进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根据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高校人口集中,垃圾产生数量巨大,在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作为管理责任人,需要根据垃圾分类目标事先规划好实施方案、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当前对于高校垃圾分类的研究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垃圾分类的意愿和影响因素入手,然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相应促进学生意愿的建议,这对于高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它们没有给予网络消费这一背景足够的关注,二是没有基于需要强制执行垃圾分类的约束条件深入考虑高校面临的困境,三是所提出的建议往往没有参考上海市高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讨论。

二、网络消费背景下高校垃圾的特点

(一)垃圾数量巨大

网络消费为消费者带来了多方面的便利,也使快递量急剧增加。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报告,2020年我国快递完成833.6亿件[1]。大学生作为引领网络消费潮流的年轻人,虽然受到消费能力的限制,但依然贡献不菲。根据估计,2019年高校快递超过30亿件[2]。这么巨大的快递数量必然带来巨量的包装垃圾。另据央广网消息,2020年底我国外卖用户将近5亿,外卖市场总体规模超过8000亿元[3]。虽然校园里都有食堂,但大学生也是点外卖的主力军。有人调查发现,有近九成的学生每周点外卖1~4次不等[4]。一般说来,一份外卖至少需要一个塑料袋,一个泡沫餐盒,这还不包括筷、叉、勺等餐具的包装。因此,外卖量的增加也导致包装垃圾的急剧增加。

(二)垃圾种类相对固定

国家目前统一的垃圾四分法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下面将按照这个标准分析高校网络消费产生垃圾的种类。网络消费使高校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垃圾,但是垃圾的种类相对固定。其中快递产生的垃圾主要包括纸箱、泡沫、塑料包装袋、面单和胶带,其中纸箱的质量占比最大。有学者对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收到的快递中有七成以上主要包装是瓦楞纸箱[5]。纸箱一般作为外包装,属于可回收垃圾。泡沫和包装袋一般作为内包装,有时也作为外包装。泡沫虽然是可回收垃圾,但因为其体积大,重量轻,回收价值低,一般没有人愿意回收。剩余三种垃圾则属于其他垃圾。外卖产生的垃圾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或泡沫餐盒,筷、叉、勺等一次性餐具以及剩饭剩菜。其中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剩下的则是其他垃圾。

三、高校强制垃圾分类的困境

如果不是强制执行,而只是建议和倡议,那高校的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因为大多数学生不会自觉进行分类投放,毕竟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四川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了一个名为Sustainable Urban System Program(可持续城市系统项目)的跨学科教学项目,将垃圾分类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6]。但是这个项目和实验在四川大学辐射作用非常有限,因为成都市当时还没有开始进行强制垃圾分类,高校当然也就没有硬性的约束。由于几乎全国所有高校都位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因此2025年之前,高校将因所在城市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步伐而面临硬性约束。下面将从这一角度分析高校进行垃圾分类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垃圾收集设备和场所不配套

这里所说的垃圾收集设备和场所是指按照所在城市强制垃圾分类的要求所设置的设备和场所,每个城市或许会有差异。比如在上海,厨余垃圾被称为湿垃圾,其他垃圾被称为干垃圾,因此所有的垃圾收集设备和场所标识都按照这一名称设置。大多数高校学生不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有人对郑州市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7]。很多高校还是传统的二分法垃圾桶设置,即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大的垃圾桶。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按四分法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明显是不现实的,开展相关的垃圾分类教育也没有太大意义。另外,有人认为分类垃圾桶的易操作性和易识别性会影响人们的分类投放意愿[8]。其实有时人们即使有这种意愿也会因为操作不便利而投放错误。如根据对上海部分高校的调查,许多师生指出在投放湿垃圾时,有时会因为使劲抖落湿垃圾时不慎将垃圾袋一同丢入,而垃圾袋本应投入干垃圾桶。

(二)对大学生素质缺乏足够的信心

有人建议在高校里要求师生对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相互监督,建立奖惩机制[9]。这种鼓励相互监督的规定恐怕会引起大学校园的不稳定,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可塑性和自觉性信心不足。还有关于把垃圾分类教育列为选修课乃至必修课的观点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事实上从沪上高校当前学生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来看,只要提前谋划,届时有条不紊地推行相关方案,大多数大学生完全会自觉遵守学校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例如在同济大学,考虑到网购会产生大量废弃纸箱,为了鼓励学生对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投放意愿,学校还专门设置了部分智能垃圾桶。它可以对投入的可回收垃圾进行称重并吐出相应硬币。但除了极少数学生最开始出于好奇试了几次以后,后面几乎无人问津,学生还是按照四分法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普通垃圾桶中。

(三)没有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当前许多研究中都没有对教师在高校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给予足够重视。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本来教师的言行举止应该成为大学生的标杆示范,但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例如在明确张贴“禁止吸烟”标志的教学楼里,经常可以看到部分学生课后抽烟。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教师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如果一所高校在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个别教师却常常不能以身作则,这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四)对大学生的差异性认识不够

有学者对全国152所高校超过14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垃圾分类[10]。对上海三所高校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受访学生一致认为在少数不分类投放行为中,男生占比更大。除了性别之外,生源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影响因素。来自已经开始实施强制垃圾分类城市的学生很可能更容易适应和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但是来自尚未开始的城市或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缺少相应的教育和实践,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学生的性格、对规则的态度、从众性等内在因素也会对垃圾分类投放行为造成影响。

(五)缺乏对垃圾分类的长远规划

目前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开启强制垃圾分类工作,因此多数高校也没有开始考虑相关方案,更不用说长远规划了。但是从在沪高校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还是有必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的。这里主要涉及的就是在校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之后,还要考虑以后新生的适应问题。另外根据对上海部分高校的调查,目前高校的垃圾分类投放并不能达到100%。好一点的可以达到90%,差一些的大概80%甚至不到。投放错误的垃圾一般由学校保洁人员进行重新分拣投放。如果不对这部分行为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那些本来已经分类投放的学生可能慢慢会受其影响,不再分类投放。高校的垃圾分类成果将可能面临前功尽弃的风险。

四、网络消费背景下高校强制垃圾分类的出路

根据上述高校强制垃圾分类的困境,结合大学生网络消费产生垃圾的特点以及在沪高校的相关经验,对网络消费背景下高校强制垃圾分类的出路提出以下建议。

(一)设置垃圾收集设备和场所

当一个城市开始启动强制垃圾分类工作之前,会要求各单位按要求配备相关设备和场所。高校作为管理责任人,也将按照相关要求执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对垃圾收集设备和场所布局进行设计布置。例如考虑到大学生拆封快递和消费外卖一般在宿舍进行,因此在宿舍区域除了干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外,还应当多设置可回收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女生较多使用护肤品和化妆品,其容器一般属于有害垃圾,因此在女生宿舍区还可以酌情设置较多有害垃圾桶。在食堂区域可以设置专门设计的大号厨余垃圾桶。在教学区域可以借鉴上海电力大学的经验,在上午、中午和下午上下课时段定时定点设置垃圾桶。而在校园道路上则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的经验,只设置其他垃圾(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在校园内有菜鸟驿站的,可以在旁边设置更多可回收垃圾桶,方便部分学生当场拆封快递。根据同济大学的经验,在校园内可以少设置甚至不设置能吐币的智能垃圾桶。另外,由于强制垃圾分类开始执行以后,学校的垃圾将由环卫部门和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等单位统一收运,因此由网购产生的大量低附加值的泡沫将可能被统一回收利用,故而可能需要为此专门设计可回收垃圾桶的体积和投放口,便于学生投放。

(二)建立适合大学生素质的相关制度

除非师范类高校,否则一般不应该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因为在不增加学分要求的前提下,设置垃圾分类的课程就会舍弃其他课程,这个成本过于高了。一旦学生习惯养成,这种课程的价值就骤减。其实通过校内海报、横幅、广播站、公众号等的相互配合宣传,主题班会的知识培训,摄影、演讲、技能等比赛的强化,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应该能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进入学生的头脑。接下来关键是将这种意识和知识通过反复分类投放的实践技能化为学生的习惯。这样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就像骑单车或游泳一样,一旦掌握,以后就会下意识地去做。因此,一所高校执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最开始3~6周最为重要,因为这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可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对没有按要求投放的行为进行纠正。之所以不能要求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一方面这种风气不利于学生稳定,另一方面学生本身是没有这种意愿的。有人对上海交通大学的三个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能做到每次都进行垃圾分类,但几乎没有人愿意提醒或制止不分类投放的同学[11]。这是因为在道德上指责他人是最容易引起人际冲突的,一般人都不愿意面临这种压力。而志愿者制度则不同,因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获得“官方授权”的,再加上是以提醒和纠正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志愿者除了学生以外,应当还包括一定数量的教师,这样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才具有足够权威性,也体现出这件事情上师生同心同行的要求。具体来说,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党团支部、社团、学生会三条途径招募;教工可以通过党支部、教研室两条渠道招募。

考虑到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他们将获得对快递包装垃圾和外卖包装垃圾分类投放的密集锻炼,这将有助于他们在短期内养成对这些垃圾分类投放的技能。此后学校可以酌情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其他类型的垃圾分类上。

(三)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虽然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生活垃圾不会产生于学校,但对于实验或教学材料,教师一般会将学校作为快递的收货地址。一些教师有时午餐或下午茶会通过外卖在校内消费等。所以教师在学校内的垃圾投放行为也需要重视。一项规定越需要被严格执行,权威人士的示范效应也越大,无论这种示范是好是坏。在高校,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就具有权威人士的特点。因此教师即使偶尔的不分类投放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一方面需要各个部门做好宣传工作,让每位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志愿者活动,除了服务于学校之外,也提高自身分类投放的意识和技能。最后也需要提醒教师没有分类投放的行为有可能会被学生拍照,并通过朋友圈等自媒体进行传播。

(四)采取针对性措施培养学生的投放习惯

首先,根据前述调查结果,可以考虑对男生宿舍安排更多志愿者,以提高男生的垃圾分类投放率,让更多男生养成好习惯。其次,对来自尚未开始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地区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因为理论上他们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会更慢一些。但要注意方式,不能过分明显,否则会伤及学生自尊。可以鼓励他们更多参加相关竞赛活动以及后面的志愿者活动,又或者在主题班会上给他们更多机会分享学校实施垃圾分类活动的心得体会等。对于可能是因为性格、态度、兴趣等深层次原因造成的不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情况,辅导员、班主任不用马上采取措施,可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来被整个大环境所影响。后面实在不行,再通过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相关的兴趣活动、讨论小组等方式来逐步纠正。

从垃圾种类上来说,由于频繁实践,学生更容易区分自己网络消费所产生的各种垃圾。但是对于像硬果壳、硬果实、大骨头、化妆品容器等不太常见又容易混淆的垃圾则不太容易掌握其投放标准。因此对这些垃圾需要设计针对性的活动来让学生掌握其分类投放要求,养成相应的投放习惯。

(五)制定垃圾分类的长远规划

当在校大学生基本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之后,后面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该习惯的巩固。为了减少不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或者至少不让其增加,应该根据情况不定期继续开展志愿者活动,减少学生出于侥幸心理的未分类投放行为。另外可以建立类似于有些城市的交通志愿者服务制度,告知学生被志愿者发现故意不按要求分类投放的学生,将需要担任一段时间的志愿者。另一个问题是新生的问题。因为一所高校的新生往往来自全国各地,一般不清楚本校的垃圾分类规定。因此从长远来看,需要建立新生垃圾分类培训制度,这应该包括入学前和入学后两个阶段的教育。

猜你喜欢
垃圾桶分类垃圾
垃圾去哪了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